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造船業行業分析報告 >> 造船業行業分析

造船業行業分析

2019-06-19 16:49:1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8年1-11月我國造船三大指標以載重噸計國際市場份額均超過40%,產能也由8000萬載重噸上升至約9500萬載重噸,預計今年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將實現利潤總額45億元,以下是造船業行業分析。

造船業行業分析

  2018年全年,全球新造船隻中,43.2%為中國企業製造,較2017年41.9%的比例有所提升,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造船業行業分析指出,從20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初,全球造船業主要國家是日本或韓國。2010年,中國取代韓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船舶製造國。

  2018年,我國完工出口船達到了316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3.6%;承接出口船訂單320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3.9%;12月底,手持出口船訂單795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

  2018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1407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900.4億元,同比下降8.2%。其中,船舶製造業2791.9億元,同比下降5.9%;船舶配套業845.3億元,同比下降6.1%;船舶修理業206.9億元,同比下降26.2%;海洋工程專用設備製造業416.9億元,同比下降12%。

  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1.8億元,同比下降15.9%。其中,船舶製造業75億元,同比下降35.4%;船舶配套業45.3億元,同比下降10.3%;船舶修理業6.9億元,同比增長38%;海洋工程專用設備製造業7.7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2018年1~11月,我國造船三大指標以載重噸計國際市場份額均超過40%,繼續保持世界領先;以修正總噸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國際市場份額的36.3%、35.4%和35.8%,其中新接訂單居第二位,完工量和手持訂單量均位居第一。

  據工信部預測,「十三五」期間全球新船年均需求在8000萬至9000萬載重噸左右,我國造船產能已經由8000萬載重噸增長至約9500萬載重噸,意味著,僅我國的造船產能就可滿足全球絕大部分的需求,而目前國內已有40%多的造船產能在閒置,可見化解造船產能過剩任務之艱巨。

  我國造船工業已形成了以國有大型骨幹企業為主,其他所有制類型企業並存發展的產業格局。造船業行業分析指出,2018年我國的船舶生產能力已高達6600萬載重噸左右,大量社會資本進入造船行業,中小型船舶企業發展迅猛。

  目前,我國船舶已出口到包括德國、英國、香港、挪威等在內的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東協和香港為主要出地。從出口船型來看。散貨船、油船、貨櫃船、液化天然進訓、是構成我國船舶出口的主要類型。隨若我國船舶工業對海外市場的不斷開拓及出口總額的增大,般舶工業出口支柱產業的地位日益突出。以上便是造船業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