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飼養寵物,這使得寵物用品市場的潛在消費者群體不斷擴大。同時,寵物種類的多樣化也帶來了寵物用品需求的多樣化,從狗糧、貓糧到寵物玩具、服飾等,各類寵物用品的需求都在不斷增加。
隨著人們對寵物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寵物玩具的功能和設計也在不斷創新。智能玩具、互動玩具、戶外玩具等不同類型的產品層出不窮,為寵物帶來更豐富的生活樂趣。此外,各種寵物服飾、裝飾用品也備受消費者追捧,成為市場上的銷售熱點。
寵物主人的消費觀念也在逐漸轉變,他們更加關注寵物的健康和舒適,願意為寵物購買更多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用品,這也為寵物用品市場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2023-2029全球與中國寵物用品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指出,我國寵物用品行業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28.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25.7億元,隨著我國養寵人士的不斷增多以及消費觀念的升級,我國寵物用品市場發展空間廣闊,2024年我國寵物用品市場規模將達443.7億元。
除了傳統的寵物食品和玩具之外,新興的寵物智能設備、健康保險、定製化服務等也逐漸受到市場關注。同時,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寵物用品市場帶來了更廣闊的銷售渠道,為市場規模的擴大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寵物用品市場競爭激烈,企業必須不斷創新,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全球範圍內寵物數量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趨勢,其中貓、狗、鳥類等是最受歡迎的寵物種類。特別是在已開發國家,人們對寵物的養護和照顧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也帶動了寵物用品市場的不斷擴大。因此,全球寵物數量的增長趨勢直接影響了寵物用品市場規模的擴展。
專業的美容工具、洗護產品以及護理設備不斷更新換代,市場持續繁榮。同時,寵物醫療護理用品如保健品、藥物等也成為市場熱門品類,為寵物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總體而言,寵物用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產品種類愈加多樣,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未來,隨著人們對寵物的關愛程度不斷提高,寵物用品市場仍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和調整,同時也會湧現出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寵物用品政策的核心是保障寵物健康安全。政府制定相關規定,要求生產和銷售寵物用品企業必須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比如,寵物食品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寵物用品要有明確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此外,政府還要求寵物店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檢查和認證,確保寵物店的環境和條件符合相關要求,不會對寵物的健康產生任何危害。以下對2023年寵物用品行業政策分析。
2023-2028年中國寵物用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海外寵物一次性護理用品渠道集中度高。以美國為例,寵物用品在特大超市、專業寵物超市、電商領域銷售占比累計達80%,渠道集中度較高,如電商主要集中在Amazon,特大超市主要集中於沃爾瑪。
寵物用品行業還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標準,包括產品標準、包裝標準、使用標準等,以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障。市場准入是保障寵物用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環節,對生產企業和銷售渠道實行許可證制度,對不符合標準的企業和產品進行取締,維護了寵物用品市場的秩序和健康發展。現從三大政策來了解2023年寵物用品行業政策分析。
寵物用品質量安全技術規範、寵物食品和飼料的生產和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等。這些政策規定了寵物用品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標準和要求,保證了寵物用品的質量和安全。同時,政府加強了對寵物用品市場的監管,加強了對寵物用品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企業遵守相關法規,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寵物用品出口質量監管政策是指國家為了保障寵物用品出口質量的相關規定,確保寵物用品出口的質量符合國際貿易的要求。政策要求寵物用品生產企業按照出口國的相關標準生產,同時對出口寵物用品進行必要的檢驗和認證,確保符合出口國的質量要求,保證寵物用品出口質量。
寵物用品消費者權益保護政策是指國家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防止不合格、偽劣寵物用品流入市場制定的相關政策。政策規定了消費者購買寵物用品的合法權益和維權途徑,加強了對寵物用品市場的監管,針對不符合標準的寵物用品進行處罰和懲罰。同時,政策還規定了消費者權益維護的具體措施和要求,增強了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總之,寵物用品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旨在保障寵物健康、提升寵物用品行業標準,促進寵物健康成長和人類與動物和諧相處。只有遵守這些政策,才能為寵物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讓寵物和主人共同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寵物用品產業的供應鏈布局、渠道布局和品牌布局是企業成功發展的關鍵。在這三個方面的合理規劃和布局,將有助於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以下對2023年寵物用品產業布局分析。
