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熱保溫材料是指對熱流具有顯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複合體,全球隔熱保溫材料行業在今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75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2%,以下是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保溫隔熱材料行業分析指出,全球保溫隔熱材料正朝著高效、節能、薄層、隔熱、防水外護一體化方向發展,在發展新型保溫隔熱材料及符合結構保溫節能技術同時,更強調有針對性使用保溫絕熱材料,按標準規範設計及施工,努力提高保溫效率及降低成本。
我國隔熱保溫材料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成長迅猛。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趨勢指出,2010年我國隔熱保溫材料市場規模約250.7億元,到2019年我國隔熱保溫材料市場規模達到804.6億元,複合增長率約為21.45%。
供需方面,2019年我國隔熱保溫材料產量約為632萬噸,隔熱保溫材料表觀消費量約為597.3萬噸,較上年有較大提高。
進出口方面,2019年隔熱保溫材料行業進出口總額為4.2億美元,同比上年下降7.65%;其中進口額7587.35美元,同比增長15.18%;出口額3.44億美元,同比下降11.52%;實現貿易順差2.68億美元。
目前,我國隔熱保溫材料行業專利技術並不集中,排在第1位的是青島無為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4月底,隔熱保溫材料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為36件,占行業總專利數量的0.59%;其次為天津禹神節能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專利技術申請量為24件,占行業總專利數量的0.39%。其餘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均為20件以下,現從三方面看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趨勢:
1、發展新型的保溫材料也是一個研究的主要方向。已經出現幾種新型保溫材料。納米孔絕熱材料:隨著納米技術的不斷發展,納米材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納米孔矽質保溫材料就是納米技術在保溫材料領域新的應用,組成材料內的絕大部分氣孔尺寸宜處於納米尺度。根據分子運動及碰撞理論,氣體的熱量傳遞主要是通過高溫側的較高速度的分子,與低溫側的較低速度的分子相互碰撞傳遞能量。
2、無機保溫材料研究重點應放在減少生產過程中能源的消耗、限制灰塵和纖維的排放、減少黏結劑的用量。有機保溫材料研究重點應放在找出更合適的發泡劑以代替F11;改進材料的阻燃性能和降低材料的生產成本。
3、研製多功能複合保溫材料,提高產品的保溫效率和擴大產品的應用面。使用的保溫材料在應用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陷:矽酸鈣的含濕氣狀態下,易存在腐蝕性的氧化鈣,並由於長時間內保有水分,不易在低溫環境下使用;玻璃纖維易吸收水分,不適於低溫環境,也不適於540℃ 以上的溫度環境;礦物棉同樣存在吸水性,不宜用於低溫環境,只能用於不存在水分的高溫環境下;聚氨酯泡沫與聚苯乙烯泡沫不宜用於高溫下,而且易燃、收縮、產生毒氣。
總的來說,我國保溫隔熱材料已具備較齊全的品種和初具規模的保溫材料生產和技術體系,已形成取膨脹珍珠岩、礦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纖維、矽酸鈣絕熱製品等為主的品種比較齊全的產業,技術、生產裝備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以上便是保溫隔熱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隔熱保溫材料是指對熱流具有顯著阻抗性的材料或材料複合體,我國近年保溫隔熱行業產品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2020年產量約為632萬噸,表觀消費量約為597.3萬噸,以下是保溫隔熱材料行業分析。
我國保溫隔熱材料發展迅速,已具備較齊全的品種和初具規模的保溫材料生產和技術體系;特別是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已形成取膨脹珍珠岩、礦物棉、玻璃棉、泡沫塑料、耐火纖維、矽酸鈣絕熱製品等為主的品種比較齊全的產業,技術、生產裝備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
保溫隔熱材料行業分析指出,保溫材料市場也相繼湧現出了品牌之路,保溫材料品牌產品、保溫材料品牌企業、保溫材料品牌市場。還有很多細分市場也開始湧現,如外牆保溫材料、塑膠保溫材料、珍珠岩保溫材料、耐火保溫材料、矽酸鹽保溫材料、發泡保溫材料等。
從專利技術申請人構成來看,我國隔熱保溫材料行業專利技術並不集中,排在第1位的是青島無為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截至2020年,隔熱保溫材料行業專利技術申請量為36件,占行業總專利數量的0.59%;其次為天津禹神節能保溫材料有限公司,專利技術申請量為24件,占行業總專利數量的0.39%。其餘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均為20件以下。
從專利分布領域來看,E04B1/00:一般構造;不限於牆,例如,間壁牆,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的專利申請數量最多,其累計申請數量達到717個,占總量的比重達到6.77%;其次為C04B28/00:含有無機黏結劑或含有無機與有機黏結劑反應產物的砂漿、混凝土或人造石的組合物,專利申請數量為531個,占總量的比重為5.04%。
低碳經濟、綠色環保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建築節能已成為減少能耗的重要領域之一。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建築能耗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 28%以上。在我國既有的約400億平方米建築中,近99%屬於高耗能建築,單位面積採暖所耗能源相當於緯度相近的已開發國家的 2~3 倍。
目前,超效絕熱材料主要分真空絕熱材料和納米孔材料兩種。使用真空材料或者將材料固體部分的厚度降低,甚至將孔隙大小限制在納米級,就可以消除空氣的對流和透紅外線性能,減小熱傳導和對流的發生,提高材料的隔熱效果。
品牌企業市場占有率的擴展便是保溫材料企業打造品牌成功率最有效的明證。保溫隔熱材料行業分析指出,國內許多知名保溫材料品牌企業開始走向世界市場,品牌之路是必要走的道路,把保溫材料最基本的質量做好,通過正當競爭擴大保溫材料品牌影響力,加快國內保溫材料企業國際化道路。
無機隔熱保溫材料品質和性能提升以及絕熱保溫應用體系的不斷優化完善,無機材料應用占比將逐漸提高,有機材料則相應降低。預計2022年國內市場隔熱保溫材料市場規模超過1750億元。
綜合來看,有機類的應用占比仍高達60%左右;在保溫隔熱材料研發居前國家的帶動下,複合類新型保溫隔熱材料的應用前景也逐漸明朗,應用占比已經達到了35%左右的水平;而無機類保溫材料則處於即將被完全替代的邊緣,應用占比已下降至5%左右的水平,以上便是保溫隔熱材料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