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IT報告 >> ERP >> 2025年ERP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2023年ERP市場規模分析:ERP市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5%以上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儘管中小企業規模較小,但其市場規模巨大且增長迅速,因此ERP企業可以通過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和靈活的定價策略來滿足不同企業規模的需求,並抓住這一巨大的市場機遇。當下,隨著ERP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廠商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用戶體驗來吸引和留住客戶。

  2023年ERP市場不斷擴大

  ERP系統在企業內部的應用範圍也非常廣泛,涉及到各個部門和崗位的工作。不僅是高層管理者可以通過ERP系統獲取實時的數據和報告,普通員工也可以通過它完成日常的工作。因此,ERP系統需要支持同時數百甚至上千用戶的操作。最後,隨著企業規模的增長和全球化的發展,ERP系統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從技術層面看,國內外ERP產品主要的技術差距在於並發用戶數。即同一時間,ERP系統能夠同時處理請求的數目。2023-2028年中國ERP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國外廠商的並發用戶數指標是國內廠商的3-5倍,比如SAP可以支持50-60萬用戶同時作業系統,Oracle的用戶並發數在30-40萬用戶之間。國內廠商如用友ERP-NC用戶並發數在10萬級別,典型的案例是華潤。金蝶ESA用戶並發數在8萬級別,典型的案例是中石油。

2023年ERP市場規模分析:ERP市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5%以上

  未來幾年ERP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5%以上,這主要受益於企業數位化轉型浪潮的推動以及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在中小企業領域,ERP的市場增長更加迅速,它們逐漸意識到ERP系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業務流程並降低成本。

  全球ERP市場規模龐大

  全球ERP市場規模龐大,並且在持續增長。2019年全球ERP市場規模已超過400億美元,並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700億美元。這一龐大的市場規模反映了企業對於ERP系統的需求和重視程度。ERP系統的廣泛應用與其能夠提升企業效率、降低成本、優化供應鏈等多方面的價值密切相關。持續增長的原因主要包括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推動、全球化經濟和供應鏈的複雜性增加以及創新技術在ERP領域的引入。

  目前ERP市場持續增長,市場競爭激烈,未來發展的關鍵方向包括智能化、移動化和雲計算。雖然存在一些挑戰,但隨著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推進和中小企業市場的發展,ERP市場前景廣闊。

  總之,由於涵蓋範圍廣泛、業務複雜且需要支持大規模用戶操作,ERP系統的規模是相當龐大的。企業在選擇和實施ERP系統時,需要考慮到這些因素,並確保選擇適合自身規模和需求的系統,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ERP行業產業布局

  ERP是從製造資源計劃(MRP)發展而來的,是一種企業管理的軟體平台。ERP作為IT 支出一部分的企業軟體支出在2019年保持良好的增長,以下是ERP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ERP行業產業布局

  ERP行業分析指出,全球ERP行業維持逐年小幅增長,2011-2019年間市場規模複合增速為2.9%,市場規模增量主要來自雲ERP。其中傳統ERP市場規模較為穩定,2011-2019年間複合增速為0.9%;雲ERP市場持續平穩增長,2011-2019年間複合增速為6.1%。

  我國初次引入ERP系統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其基礎是標準化的財務軟體。ERP行業產業布局指出,進入21世紀後,客戶的信息化需求由部門級上升至企業級別,ERP行業迎來快速發展,並開始覆蓋供應鏈環境,定製化需求也開始出現。

  2019年,我國ERP行業迎來新起點。這一階段,ERP的用戶對決策支持和數據倉庫有普遍的需求,ERP需要轉型。ERP已成為集散工業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MS)和流程工業計算機集成過程系統(CIPS)這三個系統中的決定性軟體。

  同時,隨著市場化經濟高度滲透、競爭環境加劇,以及人口紅利逐漸減少的背景下,國內企業正著手通過改進業務流程、提高管理水平來提升企業的有效性及企業效率,從而對ERP提出長期化、持續化需求。

  在市場份額上來看,用友目前憑藉著超過30%的占有率在國內市場中占據著絕對優勢。此外,用友還在多個軟體上保持著市場領先地位,2016-2017年,用友在中國HRM軟體市場占有率第一、中國CRM軟體市場占有率第一、中國EAM軟體市場占有率第一,此類種種無疑不是在凸顯用友在涉及計算機軟體領域的核心技術上的巨大優勢。