近年來,我國寵物用品行業市場規模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我國寵物用品行業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28.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25.7億元,隨著我國養寵人士的不斷增多以及消費觀念的升級,我國寵物用品市場發展空間廣闊,2023-2028年中國寵物用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預計2024年我國寵物用品市場規模將達到443.7億元。
隨著時代的發展,寵物的範圍很廣,包括動物、植物、虛擬寵物、電子寵物等。我國寵物產業鏈的上游為寵物的繁殖、販賣及虛擬寵物;中游為寵物產品,主要包括寵物的食物及其用品;下游為寵物的服務市場,主要包括寵物醫療、寵物美容、寵物培訓等。現從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產業鏈來了解2023年寵物用品產業布局分析。
寵物的種類包羅萬象,按照動物學分類可以分為:哺乳類寵物、爬行類寵物、鳥類寵物、魚類寵物和昆蟲類寵物。數據顯示,從整體寵物數量來看,我國寵物數量呈穩定上漲趨勢。2020年我國寵物數量達1.9億隻,同比增長3.1%,2021年我國寵物數量可達2.0億隻。
寵物領養指的是相比那些在專賣店純種名貴的寵物,部分消費者更願意去領養機構或者領養平台去領養寵物。隨著數位化產業的不斷擴大,寵物領養也不僅局限在線下機構,還有很多線上app可以使用。
虛擬寵物指的是消費者並非在現實世界飼養的寵物,而是在網絡世界擁有的寵物。日本1996年11月推出的電子寵物系列,拓麻歌子(又稱為「寵物蛋」),從而掀起了養電子寵物的熱潮。再到騰訊公司於2005年推出的QQ寵物,日本遊戲公司Hit-Point,2014年推出的手機遊戲貓咪收集,2017年推出的手機遊戲旅行青蛙等。近年來,隨著網路遊戲的不斷發展更是推出了更多放置類虛擬寵物遊戲。這些虛擬寵物也同樣可以滿足人類的心理需求,舒緩人們的精神壓力。
我國知名寵物店主要品牌有小佩寵物PETKIT、袖虎TYGRIN、樂寵leepet、寵物家pet'em、爪爪、八公叔叔、寵兒寵物PETIN、有寵、派多格PETDOD、聖寵寵FAVORPETS等。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2065億元,比2019年增長2%。從寵物類別看,寵物犬消費市場規模為1180億元,較2019年下降5.1%;寵物貓消費市場規模為884億元,較2019年增長13.3%,2021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可達2289億元。
從寵物消費結構看,寵物食品消費是最大的養寵支出;寵物診療、寵物用品的增速最快。寵物食品消費(主糧、零食、營養品)在整個養寵消費結構中占比最高,達54.7%;各細分品類中,寵物診療及寵物用品為消費增速最快的兩個品類。
寵物食品是專門為寵物、小動物提供的食品,介於人類食品與傳統畜禽飼料之間的高檔動物食品。數據顯示,我國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由2016年159.1億元增至2020年440.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9.02%。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可達501.5億元。我國知名寵物食品主要品牌有ROYALCANIN、PURINA普瑞納、寶路Pedigree、ProPlan冠能、比瑞吉BRIDGE、麥富迪Myfoodie、頑皮Wanpy、路斯Luscious、多格薩薩蜜、珍寶SANPO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寵物經濟這種新型經濟隨之誕生和繁榮。寵物用品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寵物用品包括寵物服飾、寵物玩具、寵物清潔用品、寵物智能設備等。數據顯示,我國寵物用品行業市場規模由2016年155.8億元增至2020年282.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5.99%。2021年我國寵物食品行業市場規模可達316.9億元。我國知名寵物用品主要品牌有小佩寵物PETKIT、Flexi福萊希、多格漫DoggyMan、多尼斯DOGNESS、源飛、依依、慶泉寵物、彼誕pidan、怡親YOKEN、天元寵物等。
寵物醫院是專門為寵物提供醫療服務的(醫院)場所,有時寵物醫院又等同於動物醫院。數據顯示,我國寵物醫院市場規模由2017年134億元增至2020年25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76%。2021年我國寵物醫院市場規模可達292億元。數據顯示,我國寵物醫療支出規模由2017年268億元增至2020年475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1.02%。2021年我國寵物醫療支出規模可達544億元。我國知名寵物醫院主要品牌有瑞鵬寵物醫院、瑞派寵物醫院、安安寵醫、美聯眾合動物醫院、芭比堂動物醫院、艾貝爾寵物醫院、貝克和史東、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院、寵福鑫、寵愛國際動物醫院等。
隨著寵物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寵物相關服務等新興市場逐漸出現。數據顯示,我國寵物美容市場規模由2016年174億元增至2020年311億元。2021年我國寵物美容市場規模可達386億元。
寵物用品企業需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和品牌形象的宣傳。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建立良好的品牌口碑,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和認可,從而提高品牌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在寵物食品方面,寵物食品生產商需要選擇優質、安全的原材料,並建立完善的生產加工流程,確保產品質量和安全,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