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金融報告 >> A股 >> 2025年A股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A股失守3100,A股為何持續大跌

 隨著俄烏局勢動盪和國內新冠疫情反覆,國內國際形勢影響大。昨日滬深三大股指均收跌超2%,滬指時隔一個月再度跌破3100點,創業板指盤中跌破2300點。盤面上,保險板塊較為活躍;化肥行業、旅遊酒店、房地產開發等多數板塊走低,雲天化、雲南旅遊、信達地產跌停。

  今天大盤加速向下,兩市僅300餘股上漲,超4400股下跌,逾百股跌停。近期市場持續低迷,現在又出現加速下跌。只要A股一跌,媒體就會去找各種理由。如果一定要找,那麼其中一個就是人民幣的貶值。這個我們已經在此前的文章中說過(參見《A股大跌的原因很可能是它!新的機會在五一假期之後》),中美利差倒掛,接下來美聯儲持續加息,息差將持續擴大。並且,隨著國外疫情管制逐步放開,中國的出口量也將下滑,這都對人民幣形成壓力,技術面上也顯示人民幣將面臨中期貶值壓力,接下來仍有空間。這將引發外資流出A股的預期。

  中證1000指數大跌4%,從周線看已經完成了雙頭的一個量度目標,來到了去年2月低點的位置。這裡是明顯的支撐,在這附近有止跌反彈的可能性。指數已經連跌3周,明顯乖離5周均線,下周還是有止跌的希望的。滬指也開始逼近3023低點,後面破掉是沒懸念的,不破就不要有任何抄底的念頭,五一前可以繼續觀望休息。

  華夏基金分析稱,今天市場大跌體現了短期信心的不足,投資者對部分負面因素仍然較為憂慮。一方面,經濟在2季度面臨的增長挑戰較1季度更大,市場也在期待穩增長政策有進一步的加碼,而美國通脹壓力較大,美聯儲5月加息50BP基本已成定局,對國內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有所掣肘;另一方面,近期美元指數飆升,對人民幣匯率的擔心也有所升溫。

  中金分析稱,國內疫情的改善值得關注,4月中旬以來、全國疫情的狀況有所改善,新增確診患者與無症狀患者的拐點皆有所出現。若疫情所帶來的擾動能在5月基本得以消退,那麼中國的出口短期下行的壓力將有所改善。疫情好轉後,中國穩增長的發力將更為明確,下半年中國經濟的預期將會大機率好轉。而美國經濟下半年在利率快速上行的背景下可能會存在更大的下行壓力。這可能會改變當前中美經濟基本面拉開,中美息差倒掛的局面。屆時,我國金融帳戶外流的局面可能會明顯緩解。這或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的中長期穩定。

2017年A股IPO市場分析及趨勢預測:每周上十家批文已成常態

  1月16日,A股再上演驚魂一幕,創業板一度大跌逾5%,主板即便有權重股的「維穩」,跌幅一度達到2%,個股則是哀鴻遍野,即使是尾盤收復一半失地,仍有一千多隻個股跌幅超過5%。不少業界人士分析,創業板大跌是IPO加速拖垮了行情。但也有業界人士分析,IPO加速對行情影響不大,不必過份擔心IPO節奏,甚至認為「IPO拖垮市場」的說法並不成立。那麼新股加速發行對A股市場究竟有何影響?2017年又會有何種發展趨勢呢?以下是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2017年A股IPO市場分析及趨勢預測。

  IPO發展過快拖垮A股行情?答案無疑是不能,或者講這種說法欠妥。

  首先,數量上來看,2016年A股市場全年發行248隻新股,新股發行數量在A股歷史上排第三,僅次於2010年的348隻和2011年的277隻。僅就這一數字要想說明IPO節奏太快、牽制市場資金並使得行情失去活力也不盡然。

  再從資金規模上來看,其實國內大部分的大型企業在2011年以前已經完成上市,而2011年以後上市的公司雖然數量較多,融資規模卻不大。特別是最近兩年的IPO融資規模僅占A股總流通市值的0.4%,而在2011年以前該比例都在1%以上。

