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航在事故前已經安全運行4227天,接到民航客機事故通知後,民航局立即下發政策,要求切實加強民航領域安全隱患排查,舉一反三,從飛機保養維修情況、飛行天氣情況、人員資質、操作技能、空防安全等方面,立即、全面排查隱患。銀保監會將持續跟進和指導各相關銀保監局及保險公司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切實發揮保險保障功能作用。
東航MU5735航班於3月21日13時16分從昆明起飛, 14時17分保持巡航高度8900米進入廣州管制區。14:20管制員發現飛機高度急劇下降,隨即多次呼叫機組,但未收到任何回復,14:23飛機雷達信號消失,後經核實,飛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境內墜毀。截至22日凌晨,搜救工作尚未發現倖存人員,公安部門已對現場進行了封鎖管控。
機上共有旅客123名(無外籍旅客),機組人員9名(飛行員3名,乘務員5名,安全員1名)。截至目前,未發現機上倖存人員。事發飛機為2015年6月22日引進,截至事故發生時共飛行8986架次,總計18239小時。
東航雲南公司董事長孫世英介紹,飛機起飛前符合適航要求,機組人員健康狀況良好、飛行經歷完備。
本次事故飛機損毀嚴重,調查難度很大。鑑於調查工作剛剛開始,以目前掌握的信息,還無法對於事故的原因有一個清晰的判斷。下一步調查組將全力以赴搜集各方證據,重點在事發現場飛行記錄器的搜尋,並綜合各方面信息開展事故原因分析工作,深入全面查明事故原因,一旦調查工作取得進展,將在第一時間公布。
21日15時50分,梧州市藤縣消防救援大隊首戰力量到達現場,偵查發現事故現場有部分飛機殘骸及濃重燃油氣味,並有未完全撲滅的山火。到場消防救援力量立即組織撲滅余火,同時開展人員搜救。事發地為山林地區,道路狹窄、溝谷縱橫,消防救援人員攜帶救生工具分3個小組對核心區進行拉網式搜索,同時,組織專職消防隊員對周邊20公里範圍進行搜索排查。22日,他們又組織了200人繼續開展區域拉網排查。目前,消防救援隊伍正科學、有序開展救援工作。
東航雲南公司董事長孫世英表示,一是密切關注旅客搜救情況,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梧州市委、市政府緊密聯繫,隨時準備提供資源和運力保障;
二是全力做好旅客家屬援助工作,迅速開通援助熱線電話,同時通過各種途徑主動與家屬進行聯繫,儘快全面掌握旅客信息,24小時內與全部123名旅客的家屬取得聯繫,組建100多名家屬援助工作團隊,有序開展家屬援助工作;
三是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全面加強飛行、機務、空保和客貨檢查及環節管控,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強力量、最實作風,確保航空運行絕對安全。
孫世英介紹,123名旅客的家屬涉及多個省市。2018-2023年中國客機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指出,按照民航慣例,東航在始發地昆明、目的地廣州、事發地梧州,都設立了家屬援助點。東航方面選派了160多位援助專家,開展「一戶一冊一專班」的援助服務,目前疫情形勢嚴峻,建議家屬可以留在居住地聯繫東航的工作人員,同樣可以及時掌握事件信息、妥善溝通善後事宜。
東航墜機事故發生後,多家保險機構第一時間啟動重大突發事故應急預案。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新華保險、泰康保險、陽光保險、富德生命人壽、工銀安盛人壽、弘康人壽、中郵人壽等60餘家險企推出了應急服務舉措。
中國平安第一時間成立了以集團副總經理冀光恆為組長的應急小組,同時啟動了客戶排查、急難救援等應急舉措,旗下各保險子公司立即開通綠色理賠通道。針對目前備受煎熬的乘客家屬,中國平安推出心理疏導計劃,為客戶家屬提供全程陪護的應急服務。
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總分聯動立即開展出險客戶排查等相關工作,制定六項服務舉措。中國人壽財險公司成立了由公司總裁劉安林為組長的應急領導小組,總、省、市、縣公司聯合應急工作小組開展出險客戶排查和理賠工作。該公司理賠服務組已於3月21日18時到達東航客機墜毀事故現場,全力配合政府部門做好各項救援支持保障和善後工作。
