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貨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年貨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年貨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年貨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年貨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年貨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年貨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年貨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年貨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年貨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年貨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年貨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年貨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年貨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在今天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介紹說,2月5日,2025年全國網上年貨節圓滿收官,實現2025年網絡消費開門紅。據介紹「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自今年1月7日啟動至2月5日結束。商務大數據監測數據顯示,重點電商平台活動期間,全國日均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了6.2%,實現2025年網絡消費開門紅。政策帶動新熱點不斷湧現。其中,以舊換新加力擴圍,政策利好加速顯現,各地結合年節消費需求,推出多樣化補貼舉措和便利回收渠道,洗碗機、淨水器線上銷售額分別增長71.8%和47.4%。免簽朋友圈擴容、假期延長等利好政策,拉動跨境游快速增長。非遺帶動引領新風尚。首個非遺版春節帶火國潮國貨,《白蛇傳》工藝品彩燈等非遺主題商品,線上銷售額增長較快。非遺演出、民俗遊園等旅遊產品銷售火爆,春節假期線上銷售額分別增長了407.7%和109.8%,其中重點監測平台英歌舞、火壺等民俗表演訂單量增長翻倍。品質帶動優化新供給,健康有機商品成為優選,春節假期,甩脂機、踏步機銷售額增長98.3%和93.8%,有機調味品、有機奶銷售額增長了81.5%、44.4%。送健康囤健康成為過年新時尚、新潮流。(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