  所以說,從數量和資金規模上來看,IPO背的這個「黑鍋」確實有點冤。昨日新華社發布的《IPO常態化可以「給力」實體經濟》中也提到:對於目前每天都有2、3隻新股發行的「新常態」,無論是對比A股50多萬億元的總市值,還是近期單日3、4千億元的日均成交金額,這些新股所占用的資金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

  最後,從募資規模來看,IPO募資金額在近10年中排列第五,規模總體上是適宜的、可控的。並且,去年由於取消了新股申購預繳款,全年無巨額資金凍結,IPO對市場資金平衡的擾動大為降低。

  而值得注意的是,從2007年至2016年IPO融資規模占全年整體融資規模的比例不斷下降,已連續4年低於10%的水平。與之對應的是,股權再融資規模不斷擴張,2015和2016年增發及配股合計募集資金均超過10000億元。

  特別是在2011年後,增發實際募資金額開始大於IPO的融資規模。2015年後隨著定增市場的火爆,兩者差距進一步拉大,到2016年增發實際募資已經是IPO實際募資數額的10倍多。

2017年A股IPO市場分析及趨勢預測:每周上十家批文已成常態

  IPO快速發展 A股市場壓力大增

  當然,市場對於新股發行速度加快的質疑,以及眾多股民和專家認為IPO發太快導致市場大跌,也有其緣由,並不是無端指責。因為IPO的快速發展的確給A股市場帶來了不少的壓力:

  第一大壓力是短期壓力,即加大股市抽血的壓力,動搖投資者信心。雖然在新股發行的過程中,證監會對每家IPO公司的融資額度進行了控制,每家公司的融資額度並不大,比如2016年每家公司的平均融資額度約為6.4億元左右,但我們應該看到的是,由於新股發行的提速,IPO公司數量急劇增加,它帶給市場的抽資壓力是不能小視的。以每月60家公司發行推算,每月融資額度在360億元左右,一年4000億元左右。這對於股市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抽資壓力。尤其是在目前市場低迷,股市處於存量資金博弈的背景下,這對股市的抽血作用就更加明顯,也進一步動搖投資者的信心。

  第二大壓力是中期壓力,即增加股市再融資壓力。為了加快新股發行,讓更多的企業能夠上市融資,證監會對每家IPO公司的融資額度進行了嚴格控制,比如在2016年的新股發行中,只有上海銀行(22.45 +0.13%,買入)一家公司上市募資超過百億元,達到106.7億元,只有25家公司的募資金額超過10億元。絕大多數公司的募資金額都控制在10億元以下。這種對融資金額的嚴格控制好象從短期來說減輕了每家公司IPO對市場的抽血壓力(但由於發行數量的增加,整體上並未減輕對市場的抽血壓力),不過因此也造成了這些IPO公司募資不足的問題,從而導致這些公司上市後的再融資壓力明顯增加。為此,為解決IPO公司上市募資不足問題,一些新上市公司上市幾個月就開始再融資,而且其再融資額度遠遠超出首發融資的額度。因此,對IPO首發融資額度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將IPO融資的壓力轉化為了再融資的壓力。

  第三大壓力是長期壓力,即新股加速發行帶來限售股的急劇增加,股市因此成了大小非套現的提款機。因為當下的新股發行都是一種帶病發行,每一家公司的上市都會帶來3倍及3倍以上於首發流通股規模的限售股。而這些限售股將在一年或三年之後解禁。由於新股發行數量的急劇增加,這也意味著屆時將有為數眾多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將解禁。而面對眾多上市公司限售股股東的頂格減持、清倉式減持,股市將進一步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小非套現壓力。這對於股市來說,或許是一場災難的降臨。畢竟2016年年初的股災3.0,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場對重要股東大量減持的一種預期。而新股加速發行所帶來的大小非減持壓力將遠遠超出2016年年初。因此,不排除新一輪股災因此而降臨。

  預測:2017年A股IPO節奏大機率還是會維持2016年類似節奏

  臨近春節假期,新股發行卻未見絲毫減少。1月6日,證監會核發14家企業IPO批文;1月13日證監會再度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今年以來,每周上十家批文已成常態。

