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端、名貴家具用材的統稱,最初是指紅色的硬木,品種較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大家對紅木家具的需求增加,行業亟待規範,國家根據密度等指標對紅木進行了規範,把紅木規範為:二科、五屬、八類、三十三種。紅木因生長緩慢、材質堅硬、生長期都在幾百年以上,原產於我國南部的很多紅木,早在明、清時期就被砍伐的所剩無幾,如今的紅木,大多是產於東南亞、非洲,我國廣東、雲南有培育栽培和引種栽培。木材心邊材區別顯明,邊材狹,灰白色;心材淡黃紅色至赤色,曝露於空氣中時久變為紫紅色,當然黃花梨、緬甸花梨、雞翅木等木材的顏色不會呈紅色。木材花紋美觀,材質堅硬,耐久,為貴重家具及工藝美術品等用材。紅木為熱帶地區豆科檀屬木材,主要產於印度, 我國廣東、 雲南及南洋群島也有出產,是常見的名貴硬木。「紅木」是江浙及北方流行的名稱,廣東一帶俗稱「酸枝木」。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2014年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木材達4439.49萬立方米(原木材積計),同比增長21.37%;進口總額達642.3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10%;其中,2014年上半年,我國紅木進口總金額同比增長526.17%。紅木進口暴增,而廣東作為進口大省,進口量全國領先,上半年僅廣東、上海、雲南三省市累計進口紅木99.39萬立方米,占全國紅木進口總量的82.19%;進口總額達85.51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紅木進口總額的83.68%。上半年進口紅木近121萬立方米
2014年上半年我國累計進口紅木120.93萬立方米(以原木材積計,下同),同比增長341.25%;總金額達102.19億元人民幣(以1美元兌換6.15人民幣的匯率計算,下同),同比增長526.17%。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上半年中國紅木進口量與進口額的大幅攀升,反映出國內市場對紅木資源仍然存在巨大需求;從國內市場看,近年來國內紅木市場的繁榮,吸引了大量資金加入,同時,近來紅木原料價格的飛漲,催生了市場對紅木原材料的巨大需求,拉升紅木進口的大幅增長;從國際市場看,國內市場的巨大需求拉升國際紅木市場行情,交易同比增長迅速,尤其非洲紅木市場表現明顯,CITES公約加劇了紅木原料的進口緊張局勢。與此同時,2013年海關開展的打擊非法木材貿易行動,促進了紅木進口形式走向正規,提高海關數據的真實度。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紅木行業投資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了解到,上半年紅木原木與鋸材進口量與進口額均保持三位數的增長率,是近年來紅木市場供求關係的正常反應,但同時也表明,國內紅木市場在紅木原材料上的巨大投入,勢必會占用行業企業的大量資金。從近來紅木進口均價的分析可以看出,紅木鋸材進口均價保持較為平穩的增長態勢,而作為紅木進口主要形式的原木進口,價格波動較為明顯,這將對紅木市場整體價格走勢產生較明顯影響。高速增長的紅木進口形勢,必然會給國內市場帶來一段消化期,企業應有所警惕。
廣東仍是紅木進口大省
我國紅木進口主要通過上海海關、黃埔海關、昆明海關、青島海關、南京海關、拱北海關等20個海關完成,其中上海海關、黃埔海關、昆明海關的紅木進口量占全國海關進口量的90.91%以上,達109.94萬立方米;進口總金額91.69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紅木進口總額的89.72%。
上半年,我國各省市紅木進口呈現中間高兩頭低的變化態勢,其中,廣東、上海、雲南三省市的進口量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上半年廣東、上海、雲南三省市累計進口紅木99.39萬立方米,占全國紅木進口總量的82.19%;進口總額達85.51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紅木進口總額的83.68%。上半年累計進口量達10000立方米以上的省市有6個。由此可以看出,紅木產業聚集地與邊貿、港口省份是我國紅木進口的主要力量,也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各地對紅木資源的需求變化,及紅木產業實力的增長。
業內認為,國內市場對紅木資源依舊存在巨大需求。上半年,紅木進口變化所呈現的「兩頭低、中間高」的態勢,反映出市場已經漸入消化期;也是對市場傳統「淡季」的反應。需要注意是,原料市場「高溫」,導致高速增長的紅木進口占用了大量的企業流動資金,已造成部分企業資金壓力,因此,行業企業需要審慎關注國際紅木市場行情變化,合理安排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