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屠宰設備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我國屠宰設備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16年我國屠宰設備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16-04-15 16:07:2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我國屠宰設備行業競爭分析,我國屠宰企業前四強(雨潤、雙匯、金鑼、眾品)的市場份額僅為7%左右。產業鏈源頭的分散化導致了行業集中度較低。現對2016年我國屠宰設備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在國外,規模屠宰企業占據絕對市場份額,美國、荷蘭、丹麥呈寡頭壟斷局面,美國、荷蘭前三強生豬屠宰企業市場份額分別約占50%和 75%,丹麥最大的屠宰企業占到80%。而我國屠宰行業依舊處於分散競爭型階段。

  我國是世界上 豬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2010年我國肉豬出欄就達6.7億頭,但我國屠宰行業門檻、定點屠宰率和機械化程度都非常低。2009年全國肉豬出欄量的51% 是私屠濫宰和自宰自食,剩下約3.2億頭由約2萬個定點屠宰企業完成。這些定點屠宰企業的機械化程度僅為10%。在全國2237家規模以上的定點屠宰企業中,91%為小型企業,行業集中度很低。因此,龍頭屠宰企業市場份額提升空間廣闊。我們認為,屠宰行業巨大的市場和極低的市場集中度,為具備品牌、產品規模和渠道優勢的先行企業提供了成長的沃土。此外,行業政策推動和城鎮化進程也將助力龍頭企業市場份額提升。

  食品安全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消費者選購鮮肉時更加注重品牌信用。而這一觀念的變化將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未來龍頭企業發揮品牌優勢。大家認為這類事件是行業普遍現象,長期來看更傾向於選擇知名大品牌。

  近年來,蘇丹紅、瘦肉精等肉製品安全事件頻發。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品牌的信任作用日漸凸顯。從這個角度來說,行業龍頭企業如雙匯、雨潤、金鑼等知名度較高,品牌形象較好,受消費者信賴程度相應較高。未來,這一效應將越來越強,龍頭企業地位強化的同時,逐步淘汰行業內的一些規模、安全不符合標準的小型企業,使得行業進一步集中。

2016年我國屠宰設備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終端消費者目前在農貿市場或商超購買豬肉產品時,基本無法識別品牌。但我們認為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深入以及農改超的深化,商超將取代農貿市場成為消費者購買豬肉產品主要場所。連鎖商超將取代消費者成為品牌的識別者,為保證供應產品品質穩定,而直接與大品牌的肉製品企業對接。

  屠宰設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屠宰產品主要分為熱鮮肉、冷鮮肉和冷凍肉。龍頭企業有明顯規模優勢,從而可以較好地控制成本。同時,相對於中小企業,雙匯等龍頭企業擁有先進的屠宰技術和設備,生產出質量較高的產品,適應行業發展趨勢,促進集中度提升。首先,屠宰行業有典型的「成本領先戰略」屬性,即企業若以更大的規模優勢,配合精細化的管理,取得成本優勢,則容易占據優勢。龍頭企業雙匯、雨潤等規模優勢明顯,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和費用。大型企業毛利率平均可達10%以上,而中小型企業則在5%左右。

  此外,龍頭企業還具有先進的屠宰技術和設備。目前,技術設施、衛生防疫等行業標準構成了中小型企業進入屠宰行業的技術壁壘。例如,在冷鮮肉方面,雙匯採用國際標準的屠宰工藝和完善的檢驗體系,採用世界先進的冷分割加工工藝,經過18道檢驗,胴體加工前先進行快速冷卻、再進行緩慢冷卻,使肌肉經過自然成熟過程,並在低溫環境下進行精細分割,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延長冷鮮肉的保質期,使產品品質高於大多數同行業企業的同類產品。但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小型屠宰企業採用簡單傳統的屠宰工藝,產品品質不夠優良。優秀的分割技術將滿足市場終端全豬肉品類的需求,並可帶來毛利率的提升。

  近年來龍頭企業正逐步進行有效的產能布局。目前,屠宰行業尚處於跑馬圈地的階段,由於屠宰產能布局受到收豬和銷售半徑的限制,合理的產能布局需要兼顧產銷兩地。一般而言,屠宰廠的收豬半徑約為100-300公里,銷售半徑約在300-500公里以內。龍頭公司正積極尋求其在兼顧產銷或生豬主產地區的先發優勢,預計未來將獲得較大的份額提升。其中,雙匯和雨潤在產能全國擴張速度方面表現得最為突出。它們的屠宰產能布局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豬肉消費能力和供應能力都較強的沿海省份,比如山東、河北和廣東;一類是生豬出欄數量多的內陸省份四川、河南和湖南等地。眾品和得利斯雖正在謀求全國擴張,但從目前來看兩家公司尚屬於區域強勢品牌。從2010年眾品的產能數據來看,其70%的產能尚集中在河南,而得利斯的屠宰產能也主要集中在山東、吉林和西安。小型企業則分散在各自所在區域內,範圍相對更小,差距將被拉大。

  過去,地方保護也是阻礙屠宰行業整合的重要因素。但看到中央政府正通過行政手段打破地方保護,加快了行業整合。《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5年)》提出,10-15年間,將大幅淘汰落後產能,嚴控定點屠宰廠(場)數量,提升 100萬頭以上大型定點屠宰廠(場)數量。

  此外,龍頭企業在終端銷售方面具有各自的優勢渠道,並正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張。鮮肉的銷售渠道形式主要包括批發、零售、配送等,客戶終端主要包括餐飲及加工廠、商超、特約店、農貿批發和超市等。雙匯的冷鮮肉渠道以批發和特約店為主,對經銷商網絡的鋪設和管理能力不斷增強;雨潤以超市為主,在直銷渠道中占有很大比重;金鑼則將農村地區作為目標市場,不斷擴大經銷。而中小型屠宰企業則主要依靠農貿白條批發進行銷售,渠道較為單一,難以拓展,在未來商超占領主要渠道的格局下,更不具備優勢。同時,近幾年來,很多小型企業正與雙匯、眾品等開展合作,進行資源、品牌整合。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屠宰設備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