  對此,多家機構表示,2017年新股發行節奏或將進一步加快。其中中金公司稱,隨著A股IPO加速,預計今年將消化500家左右IPO存量,融資規模在3000億元左右。

  2016-2021年中國A股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分析認為,從目前監管層一系列表述來看,2017年整個A股的IPO節奏還是會維持與過去一年類似的節奏,這是一個大機率事件。IPO維持這樣一個發行節奏,會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第一,當前市場表現較弱和趨于震盪,在這一情況下,IPO階段性會被認為是不利的影響,對市場情緒產生影響,對市場活躍性產生影響;第二,網下打新的收益率會持續下降;第三,參與新股IPO後的次新股行情會變得更弱,連板天數也會下降;第四,更大的影響是,隨著新股的數量不斷增加,中小市值的股票占比上升,殼價值會進一步下降。



2016年度A股兩市行情:9成公司盈利 6成為高送轉

  據報告大廳小編了解的信息,隨著上周五北特科技2016年報業績的發布,年報行情逐漸深入。據統計,年報行情逐漸深入。A股兩市共有1182家公司發布了2016年度業績預告。47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6年度利潤分配預案。

2016年度A股兩市行情:9成公司盈利 6成為高送轉

  2016年度報業績預告9成公司盈利

  據2016-2021年中國A股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統計,截至1月16日,A股兩市共有1182家公司發布了2016年度業績預告。其中,預計淨利潤實現增長的有904家,而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超100%的有近310家。新光圓成、中泰化學、天夏智慧、百川能源和德展健康位列增長前五,增幅分別達到44倍、24倍、14倍、14倍和11倍。

  而預計淨利同比下跌的公司有278家,預計同比下跌10倍的公司有11家。其中,天房發展預計下跌85倍,馳宏鋅鍺、中泰橋樑和三泰控股預計下跌超30倍以上。

  以預告淨利潤上限來統計,2016年實現盈利的公司共有1042家,占比88.15%。預計最大淨利超億元的有648家公司,其中有3家預計淨利潤超百億元,分別是溫氏股份126.5億元、江蘇銀行112億元和長城汽車106億元,這3家公司暫居兩市最賺錢公司前三甲。

  另在62家預虧公司中,有近40家屬於首虧。大唐發電、馳宏鋅鍺和三泰控股成為截至昨天為止,預計虧損最大的3家公司,最大虧損金額分別達到25億元、17.1億元和10.6億元。

  2016年度利潤分配預案6成為高送轉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16日,已有47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6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其中,超過40家分配方案在10轉10以上,24家高送轉。

  從目前的預案來看,易事特和金利科技的高送轉預案最為奪目。金利科技以每10股轉增30股,易事特除了每10股轉增30股外,還派現0.90元。

  此外,每10股送轉20股及以上的公司也達到11家,如海南瑞澤的預案為每10股轉增20股,凱撒文化也是每10股轉增20股,另派現0.50元。

  每10股送/轉15股及以上的也達到11家,包括北特科技、巨龍管業、中珠醫療、地爾漢宇、山東華鵬等。隆鑫通用除了每10股送紅股5股外,每10股再轉增10股派5元,可謂出手大方。

  鄂股中珠醫療也出手闊綽,其分紅預案未每10股轉18股派0.5元。

  另外,海立美達、友阿股份、東華軟體、利亞德、美克家居等公司的分紅預案,送轉股均達到了每10股送轉10股的標準。

  2014年,54家公司實施高送轉,但送轉的最高比例為每10股送轉20股。2015年,無論是公司數量和送轉比例均有大幅增長。當年,119家推出高送轉,其中勁勝精密每10股轉30股。

  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已有109家公司實施了分紅,其中有25家實施了高送轉。而每10股送轉股比例達到30股的有5家,分別為愛康科技、兆新股份、天潤數娛、吳通控股及煌上煌。

