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發表研究報告指,吉利汽車初步預期,首季盈利將增至介乎52億至58億元,按年升2.2至2.7倍。撇除潛在匯兌收益後,該行預期集團第一季潛在淨利潤約為33億至35億元,符合該行預期,但高於市場預測。該行表示,由于吉利銀河品牌提升了集團整體營運槓桿和利潤率趨勢,而本年至今的汽油車業務盈利穩健,配合集團的庫存控制和銷售組合改善,估算集團首季的每輛車的淨利潤約為5,000元,按年升47%。該行維持集團的「買入」評級,目標價26港元。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在政策引導與技術革新推動下,我國物流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從優化運輸網絡到構建智慧平台,從創新服務模式到強化數智賦能,各地密集出台降本增效舉措,通過系統性改革疏通物流堵點,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血脈,物流體系的高效運轉不僅關係民生保障,更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核心支撐。一、優化運輸網絡與基礎設施提升資源利用效能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物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多地圍繞運輸結構升級展開布局:雲南保山依託「場地駐點+倉網聯動」模式,2024年通過郵政快遞渠道實現咖啡寄遞超1200萬件,帶動交易額近200億元;湖北計劃到2027年鐵路貨物周轉量增長10%,港口鐵水聯運量年均提升15%;浙江則推動鐵路、水路貨運量分別較2023年增長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德國鐵路系統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運營困境。從頻繁延誤的長途列車到亟待改造的老化基礎設施,德鐵以近1500億歐元特別基金申請拉開了全國性鐵路現代化序幕,試圖在債務限制放寬的政策窗口期破解發展困局。一、基礎設施老化加劇鐵路系統困境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鐵路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數據顯示,德國鐵路長途客運服務中37.5%的列車未能準點到達,平均延誤近6分鐘。德鐵將80%的延誤歸因於百年歷史的軌道設備與超負荷運轉的老舊設施。自19世紀初建立以來,部分鐵軌、道岔和信號系統仍維持原始狀態,而年運輸量增長進一步加劇了基礎設施壓力。在2024年歐洲杯期間,慕尼黑等賽事城市的鐵路延誤甚至導致大量外國球迷錯過比賽,嚴重損害德國作為國際交通樞紐的聲譽。二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突破4億輛,其帶來的充電安全隱患成為社會治理難點。儘管各地持續強化監管,但上樓充電、飛線充電等現象仍屢禁不止。在此背景下,"電池共享、以換代充"的創新模式正逐步打破困局,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時為城市出行提供新解法。一、換電模式成破解安全難題關鍵路徑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國務院安委辦2024年啟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後,"以換代充"因其顯著優勢成為重點推廣方向。該模式通過集中專業化管理電池充電與循環使用,有效規避了居民私接電線、室內充電引發火災的風險。數據顯示,外賣騎手作為高頻用戶已率先實現突破,但要解決全國4億輛電動自行車的安全隱患,必須攻克占市場絕對主體的C端居民側。二、居民側推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