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家電報告 >> 電視 >> 2025年電視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大屏電視市場異軍突起 電視價格戰效果恐有限

  8月初,借著即將到來的網購電商節由頭,彩電市場又掀起了「價格戰」,記者在家電賣場裡看到,55英寸的網際網路品牌電視已經將價格拉到3000元關隘之下。一加的智能電視將會使用OLED面板,解析度將達到4K,它會使用安卓作業系統,可能在手機上通過藍牙5.0信號傳輸實現控制,也可能會通過行動作業系統實現手機與電視之間的互聯,這一款產品還將會內置語音助手。

  大屏電視市場異軍突起

  彩電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2019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2200萬台,同比下降了2.7%,延續了近年來的整體頹勢。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達4678萬台,同比下降2.0%。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屏電視卻異軍突起,成為彩電市場的一抹亮色。

  據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75英寸及以上尺寸電視銷量14.3萬台,同比增長139.4%。作為大屏電視的代表者,雷射電視滲透率節節攀升,2019年第一季度雷射電視出貨量同比增長95.9%。2019上半年,雷射電視在中國市場80英寸以上電視銷售量占比已高達56%。

  其實,從全球範圍也可以看出類似的趨勢。以液晶為主體的電視市場同樣處於滯漲階段,2019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9816萬台,同比下降0.7%。不得不承認的是,液晶電視升級的空間已經不大了,不可能寄望於這一非常成熟的技術為電視產業打開新的增長空間,必須要有新一代的顯示技術站出來。

  從過往的歷史來看,電視技術經歷了黑白電視、彩色電視和以液晶電視、PDP、OLED等為代表的數位電視三次技術疊代,雷射電視將使用了雷射光源的DLP數字電影放映技術和電視技術結合形成第四代電視顯示技術。DLP數字電影放映技術於2015年獲得奧斯卡科學技術獎,全球八成以上數字電影放映機均使用雷射光源並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雷射電視是數字電影放映技術的民用化產品,也是用戶大屏換代的首選產品。

  之所以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是因為雷射電視採用了創新的大屏顯示技術,運用了引人矚目的雷射光源,配備了專業抗光增益屏,通過反射式的成像技術呈現豐富的色彩與細節。從設計理念的創新性來看,雷射電視更能代表大屏顯示的未來發展趨勢。

電視資訊

  電視價格戰效果恐有限

  相比於液晶電視,OLED和QLED電視定價更高,記者在賣場走訪發現,這類電視的折扣力度反而更大,基本都在3000元起。

  一款型號為B8PCA、尺寸為65英寸的LG電視原價14990元,折扣後價格為11990元,直降3000元。相對便宜些的一款型號為V1的康佳55英寸OLED電視,原價10999元,優惠後價格為7999元,同樣是直降3000元。而X8機型、65英寸的TCLQLED電視原價是15243元,折扣後的實際支付價格為11899元,前後一共降了3344元。

  「OLED電視沒有能效,不能享受補貼,所以才會大幅降價。」對於競品降價的原因,TCL的促銷員解釋為「不夠節能」。

  2019年,對電視廠家來說不是個好年景。2019年上半年彩電均價同比下降了9.4%,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額規模下滑至640億元,同比下降11.8%,並預測2019年全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4678萬台,同比下降2.0%,零售額1365億元,同比下降8.4%。

  面對銷售的頹勢,從年初至今,家電廠家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然而,價格下調後卻沒有帶來明顯的銷售拉動。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隨著消費升級,用戶選購國產彩電的理由也從以往單一的便宜因素,變為品質好、高科技、內容多等,現階段想單單依靠價格撬動市場已經很難,廠商們更需要做的是提高品牌的綜合實力。

電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2017年,整個電視行業受限於面板的大幅度漲價,銷量增速放緩,全年銷量約為4800萬台,同比增長率為17%,也是近幾年銷量增長率最低的一年。下面進行電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電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電視行業分析表示,電視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家電之一。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電視也發生的重大的變化,從傳統的有線電視被動接收節目,到現在的智能電視主動搜索資源,無論從產品的特徵還是內容功能多樣性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發展。

