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能源報告 >> 動力煤 >> 2025年動力煤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動力煤市場局部下行 下半年均價一般高於上半年

  5月23日,動力煤主力合約ZC1909開盤報594元/噸,最後收於594元/噸,跌幅0.1%,全天交投區間介於591元/噸至596.4元/噸,共成交136030手,持倉253258手。

  動力煤市場局部下行

  國內動力煤市場局部下行,陝西地區降幅擴大,銀河、大砭窯、方家畔、白鷺等煤礦下調5元/噸至20元/噸不等。下行趨勢下,下遊客戶貿易商觀望情緒加重。

  目前市場需求冷清,港口報價方面沒有出現明顯下跌,只有個別貿易商出現拋售,市場持弱穩運行。前期主產地方面主要是由於煤管票不足、安全檢查等因素導致的供應緊張,近期由於港口終端需求較差,出產地方面出貨轉弱,煤炭價格處於高位,供需兩弱的背景下下行壓力較大。港口方面日耗略有回升,但庫存一直處於高位,電廠補庫需求不大。

  從六大電廠運行狀況來看,截至2019年5月23日,沿海六大電廠煤炭庫存1615.9萬噸,較上周同期減少16.3萬噸;日耗為59.19萬噸,較上周同期減少2.8萬噸;可用天數為27.3天,較上周同期增加1.0天。

  畢方靜表示,當前電廠庫存處於高位,截止到5月23日沿海六大電廠庫存為1615.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33.11萬噸;日耗為59.19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9.32萬噸。加上鐵路運費下調、水電持續發力等利空因素,整體市場低迷。預計5月份煤炭市場繼續保持小幅震盪運行,漲幅跌幅都相對較小。

  陳曉涵表示,當前5月下旬,下游電廠庫存已到達高位,但日耗增長速度明顯不及預期,且電廠受長協合同的牽制,仍以長協煤為主,對市場煤需求平平,下游需求疲軟下,主產區及多地均表示電煤銷量不佳,部分有下降趨勢,尤其主產區部分煤價偏高,有一定下行。資源仍不寬鬆的情況下,預計煤價雖有下行,但下行空間較為有限。

  陳曉涵表示,當前動力煤市場淡季影響有所體現,雖下周全國氣溫上升明顯,但根據上月數據來看,火電增速下降,水風電等新能源替代作用增強,南方降雨增多下,預計日耗提升也不會太大,短期需求仍偏弱,而主產區煤價偏高預計部分價格還將有一定下行,但供應端偏緊支撐下下行空間有限,預計在迎峰度夏前的這段時間裡,市場供需兩弱,局部下調後暫時弱穩運行,未來後期迎峰度夏、70周年等活動或將再度收緊供應,推漲煤價。

動力煤資訊

  下半年均價一般高於上半年

  供應方面,從主產區來看,供應仍然趨緊,短期難有好轉。不過,2019年以來,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批覆多個煤礦項目,產能接近2億噸,多項未批先建項目也獲得批准,預計將較快投入生產,這將緩解表外產量收縮所造成的供應緊張。同時,儘管澳洲煤炭進口通關時間較長,但隨著國際煤價下挫,進口來源國可選擇性增加。

  需求方面,5月底至6月,為迎接夏季用電高峰,電廠通常會進行補庫,中期迎峰度夏仍有一定的需求支撐。但目前下游電廠庫存居高不下,沿海六大電廠煤炭庫存同比偏高超過200萬噸,電廠補庫積極性不高,採購多以長協為主。若庫存遲遲難以消耗,或將影響後期迎峰度夏前補庫需求,市場會再度出現2018年四季度旺季不旺的情況。

  坑口與港口價格方面,目前,貿易商發運到港成本遠高於目前的港口價格,坑口與港口報價倒掛嚴重,在成本端未有鬆動的情況下,港口報價有較強的成本支撐。不過,神華公布5月份月度長協價格,5500大卡動力煤報價620元/噸,基本與北方港口市場煤報價持平,下游企業將主要以執行長協合同為主。在缺乏需求配合的情況下,港口報價難以走強。

  對於後市,在動力煤期貨1909合約未下破前期595—600元/噸支撐的情況下,預計期價將以高位震盪走勢為主。從季節性運行規律來看,動力煤下半年均價一般高於上半年,預計全年均價在610—620元/噸區間。

2022年動力煤行業前景:動力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動力煤市場供應量出現縮減,2022年動力煤市場走勢出現上漲。當下,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國際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持續上漲,加劇國際能源緊張局面,在供應收縮的大背景下,動力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以下對2022年動力煤行業前景分析。

