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3年4月,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運行呈現區域分化特徵。核心設備開工率延續穩中承壓態勢,但細分領域亮點頻現:東北地區成為復甦標杆,道路建設熱度持續攀升,西部港口活力顯現。透過三一重工"挖掘機指數"的多維數據,基建投資的空間布局與結構優化趨勢愈發清晰。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挖掘機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4月份全國工程機械綜合開工率達49.53%,較上月微降0.81個百分點,但設備總工作時長環比增長0.22%。這一數據顯示,在傳統施工淡季疊加複雜經濟環境的雙重影響下,基建投資仍維持韌性。其中路面設備表現尤為突出,開工率同比提升7.2%至28.11%,成為帶動整體數據的重要力量。
作為當月最大亮點,東北三省展現出強勁復甦勢頭。該區域工程機械平均開工率達61.13%,環比增幅高達13.08%,兩項指標均居全國首位。黑龍江、吉林兩省更以超過20%的增速成為區域增長極,印證了東北振興戰略在基建領域的持續發力。
在專業設備領域,西部地區港口機械開工率環比增長1.34%,達到43.04%。這一數據變化不僅反映當地物流樞紐建設加速,更揭示出中西部地區正通過基礎設施升級深度參與國際經貿循環。新疆、內蒙古等省份的口岸設施完善工程,正在重塑我國對外開放的空間格局。
從區域分布看,15個省份實現開工率環比提升。其中黑龍江(增幅20.4%)、青海(16.8%)、吉林(13.9%)等五省增速突破兩位數,形成第一梯隊;而西藏(11.7%)、新疆(10.2%)緊隨其後。這種梯次發展格局既體現了政策資金的精準投放,也反映出各地區資源稟賦差異帶來的差異化發展路徑。
總結而言,4月工程機械指數勾勒出我國基建投資的立體圖景:東北率先突破、西部加速開放、多省協同發力。在設備使用強度與區域增長極形成良性互動中,基礎設施建設正通過結構性調整持續釋放穩經濟動能。這些數據不僅為觀察宏觀經濟提供了微觀視角,更為研判未來區域發展態勢提供了重要參考坐標。
更多挖掘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挖掘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