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綠色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綠色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綠色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綠色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綠色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綠色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綠色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綠色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綠色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綠色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长王常青10月18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日经济金融合作”平行论坛上表示,中日两国在全球经济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两国可以深化绿色低碳合作,共享技术与政策经验,共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上证报)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召开。国能中电能源集团董事长,盘古智库执行理事长白云峰演讲。 在白云峰看来,氢电耦合是值得推崇的储能方式。“制氢很容易,用氢也相对比较容易,氢的难点在过程端,储、运、配,这是氢气最难的问题。怎么办?转化成甲醇或者合成氨都可以。”他表示,对中国来讲,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绿色甲醇。一吨绿色甲醇现在的价格在6000块钱左右,生产成本大概达到三四千块钱,还是有盈利空间的,而且甲醇的储运成本非常低。
“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出席大会并发表以“用‘三省’理念满足客户绿色需求”为主题的演讲。盛瑞生表示,近期政策发力方向更多落脚在居民消费,结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提升更高层次的超大经济体内循环。在盛瑞生看来,绿色低碳的消费趋势会有很大空间,这也是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深圳证券交易所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市绿色低碳领域上市公司近400家,总市值超6万亿元,占深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0%。(新华社)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但在实际过程中,绿色建筑的发展仍面临成本、技术、市场接受度等诸多挑战,如何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沙龙(第四期)上接受专访时表示,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崔愷强调,绿色建筑不仅要求建筑设计的绿色达标,更是涉及整个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要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政策、技术、市场和监管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施策,推动绿色建筑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绿色转型深入,各国采取了多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这些措施范围广泛,既有环保目的,也会带来产业和国际贸易的影响。有专家指出,目前为止,绿色补贴更多的是一个政策概念,主要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补贴,近年来争议一直存在。近期,WTO副总干事张向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补贴,WTO有自己的规则,但是面临目前的新情况,即什么是绿色补贴,各方没有共识。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后需要大家坐下来讨论什么是绿色的补贴,什么是不好的补贴,但目前并没有这么一个条件,可能需要等到一定的时机成熟,大家不得不讨论(该议题),而不是靠搞双边贸易摩擦或者单方面的行动,这就可能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他解释道。(第一财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表示,绿色燃料的成本很大程度取决于氢源和碳源的成本,制氢主要取决于绿电的价格,碳源成本主要取决于生物质和碳捕集的成本。“绿色燃料的成本,不能仅从内部看,还要从外部看;不能仅从静态看,更要从动态看,更要看全球碳约束,如:欧盟碳关税、碳配额及碳奖惩等的影响。同时,绿电的成本,还要考虑绿电的零边际成本特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9月7日在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应对变化的世界”上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并不仅仅是坐而论道,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数以万亿计的研发和产业投资已经投下去了,如果长期目标动摇或后退甚至放弃,所涉及的不仅是理念和价值观问题,更是巨大的利益问题。他表示,新技术、新产业对原有技术和产业的替代速度应相应加快,这将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增加研发投入。“我们现在走到这一步以后,不加速(转型)很多企业就要关门了。”他强调,发展中的问题应该也只能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更好更快的发展加以解决,慢发展和不发展才是更大的问题。
6月19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绿色金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但是还面临很多挑战,仍然存在诸多不平衡问题。
国泰君安董事长朱健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希望能够深化境内外业务合作,加强中欧市场的对接,更好发挥绿色金融资源配置的功能,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