  智能電視是具有全開放式平台,通過網際網路應用技術,集影音、娛樂、遊戲等功能於一體的電視產品。用戶可安裝和卸載第三方服務程序,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目前已經成為電視的潮流趨勢。截至2017年底,智能電視的OTT廣告市場已達到50億元。

  通過對電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目前由於電視台內容單一等原因,電視開機率呈現下降趨勢,但並不意味著電視機產品已經從必需型家電變成可選消費品。 在家庭中所有的家電設備中,電視機是目前被智能化改造最徹底的產品,而大屏顯示的天然優勢,使得其相對於冰箱、洗衣機、空調或者小家電等品類,在客廳中具備更好的互動性和更豐富的娛樂屬性。

  從人群覆蓋程度看,截止到 2017 年底,網民總量 7.72 億,占總人口的 55.8%,相比電視99.6%的觀眾規模仍有較大差距。 與電視直接存在競爭關係的網絡視頻觀眾總規模僅 5.79億,占總量的 41.8%,在媒體競爭中電視占據明顯優勢。 電視在中國家庭尤其是客廳娛樂中仍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電視機在未來智能家居場景應用的價值值得重視。

  通過對電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2018年第一季度,在智能電視應用種類使用時長中,視頻依然占據主導,平均使用長達756分鐘;自從智能電視能安裝和卸載各種遊戲後,用電視玩遊戲也成為日常使用一部分,不過以青少年居多,平均使用時長為135分鐘,且占比不斷提升;而通過智能電視完成在線培訓教育和其他生活服務的平均時長則較低。

  有分析師認為,2017年在人工智慧浪潮的帶動下,智能電視進入了優化升級的快車道。用戶通過下達命令,電視接收識別指令後,可在任何場景實現跳轉,為電視行業帶來革命性的突破。未來人工智下的電視不僅僅是一個娛樂工具,更是一個多功能的互動平台。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電視將會成為家庭智能化的中心。以上便是電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統計數據

  網際網路電視的興起是電視產業形態的一次變革,也將終端面對的市場蛋糕從單純的硬體產業鏈擴大到了整個電視產業。作為網際網路電視內容的傳輸渠道,終端運營用戶的前景取決於網際網路電視在整個中國電視產業中能夠切分到的蛋糕大小。以下為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統計數據。

  多重利好之下,IPTV用戶量在近半年高速發展至5000萬戶,已超過有線雙向交互的數位電視用戶(4000萬),且2016年有可能發展至8000萬以上量級。結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年報的統計數據,2015年,中國電信IPTV用戶量增長900萬,達到4000萬左右,聯通IPTV用戶達到1124萬,兩者相加超過5000萬,已經超過有線體系中可雙向交互的數位電視用戶。中國移動雖然目前沒有IPTV傳輸牌照,但獲得資質預計也只是時間問題,並且中國移動本身擁有規模龐大的用戶群體,也有利於未來IPTV業務的捆綁推廣。隨著三大運營商齊齊發力,2016年IPTV用戶預計將得到爆發增長,用戶規模接近億級。

  網際網路電視快速放量,用戶普及率突破10%關鍵點。2014年是網際網路電視第一個放量銷售的年份,當年智能電視銷售滲透率超過50%,行業累計存量接近3000萬台左右,存量用戶滲透率達到5%。2015年,智能電視滲透率達到70%以上,電視網際網路累計用戶超過5000萬,滲透率跨越10%的關鍵點,龍頭公司單家激活終端數量接近1500萬台,日均活躍用戶接近1000萬,達到規模運營起點。

  隨著傳統電視廣告與收視市場價值轉移,以及部分新興業態快速成熟,網際網路電視產業鏈即將率先迎來近1500億市場價值的轉移和釋放。從傳統電視產業鏈轉移過來的價值包括1)傳統電視廣告的轉移:根據廣電總局、CTR媒介智訊數據以及我們自行估算,2015年廣電體系的電視廣告規模接近1100億元,其中中央級電視台、省級衛視的內容與收視率競爭力依然較強,而省級地面電視台、省會城市及其他地市級電視台的競爭力持續下降,該部分占比達到62%,也即有680億元的廣告價值將開始以開機廣告、視頻貼片廣告的形式向網際網路電視轉移。2)傳統有線電視收視費的轉移:2015年,有線電視收視費規模超過500億元,假設中期有一半向網際網路電視轉移,對應約250億市場價值。