A股行業發展趨勢

  MSCI昨日宣布將實施納入A股的第二步,把現有A股的納入因子提至5%。據估算,本次調整將為A股帶來約755億元資金增量。在此背景下,各路聰明資金已聞風先動,搶先布局。其中,北上資金年內淨流入已超2000億元,同比增長53%。那麼A股行業發展趨勢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A股行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去年A股市值增長與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有密切關係,規模越大增長越多,市值規模500億元以上的大型(500億至1000億元)、特大型(1000億至10000億元)和超特大型公司(10000億元以上),雖只有103家,占A股上市公司的3.97%,但它們在2014年共實現A股市值增量71366.6億元,占增量總額的53.58%。 從市場規模來看,中國版「納斯達克」發展迅速,從首批28家企業,到今年10月27日,已經擴容至690家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20%;市值達5.5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9.5%。

  發展趨勢預測

  國產晶片概念走強

  昨日早間,受到美國通信晶片製造商博通公司(Broadcom)準備斥資1000億美元收購高通公司的消息影響,A股市場中國產晶片概念和半導體行業繼續大幅走強。在Wind概念板塊中,國產晶片概念一度漲超3%,隨後震盪走低,全天收盤漲2.32%。主題行業方面,Wind半導體指數走強,全天收盤漲3.28%。

  個股方面,聚燦光電、蘇州固鎝(002079,股吧)漲停,三安光電(600703,股吧)漲8.01%,隆基股份(601012,股吧)、南大光電(300346,股吧)、盈方微(000670,股吧)、上海貝嶺(600171,股吧)等均漲超6%。

  近段時間,國產晶片概念及半導體行業指數均取得不錯漲幅。從7月18日到昨日,國產晶片概念整體漲幅高達40.48%,期間半導體行業指數漲35.43%。上述兩個指數在10月9日後均經過小幅調整,近幾個交易日又繼續走高。

  國產晶片概念整體再度走強也是受部分標的短期業績爆發所推動。根據最新的三季報,在Wind半導體產品和設備的57家公司中,2017年前三季度有53家盈利,盈利超過億元的有30家,其中三安光電、隆基股份盈利超過10億元;另外57家公司中有29家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同比增長超40%,其中有15家公司增長超100%,乾照光電(300102,股吧)、上海貝嶺、海洋王(002724,股吧)分別增長604%、291%、234%。

  券商看好行業潛力

  對於半導體行業未來的發展,各大券商普遍看好。西南證券(600369,股吧)稱,在當前物聯網技術不斷落地,可穿戴設備、VR頭盔/眼鏡、無人機等智能硬體晶片的應用不斷擴大的市場條件下,國內的晶片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華泰證券(601688,股吧)認為,國內是全球最大的下游需求和加工市場,再依託政府政策支持,中國大陸將會是未來10年半導體行業發展最快的地區。根據《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對行業增速超過20%的要求,華泰證券預計我國半導體產業規模到2020年將達到1430億美元,2015年~2020年複合增長率超20%,遠高於全球平均3%~5%的增速。

  廣發證券(000776,股吧)表示,歷史上半導體行業經歷了兩次產業轉移,由美國到日本再到韓國、台灣地區,而2016年底中國大陸晶圓產能占比11%,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隨著半導體製造技術和成本的變化,半導體產業正在經歷第三次產能轉移,行業需求中心和產能中心逐步向中國大陸轉移。

  晶片國產化趨勢上,華泰證券推薦兩條主線布局:一是半導體固定投資,隨著產業投入加大,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相關資本支出將達到高峰。關注設備工程供應商北方華創、太極實業(600667,股吧);二是半導體封測和製造商,受半導體產業化向亞洲轉移的影響,加上有國家大基金的支持、積極收購國外優質資產,封測和製造端實力將快速加強,關注華天科技(002185,股吧)、紫光國芯。

  通過對A股行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得知對標美國, 大眾消費才是未來 A 股的方向從總市值的角度來看,對標美國,A股潛力最大的行業是晶片、劵商、醫療、製藥、軟體、媒體、消費者服務、食品、家庭用品。可見,大眾消費才是未來股市真正的方向。以上便是筆者對A股行業發展趨勢的詳細分析了。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A股報告定製需求 X

A股相關推薦

可研報告

A股熱門推薦

A股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A股精選報告、A股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A股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A股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