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升和對新能源汽車認知度的提高,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且增長勢頭不減。例如,2025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累計完成756.1萬輛和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1.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增長50.4%和47.1%。預計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率。更多新能源汽車研究分析內容詳見《2024-202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報告重點分析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經濟發展與現狀,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展與投資機會,並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資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經銷企業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行業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遇、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決策參考。2025年4月新能
倉儲物流是指在供應鏈中,商品在儲存、管理、運輸等過程中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其目的是保證物品能夠高效、及時、準確地從生產廠家到達消費者或下一環節。倉儲物流通常包括貨物的儲存、庫存管理、訂單處理、運輸、分揀、包裝等環節。2023年全球倉儲物流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數萬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年複合增長率(CAGR)約為6%-8%。更多倉儲物流研究分析內容詳見《2024-2029年中國倉儲物流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報告重點分析了倉儲物流行業的經濟發展與現狀,以及倉儲物流行業進展與投資機會,並對倉儲物流行業投資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倉儲物流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經銷企業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行業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遇、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決策參考。2025年4月倉儲物流上市重點企業一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美國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加征的"對等關稅"政策持續發酵,引發跨國車企供應鏈調整潮。隨著特斯拉北美車型在華訂購通道關閉、A股汽車板塊劇烈震盪以及中資企業加速海外產能布局,汽車產業全球化格局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這場因貿易政策引發的成本博弈不僅重塑著企業全球供應網絡,更推動著汽車產業鏈從傳統區域分工向多元化配置轉型。一、關稅壓力倒逼車企供應鏈重構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特斯拉ModelS/X車型在華訂購選項的突然消失,折射出跨國車企對成本風險的深度焦慮。據行業測算,國產化率超90%的上海超級工廠已形成顯著成本優勢,而北美進口車型若疊加關稅衝擊,可能導致售價與生產成本嚴重倒掛。數據顯示,特斯拉股價年內跌幅已超過37%,其劇烈波動直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發文表示:「很快,將首次出現一種通用的、純粹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用於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僅需攝像頭,以及搭載特斯拉人工智慧軟體的特斯拉人工智慧晶片。」
汽車整車是指一輛完整的汽車,包含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氣設備等各個部分,並組裝成可以在道路上行駛的運輸工具,用於載人或載貨。汽車整車是由汽車製造商生產出來的,涵蓋各種類型,如轎車、SUV、卡車、巴士等。汽車整車股震盪走高,海馬汽車漲停,北汽藍谷、江淮汽車、眾泰汽車、賽力斯、安凱客車漲超5%,江鈴汽車、東風股份、宇通客車等跟漲。報告大廳整理了2025年4月汽車整車上市重點企業一覽表,供用戶參考。2025年4月汽車整車上市重點企業一覽表(汽車整車上市重點企業)1、海馬汽車公司簡介:公司(原名海南金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繫於1993年1月經海南省股份制試點領導小組辦公室瓊辦字(1993)1號文批准、在原海口市工業建設開發總公司基礎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8月8日經深圳證券交易所深證字(1994)
汽車零配件行業的發展與汽車產業的繁榮密切相關。近年來,全球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為汽車零配件市場帶來了穩定的增長動力。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全球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4億輛大關,且每年仍以數千萬輛的速度遞增。這意味著龐大的售後維修與更換需求,為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更多汽車零配件研究分析內容詳見《2024-2029年中國汽車零配件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報告重點分析了汽車零配件行業的經濟發展與現狀,以及汽車零配件行業進展與投資機會,並對汽車零配件行業投資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科研單位、經銷企業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行業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遇、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決策參考。2025年4月汽車零配件上市重點企業一覽表(汽車零配件上市重點企業)1、東利機械公
海關總署發布外貿首季報,2025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6.13萬億元,增長6.9%;進口4.17萬億元,下降6%。一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連續8個季度超10萬億元。
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指,吉利汽車初步預期,首季盈利將增至介乎52億至58億元,按年升2.2至2.7倍。撇除潛在匯兌收益後,該行預期集團第一季潛在淨利潤約為33億至35億元,符合該行預期,但高於市場預測。該行表示,由于吉利銀河品牌提升了集團整體營運槓桿和利潤率趨勢,而本年至今的汽油車業務盈利穩健,配合集團的庫存控制和銷售組合改善,估算集團首季的每輛車的淨利潤約為5,000元,按年升47%。該行維持集團的「買入」評級,目標價2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