中國太保旗下中國太保產險、壽險公司會同雲南機構第一時間啟動機身險、團意險、航意險等相關險種核查,同時開通綠色理賠通道,理賠調查人員24小時應急待命,緊急啟動7×24小時受理報案諮詢、主動排查客戶信息、簡化理賠資料等五項應急服務舉措。中國太保表示,後續將注重人文關懷,竭盡全力做好事故各項理賠服務工作。
中國太平表示,旗下太平人壽總公司聯合廣西、雲南、廣東分公司第一時間啟動重大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及監管單位提供災害救助、應急服務及排查工作,並開通24小時急難事故理賠服務專線95589,啟動理賠綠色通道,全力提供保險服務。
當前保險公司除了已經在做的服務舉措,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資金準備,如果有倖存者需要及時墊付搶救治療費用,也可將相關情況及時與再保險公司溝通以獲得資金支持。救援結束後,保險公司作為專業風險管理者,可以繼續協助相關部門查明事故原因,為今後類似事件處置儲備經驗。
「除經濟補償外,保險公司能做的還有精神安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另外,對于飛機的日常維護和風險排查,共保體是否可以進行風險前置管理也是需要思考的事情。否則一旦出事,賠付成本更高,付出的代價更大。
2019年共交付支線客機175架,較2018年減少21.9%,也跌破了10年來的最低交付水平。隨著全球經濟穩步發展,國際貿易市場逐漸回暖,全球客機發展態勢良好,推動全球客機市場實現持續增長。以下對客機行業現狀分析。
2016-2035年間中國客機需求總量將達到6810架,需求總金額為10000億美元。客機行業分析指出,我國客機保有量將從2015年的2880架增長至2035年的7720架。
2016-2035年中國客機需求規模統計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航空技術體系、產品譜系和產業體系,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成功地研製了以殲15、殲20、運20、武直10等為代表的軍用飛機,在客機方面「新舟」系列已交付百架,ARJ21等支線客機即將投入航線,大型幹線客機C919的研製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小型無人機和通航飛機正處於快速發展之中,這都表明我國航空製造業已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客機行業現狀從收入構成來看,分為客運和貨運收入,其中客運收入占比較高,是影響航空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相較於美國,我國的客機業集中度較高,壟斷性較強,當行業景氣向上時,客機公司能夠獲得穩定持續的盈利。隨我國人均消費水平的持續提高,市場現存客機公司將主要受益於行業增長。
客機行業現狀從旅客結構變化來看,我國因私旅客占比逐年上升,行業從高端向大眾消費過度。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5000美元,消費結構開始變化,商務旅客增長受宏觀經濟影響明顯,當經濟增速下滑時,因公客機需求波動明顯;目前由於消費升級推升因私需求占比,因此在經濟增速下滑時航空需求也保持了較高增速,行業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客機行業現狀從經濟上來看,中國東部城市的經濟水平和消費能力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且基建設施相對完善,客機客運的市場滲透率較高。因此,東部沿海市場目前是全國航空市場的主體,華東、華北和華南三地市場占全國的65%。
客機產業逐漸興起,其相關產業鏈從原材料供應、零部件製造、分系統集成,到整機總裝,還包括研製過程中和售後的維修檢測等,有包括央企體系內的中航飛機、中航機電、中航電子以及民企背景的新研股份、景嘉微等諸多上市公司參與。其中總裝集成和系統集成領域主要由國企承擔,而在原材料、零部件製造以及檢測維修領域則有相當多的民企參與,市場開放程度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