  煤炭中以動力煤為主,動力煤煤種占83.5%。隨著煤炭產量增加,動力煤產量也在逐年增長。2022-2027年中國動力煤行業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分析報告指出,2021年動力煤產量為34億噸,較2020年增長5.46%。動力煤一般用在工業發電,在用電需求增長下,2021年動力煤消費量增加至36.6億噸,較2020年增長5.66%。

2022年動力煤行業前景:動力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

  動力煤市場在高供應的背景下,整體運行相對平穩。迎峰度夏耗煤高峰期,受長協資源穩定供應支撐,下游電廠庫存高位,市場煤採購積極性一般,產地、港口價格普遍震盪回落,動力煤市場旺季不旺特徵明顯。現從三大趨勢分析來分析2022年動力煤行業前景。

  1、「穩增長」政策下,動力煤產量保持穩定增長

  在「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下,動力煤產能將繼續釋放,產量保持穩定增長,市場價格將保持在合理區間,煤炭運輸保障能力持續提高,預計煤炭市場供需將保持基本平衡。但由於目前國際形勢緊張,能源供需偏緊,受節能減排等相關制度限制和疫情反覆等不確定性的影響,煤炭市場供需短期內可能會出現緊張或寬鬆的情況。

  2、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助力實現「碳中和」、「碳達峰」

  隨著更加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對煤炭的環保使用和減少環境污染的要求越來越高。動力煤將使用低硫、低磷的環保煤種,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嚴格控制煤炭開發強度,推動煤炭清潔生產與智能高效開採,助力實現「碳中和」、「碳達峰」。

  3、動力煤行業智能化生產水平提高

  企業智能化生產水平得到提高,未來將通過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生產,在採煤、掘進、輔助、機器人、監測監控、智慧管理等多個方面實現了智能化全覆蓋,減少能源損耗、提高開發效率,持續推進各煤礦的智能礦山建設工作大幅提高就地轉化率和精深加工度,隨著行業發展,動力煤生產企業將實行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一體化管控,提高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管控水平,減少人力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

  動力煤產業不斷釋放,動力煤企業將出現大面積縮減現狀。當下,動力煤開採企業過於分散,存在大量個體開採的情況,這一方面導致中央和地方政府對煤炭企業的管理難度增大,安全問題令人頭痛;另一方面加劇了動力煤供給的不確定性,增加了動力煤市場的波動性。

  以上就是2022年動力煤行業前景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2022年10月7日全國動力煤價格最新行情預測

【中國報告大廳動力煤價格最新行情日報】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2年10月7日全國動力煤價格最新走勢監測顯示:2022年10月7日全國動力煤均價1215.0元/噸,上一報價日(2022年10月6日)價格在1215.0元/噸,較上一報價日(2022年10月6日)價格持平。

2022年10月7日全國動力煤價格最新行情各個機構報價統計表:

報價機構價格產品名稱備註產地/品牌時間

2022年10月7日全國各個地區報價機構動力煤價格最新行情預測分析:

動力煤價格最新行情走勢預測獨家點評:

從今日全國動力煤價格上來看,

以上就是2022年10月7日全國動力煤價格最新行情預測,數據來源於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10月中國進口動力煤732萬噸 環比減少82萬噸

  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進口動力煤(包含煙煤和次煙煤,但不包括褐煤,下同)732萬噸,同比增加175萬噸,增長31.42%,環比減少82萬噸,下降10.07%。

  10月份進口額達42644.9萬美元,由此可知,進口單價為58.26美元/噸,環比上漲0.94美元/噸,同比上漲7.46美元/噸。

動力煤

  1-10月份累計進口動力煤7594萬噸,同比增加662萬噸,增長9.55%;累計金額378172.4萬美元,同比下降8.44%。

  10月份進口褐煤695萬噸,同比增加334萬噸,增長92.52%,環比減少170萬噸,下降19.65%。進口金額27169.6萬美元,同比增長103.63%。

  1-10月份累計進口褐煤5565萬噸,同比增加1470萬噸,上升35.9%;總金額191404.5萬美金,同比增長10.73%。

  10月份中國出口動力煤62萬噸,金額4012萬美元;1-10月份累計出口動力煤310萬噸,總金額21808.3萬美金。

  10月份出口褐煤181噸,金額2千美元;1-10月累計出口褐煤3238噸,同比增長7.3%,累計金額231千美元。

動力煤價火熱漲勢將收窄

  中國報告大廳訊:7月份以來,國內煤價快速上漲。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天氣轉涼,由夏季高溫帶來的電煤需求將回歸穩定,後期國內動力煤價格將以穩中小漲為主,但幅度或將收窄。

