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5年行至半程,絲製品在「高端內需+提價外銷+成本回穩」三條主線牽引下,交出營收、利潤雙提速的期中答卷:前4月規模以上絲製品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1%,比整個紡織業高出4.8個百分點;線上零售額增速18.7%,對行業增量貢獻率首次超過45%。隨著秋冬訂單陸續鎖定,全年絲製品內銷額有望首次站上1.2萬億元台階,出口額預計達430億美元,整體市場規模將歷史性地觸及1.55萬億元。
1—4月限額以上絲製品零售額同比增16.2%,其中單價千元以上產品銷量占比升至18%,較去年同期再增3個百分點。直播電商帶動蠶絲被、真絲居家套裝銷售額分別增32%、28%,線上滲透率首次突破30%。區域端,長三角與珠三角貢獻高端絲製品六成銷量,成渝、中部地區增速均超20%,升級需求呈全國擴散之勢。全年看,內需仍將以兩位數高增繼續領跑紡織各子板塊。
中國報告大廳《2025-2030年中國絲製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研究報告》指出,前4月絲製品出口額142.3億美元,同比增9.8%;出口量微增0.7%,均價抬升9.1%,連續三年保持單價上漲。東協市場繼續扮演增長引擎,出口額增18%,占比升至21%;中東市場增速更快,達26%,其中阿聯、沙特兩國合計貢獻3.4億美元增量。歐美高端市場方面,絲綢面料、絲巾單價分別上漲11%、13%,抵消了訂單碎片化帶來的數量壓力。按目前訂單排產節奏,全年絲製品出口額增速有望保持在8%左右,出口均價或再創歷史新高。
5月中旬干繭現貨12.8萬元/噸,生絲46.5萬元/噸,繭絲比價縮至3.63,為2020年以來最低。原料端溫和回落,使絲製品加工環節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14.1%回升至15.8%,企業原料庫存周期從68天降至55天,資金占用壓力明顯減輕。若下半年蠶繭產量維持0—3%小幅增長,絲製品成本端將延續平穩,全年行業平均利潤率有望抬升0.5個百分點。
春夏季新品中,數碼雙層提花絲製品訂單量同比增25%,平均售價比常規產品高12%。生物基桑絲複合纖維實現噸級量產,成本下降1.1萬元,而終端溢價達20%。新技術讓同克重絲製品彈性提升15%、重量減輕8%,在運動、戶外、嬰童等增量場景迅速滲透。預計全年功能性絲製品銷售占比將由14%提升至19%,帶動行業整體毛利率再增0.6個百分點。
前4月廣西、四川、安徽三省份絲製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分別增38%、29%、24%,合計占全國增量57%。中西部依託電價、人力優勢,主攻標準化面料,目標到2026年產能占比升至45%。與此同時,蘇州、杭州、紹興等傳統集群聚焦高附加值絲製品,2025年計劃新增數碼印花、智能檢測等高端產線170條,預計新增銷售收入120億元,保持高端絲製品全國領先。
4月以來人民幣即期匯率最大振幅2.3%,絲製品出口企業每億美元訂單匯兌損益波動約600萬元。部分新興市場提高進口關稅2—5個百分點,並新增環保認證要求,預計全年新增合規成本2.8億元。企業正通過跨境人民幣結算、海外倉備貨、綠色工藝升級等手段對衝風險,力爭全年絲製品出口利潤率穩定在6%以上。
2025年,絲製品行業在內需升級、出口提價、原料回穩、技術疊代、產能西移五股力量共振下,規模與效益同步抬升。全年行業收入有望首次突破1.55萬億元,利潤增速保持10%以上,高端消費與科技創新的雙輪驅動格局更加清晰。只要妥善應對匯率與貿易政策變數,絲製品行業將在「十四五」關鍵之年交出一份量質齊升的圓滿答卷。
更多絲製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絲製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