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除塵器消費領域主要以鋼鐵、水泥和垃圾焚燒為主,工業生產方面應用除塵器最為廣泛。近年來國內除塵器市場規模呈現持續擴大的態勢發展,國際市場需求也逐漸增長。
除塵器主要應用於工業生產和大氣治理等領域。在工業生產方面,鋼鐵、水泥、電力、化工、煤炭等行業對除塵器的需求量巨大,以滿足環境保護和健康安全的要求。全球除塵器市場規模龐大,並呈現持續增長趨勢。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全球除塵器市場預計將以穩定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主要推動市場增長的因素包括工業化進程、環境保護壓力的增加以及嚴格的排放標準。
除塵器所屬的行業是環保和節能產業,這是一個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領域。根據除塵器行業市場分析的數據顯示,全球除塵器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約290億美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約37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6.5%。而在中國,除塵器行業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約160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約26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0%。
除塵器行業市場分析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除塵器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00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電除塵市場規模約為100億元,同比增長5%;袋式除塵市場規模約為150億元,同比增長15%;濕式除塵市場規模約為30億元,同比增長10%;其他類型除塵市場規模約為20億元,同比增長5%。以下是2023年中國除塵設備市場規模及增速的表格:
除塵器是一種能夠去除工業生產或工程建設中粉塵污染的設備,其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電力、鋼鐵、化工、建材、冶金、製藥等行業。除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帶電粉塵分離出來,使其不能再懸浮於氣流中。
我國電除塵器技術發展成熟,行業參與者眾多,市場競爭激烈,但相較於其他類型除塵器,電除塵器行業市場集中度高,龍淨環保、菲達環保、天潔環境等頭部廠商市場份額占比達50%以上。中小型廠商受限於技術、資金、品牌的不足,和頭部廠商差距進一步拉大,企業發展呈現兩極分化。
隨著火電廠電除塵器改造完成,電除塵器行業需求下降,但受日趨嚴格的環保政策影響以及電除塵器技術創新推動,鋼鐵、水泥等非電行業對電除塵器需求進一步擴大。除塵器行業市場分析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電除塵器市場需求為17.57萬台,2020年上升至26.37萬台,同比2019年增長7.9%左右,行業市場需求總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工業領域需求量大:工廠、煙囪、鍋爐等工業設備的排放對環境的影響較大,為了控制大氣污染,各類企業和政府紛紛開始引進除塵器設備,使得工業領域成為了除塵器市場的主要需求來源。
公共管理領域需求增長: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環保意識增強,城市、醫院、學校、機場等公共場所的除塵需求逐漸增長。
新興需求不斷湧現:隨著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新型製造業、科技公司、高新技術工廠等新興領域的崛起,也會帶來新的除塵器市場需求。
國家政策推動:近年來,國家出台了多項環境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對企業進行環保要求,大力扶持清潔技術和節能環保產業,這些政策為除塵器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國際市場需求擴大: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國際市場需求也逐漸增長,亞洲、歐洲、北美等地的市場對於除塵器設備的需求量不斷擴大。
總體看來,除塵器市場需求將會不斷增長,但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技術和服務,以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並保持市場競爭力。
除塵是除塵工程中最重要的設備,也被稱為除塵器。2018年我國除塵設備製造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426億元左右,其中煙塵、SO2、NOx排放濃度分別不高於10mg/m3、35mg/m3、50mg/m3,以下是除塵器市場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除塵器取得了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生產、使用除塵器數量均居全球首位。而且,除塵器依然是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的絕對主流除塵設備,截至2016年12月,除塵器在電力行業除塵市場占有率約為66.4%。
不過,受電力行業除塵器市場需求出現回落,而非電行業除塵器市場有待逐步回升,同時部分除塵器企業風險意識不強、經營管理出現了較大的問題,低價競爭等因素,除塵器行業市場規模有所收縮。據除塵器行業分析不完全統計,2016年,我國除塵器行業銷售收入約為128.68億元,比2015年下降18.56%。
2017年,我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電除塵委員會對行業49家電除塵生產企業進行調查統計,其中26家本體企業2015年的合同額約為241.48億元,總產值188.44億元,環保銷售收入170.51億元,出口額9.81億元;除塵器市場現狀指出,23家電源及配套件企業合同額為84.56億元,總產值65.59億元,環保銷售收入15.35億元,出口額1.11億元。
2018年,我國從事除塵器行業的註冊企業160餘家,分布在全國26個省(直轄市),其中科研、高校和主機企業近50家,纖維和濾料100餘家,配件和測試儀器共10餘家。
除塵器是一種把粉塵從煙氣中分離出來的設備, 它是大氣污染控制應用最多的設備,也是除塵工程中最重要的設備。除塵技術的應用發展與工業化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當前,電除塵、袋式除塵和電袋複合除塵是我國主流的除塵技術,廣泛應用於水泥、鋼鐵、有色金屬、電力、機械、化工、市政等諸多行業。電除塵器、袋式除塵器和電布袋除塵器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高效除塵設備,其發展在今後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治理中至關重要。