  後期動力煤價將以穩中小漲為主

  據了解,進入7月份以來,國內煤價節節攀升,支撐國際煤價不斷上漲。以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動力煤指數為例,截至8月4日,指數漲至67.41,月累計上漲幅度高達19.5%。鑑於市場看漲預期強烈,礦方捂貨待售心理加重。「從進口煤需求方來看,華南電廠採購積極性一般,採購需求多集中在華東及長江沿線電廠。目前雖然進口煤報價較高,但成交量並沒有出現明顯上升,貿易商拿貨積極性不高;另外一部分貿易商對9月份電廠日耗煤量是否能夠維持當前水平表示擔憂,觀望心理較重。綜合來看,進口煤價格處於上行通道,但上漲空間受限,貿易商的操作也變得較為謹慎。」

  自進入2016年以來,國內動力煤市場結束了「跌跌不休」的行情開始回暖攀升,歷時7個月,動力煤市場可謂是火力全開。據卓創資訊統計,最新一期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報收436元/噸,較年初的371元/噸累計上調65元/噸,漲幅高達17.5%。目前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水平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據了解,自今年4月份執行的限產政策得以切實有效執行是推動動力煤市場價格不斷上漲的主要動力。夏季是用煤旺季,全國普遍迎來高溫天氣,民用電負荷明顯提升,帶動電煤需求的增長,助力煤價上漲。「據統計,上半年煤炭市場去產能情況僅完成目標任務的29%,完成情況不佳,因此下半年限產等去產能政策將進一步收緊。從需求面來看,隨著夏季用煤高峰的逐漸淡去,國內動力煤需求可預見性回落。因此預計後期隨著天氣轉涼,由夏季高溫帶來的電煤需求將回歸穩定,後期國內動力煤價格將以穩中小漲為主,但幅度或將收窄。」

  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效果顯著

  記者了解到,山東煤炭工業局近日發布通知,要求確保實現2016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工作目標,並公布目標和煤礦名單,引導退出產能1625萬噸,省屬企業退出679萬噸,市縣屬煤礦退出946萬噸。「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年初至今來看效果非常顯著,有效緩解供求矛盾,且避免了超能生產現象。自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確定這一方針後,各地方政府亦出台相關類似文件,但總體看較籠統,具有指導性,而無明顯針對性。當前多數省區仍處『去產量』階段,去產能並未實質性開展,山東省此次淘汰煤礦名單的公布具有重要意義。山東省煤炭仍以外調為主,每年有2/3量需省外採購,尤其電煤,省內礦具有綜合成本高、煤質競爭力弱等缺點,淘汰落後產能亦為當務之急。與此同時,人員安置是供給側改革最大難題之一,此次山東省亦提供淘汰落後產能煤礦財政補助資金,為措施落實提供保障。」

       更多相關行業資訊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動力煤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動力煤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從動力煤消費結構方面來看,電力占比過半,達到60.01%。 從動力煤消費結構來看,電力行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下面進行動力煤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動力煤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受疫情衝擊,導致需求的延後,疊加較強的財政政策出台,全年動力煤的需求表現為前高中間低後高的U型特徵,後續經濟的強勁反彈,導致非火電行業耗煤的後續需求增速較快,2020年小幅供應過剩的格局被打破。

  煤炭行業分析表示,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中國火力發電量為24342.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59%。隨著夏季高溫的到來,人們對電量需求的提升,對動力煤的需求拉動作用較為明顯。

  從中國發電量結構來看,2020年上半年中國火力發電占比72.35%,水力發電占比14.17%,核發電占比5.1%,風力發電占比6.29%,太陽能發電占比2.08%。

  近年來,我國煤化工在規模、技術、裝備方面均有長足進展,關鍵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從煤化工產業整體上分析,我國依舊處於升級示範階段,大規模產業化的條件還不夠完善,在系統集成水平和污染控制技術方面還需要提升。

  作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四項重點措施之一。包括改造提升傳統煤化工產業;在水資源有保障、生態環境可承受的地區,開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氣、低階煤分質利用、煤制化學品、煤炭和石油綜合利用等五類模式以及通用技術裝備的升級示範。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加強, 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作為可靠且經濟的能源—煤炭所處的地位相當獨特。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決定了以清潔煤技術為基礎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在中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煤炭消費增速大幅下降。由於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能源結構的調整,固定資產投資回落,帶動電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業增速回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消費比重提高,對煤炭的替代作用逐漸增強。

  但是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煤炭產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產業,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轉變或直接被替代,但是會有影響且面臨挑戰。以上便是動力煤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動力煤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動力煤相關排行

動力煤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動力煤精選報告、動力煤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動力煤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動力煤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