  長期來看,我們堅定認為,網際網路電視面對的是中國電視產業未來近萬億級的市場空間。

  (1)視頻類業務市場規模長期有望達到3000~5000億級別(包含廣告與內容付費服務)。中國傳統電視產業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元左右,包含1100億元傳統電視廣告與600億元有線電視服務業務。隨著網際網路電視內容生態的豐富以及消費者付費習慣的日益崛起,中國電視產業的市場空間具備極大的發展潛力。參考美國電視產業的發展情況,僅電視廣告收入就占到了美國GDP的0.4%,假設2020年中國90萬億GDP(政府工作報告目標)中0.4%為廣告收入,則該部分業務的市場空間就高達3000~4000億。

  (2)電視遊戲與應用類業務合計市場規模預計長期可超過500億級別。電視遊戲:目前全球電視遊戲市場規模為300億美元,扣除硬體銷售,遊戲付費市場規模在200億美元左右,占全球遊戲產業規模的比重穩定在20%左右。根據艾瑞諮詢預測,長期來看,中國遊戲產業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2014年為1108億元),假設電視遊戲從無到有,經過3~5年的發展,占比將達到10~15%,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300億元。其他各類應用以及衍生的廣告業務:如在線教育、音樂(包括演唱會直播等)、社交衍生生態等在大屏端的成熟,估算單個市場規模也將超越百億級別。

  (3)電視端購物市場規模保守估計將達到3000~5000億。2014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達到2.8萬億元,增長率高達50%,據預測,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長期有望超過7萬億元,隨著電視端支付體系成熟以及用戶習慣的轉移,假設電視端購物占比未來達到5%左右,則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0~5000億元。

  以上便是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統計數據了,需要了解更多關於網際網路電視行業的報告請關注2016-2021年中國網際網路電視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

網際網路電視市場現狀

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電視產量增長至9666萬台,同比增長3.8%。至2018年底,中國網際網路電視產量突破了一億台,達到了11376萬台,同比增長17.7%。以下是對網際網路電視市場現狀進行分析。

 

網際網路電視價格絕大多數在5000元以下,以3001-5000的區間占比最高,總體來說網際網路電視價格不高,較為親民,普及門檻較低。網際網路電視市場現狀已經發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品牌及產品眾多,競爭激烈,價格不斷拉低。而用戶選擇某一品牌的電視時,考慮較多的是電視的質量口碑等傳統因素,對於內容服務等考量相對較少。

現階段,我國網際網路電視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就是版權問題。網絡電視為了吸引大量的受眾,提供了大量沒有版權限制的電影或電視劇,或者分享了很多盜版電影和電視劇。然而,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催發了全球範圍內的智慧財產權風波,版權問題變得越來月重要。這也就出現了,不少平台因視頻源版權問題導致突然停止運營的情況。再有,就是我國網際網路電視在內容上是缺乏創新的,缺少原創內容,尤其是各地光電旗下的網絡電視台,基本上是以播放電視頻道內容為主。目前很多平台存儲的節目資源都比較少,很難滿足用戶個性化的收視需求。

  電視市場市場發展多年,市場容量相對穩定,每年整體電視市場銷售量在4000--5000萬台,由於具有網際網路功能的智能電視的發展和普及,電視可能迎來加速換機的潮流,未來幾年市場將有較為快速的增長。而在電視市場當中,網際網路電視已經成為發展主流,因此未來幾年網際網路電視的滲透率將會不斷提升,傳統的電視機將會逐漸退出市場。網際網路電視設備的普及,將會為網際網路電視整體生態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整體內容層面的收入及廣告收入都以足夠的用戶量為前提。未來隨著設備的普及,整體網際網路電視生態系統的收入也會得到快速提升。以上便是對網際網路電視市場現狀的講解。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電視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電視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電視精選報告、電視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電視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電視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