  在利潤空間上來看,巨大的大型高端企業ERP市場上,SAP、Oracle等海外巨頭仍舊把持著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其中SAP占據33%而Oracle也有20%,比較典型的是國內的大型壟斷性質的央企諸如中國石油的是SAP,國家電網主要是Oracle。用友目前主要收入也是集中在中大型企業,但在高端市場占比僅有14%,未來國產化替代空間巨大。ERP行業產業布局指出,按照用友高端軟體占總軟體收入60%,根據2019年軟體收入約50億收入測算,未來國產化替代空間在約200億/年。

  目前,我國企業信息化程度偏低,IT投入水平與全球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兩化建設集成提升和創新突破比例偏低,後續信息化提升空間依舊可觀。商業網際網路化及人口紅利退卻帶來的效率提升及成本下降訴求,將成為刺激企業加速信息化建設的源動力,催化企業ERP需求釋放。

  2020年1月,工信部出台的《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信息產業發展規劃通知》原文中,有三處提及「信息安全」,突出強調信息安全保障。當前大中型企業尤其央/國企廣泛地將ERP運用到企業日常管理之中。ERP作為存儲企業數據信息的神經中樞,其安全日益受到政府和企業的重視。基於此,筆者認為ERP軟體國產化趨勢將不可逆轉,尤其在央企/國企,以上便是ERP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ERP行業技術特點

  經濟高度滲透、競爭環境加劇,人口紅利減少的背景下,ERP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我國ERP服務提供商業績增長呈現正數增長,以下是ERP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ERP行業技術特點

  2019年我國ERP行業營收達到150億元,面對大型企業集團智能化運營的需求,ERP將突破傳統套裝軟體的傳統概念,成為一個智能、網際網路的集團運營管理平台。ERP行業分析指出,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面對大規模定製化生產與全渠道零售的全新產業趨勢,互聯供應鏈實現隨需而制、智能製造實現隨需而制、協同物流實現隨需而至是企業實現集團化智能化運營的關鍵。

  ERP行業技術特點指出,我國ERP的功能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集成功能,主要集成了倉庫管理,產品管理質量管理等的功能;二是支持混合複雜環境,可以在國際範圍內重組業務;三是增加功能,可以支持各種功能比如模擬功能,監控功能,以便於企業提高業務績效;四是支持各種功能環境,比如伺服器計算環境,圖形用戶界面,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等。

  目前,我國市面上的ERP具有實用性、實時性、及時性。

  1、實用性

  ERP系統實際應用中更重要的是應該體現其「管理工具」的本質。ERP系統主要宗旨是對企業所擁有的人、財、物、信息、時間和空間等綜合資源進行綜合平衡和優化管理,ERP軟體協調企業各管理部門,ERP系統圍繞市場導向開展業務活動,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ERP軟體從而取得最好的經濟效益。所以,ERP系統首先是一個軟體,同時是一個管理工具。ERP軟體是IT技術與管理思想的融合體,ERP系統也就是先進的管理思想藉助電腦,來達成企業的管理目標。

  2、實時性

  ERP是整個企業信息的整合管理,重在整體性,而整體性的關鍵就體現於「實時和動態管理」上,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強調的就是不同部門的「實時動態配合」,現實工作中的管理問題,也是部門協調與崗位配合的問題,因此缺乏「實時動態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的ERP管理,就是空談。

  3、及時性

  ERP行業技術特點指出,ERP管理的關鍵是「現實工作信息化」,即把現實中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方式,用信息化的手段來表現,因為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現實事務達到一定的繁雜程度後,人就會在所難免的出錯,將工作內容與工作方式信息化,就能形成ERP管理的信息化體系,才能擁有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工具。

  截止2020年4月底,我國的製造業企業有97%為中小企業,企業規模從不到100萬到5億不等,這些中小製造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但對信息化的介入程度還不高,實施信息化的比例還不足10%。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國有203%的企業沒有計算機,大部分企業的計算機用於打字和報表處理,僅有7.9%做過電子商務,40%的企業不知電子商務為何物,中小企業對專業信息機構、網際網路、廣告等現代信息渠道的實際利用率僅有10%、9%、7%。

  展望未來,我國ERP系統將走向微小型、低成本、簡操作,更多地為中小型企業服務。隨著其在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競爭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被認識,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將藉助中小企業ERP提升自我競爭力,這必然導致中小企業ERP的市場快速發展,以上便是ERP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ERP報告定製需求 X

ERP產業分析

可研報告

ERP相關排行

ERP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ERP精選報告、ERP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ERP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ERP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