國家在「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將環保產業作為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除塵器市場現狀指出,為了加強環境控制,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修訂了《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並相繼發布了《水泥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鋼鐵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硫酸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和《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四項指導性文件。
未來行業應用範圍將進一步擴大。目前除塵器仍主要應用於燃煤電廠、鋼鐵、煤炭及電解鋁等能耗大、產生灰塵嚴重的行業,2018年,除塵設備產品主要應用於電力行業,占比達到36.80%;其次是水泥行業,占比23.07%;鋼鐵行業占比也超過20%,為20.12%。未來隨著國家污染控制的要求越來越高,除塵設備產品將應用於更多行業,市場空間也將不斷擴張。
未來效率更高、排塵濃度更低,是除塵設備發展的總趨勢。這是因為:排塵標準更加嚴格;執法力度不斷加大,手段日益先進;對於微細粒子的控制受到重視;公眾的環境意識迅速增強。在此背景下,電袋複合除塵以其的濾除效率和良好的經濟性,將成為主流的除塵方式,以上便是除塵器市場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除塵器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高效除塵設備,在大氣污染治理中至關重要。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以及全球環保政策的日益趨嚴下,除塵器市場迎來蓬勃發展。未來除塵器市場超菏澤智能化、節能環保方向發展。以下是2023年除塵器產業發展趨勢。
目前,全球除塵器市場規模正在快速增長。據除塵器產業發展趨勢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除塵器市場規模約為110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15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4.2%。在全球除塵器市場中,亞太地區是最大的市場,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約40%左右。其次是歐洲和北美等地區。
在中國,除塵器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根據除塵器產業發展趨勢的數據,2018年中國除塵器市場總規模約為900億元人民幣,其中工業除塵器市場規模占比最大,約占總市場的60%左右。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和國家政策的推動,中國的除塵器市場預計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隨著火電廠電除塵器改造完成,電除塵器行業需求下降,但受日趨嚴格的環保政策影響以及電除塵器技術創新推動,鋼鐵、水泥等非電行業對電除塵器需求進一步擴大。除塵器產業發展趨勢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電除塵器市場需求為17.57萬台,2020年上升至26.37萬台,同比2019年增長7.9%左右,行業市場需求總體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我國從事電除塵器生產的企業有200多家,還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一批骨幹企業可與全球知名廠商相媲美,我國生產、使用電除塵器數量均居全球首位,在該領域的全球科技排名也位居前列。電除塵行業已經成為我國環保產業中能與國際廠商相抗衡且最具競爭力的一個行業,電除塵技術水平已步入強國行列。
除塵器產業發展趨勢指出隨著排塵標準更加嚴格,執法力度不斷加大,對於微細粒子的控制日益重視,公眾的環境意識增強,電袋複合除塵以其優良的濾除效率和良好的經濟性,將成為主流的除塵方式。
技術創新和智能化: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除塵器行業將朝著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例如,採用先進的濾材材料、高效的過濾技術,以及智能控制系統和傳感器等,提高除塵器的淨化效率和性能。同時,通過網絡連接和數據分析,實現遠程監測和管理,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和維護管理的便捷性。
節能環保: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節能減排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除塵器行業將致力於開發更加節能環保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通過優化設備結構、改進工藝流程等途徑,降低能耗和廢棄物產生,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多元化應用:除塵器行業將逐漸擴大應用領域,不僅服務於傳統的工業領域,還將涉及到商業建築、家庭、農業等多個領域。人們對室內空氣品質的要求提高,家用除塵器市場有望迎來快速增長。同時,農業除塵器也將得到更多應用,提升農作物質量和養殖環境。
國家政策支持: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各國政府將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出台相關政策和法規。除塵器行業將受到政策的扶持和鼓勵,促使企業積極投入研發和生產,並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國際市場競爭:除塵器行業將面臨來自國內外競爭對手的壓力。國內企業需要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品質,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國際合作與交流也將增加,促進技術共享和市場拓展。
總體看來,除塵器行業在技術創新、智能化、節能環保、多元化應用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將取得重要的發展。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增長,該行業的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