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潛力巨大的飛機租賃市場,各路資本爭相湧入,「股神」巴菲特和李嘉誠不久前也開始涉足這一領域。2014年7月,聯交所首家飛機租賃公司——中國飛機租賃公司也在港上市。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12月2日,中國飛租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空客簽訂100架飛機購買協議,合計約為10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7億元),預計於2016年至2022年交付。公司認為,購買飛機符合公司增長戰略,並且能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相比於其他競爭型機型,A320客艙更寬,舒適性更好,經濟性也更強。」空客中國新聞總監陶文革對記者表示。
訂購100架空客飛機
12月2日,中國飛租披露重大合同公告稱,在12月1日,公司與空客訂立100架飛機購買協議,包括16架空客A320-200CEO型號飛機、10架空客A321-200CEO型號飛機和74架空客A320NEO型號飛機,空客飛機的訂價(包括機身價格、可選功能價格及發動機價格)合共約為102億美元。
據記者了解,中國飛租成立於2006年,由潘浩文創立,主要業務包括飛機的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以及飛機買賣業務,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獨立飛機租賃公司,主要股東為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及富泰資產等。
截至2014年6月,中國飛租的機隊規模已從2008年底的5架增加到34架飛機,主要客戶包括南方航空、東方航空、成都航空、山東航空、深圳航空等。
根據公告,中國飛租上述訂購的空客飛機將於2016年至2022年分階段交付。對於資金問題,中國飛租表示,將通過商業銀行貸款以及股本融資等解決。
「完成飛機購買協議不僅符合集團增長策略,也反映集團有能力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狀況下滿足客戶對新飛機來源的需求。」中國飛租表示。
「4個月前本集團上市時曾訂立目標是,將於2016年底前擴充機隊規模至64架,如今我非常自豪地宣布,我們將提升機隊目標至100架,並將額外購買100架飛機。」中國飛租執行長潘浩文在中國飛租的新聞通稿中表示。
中國飛租還透露,公司已經和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於去年6月訂立合作協議,該行同意提供有條件貸款融資15億美元,且還在11月4日與中國進出口銀行訂立了框架協議,該銀行也同意向公司提供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額度。
飛機租賃持續升溫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飛機租賃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飛機租賃行業在2014年以來持續升溫,成為資本熱捧的對象。
2014年9月,巴菲特旗下的私家飛機租賃公司利捷(NetJets)宣布,已獲得中國民航管理局頒發的運行合格證,能夠在中國提供私人包機服務。
2014年11月4日,李嘉誠通過旗下的長江實業以157.89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60架多種型號的客機,以進行飛機租賃業務。
11月11日,珠海國家航展期間,國產飛機也收穫不少租賃公司訂單,其中中國商飛有限責任公司與招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簽訂了30架國產大飛機C919客機的合作備忘錄,而國產支線客機ARJ21也獲得朗業(天津)國際租賃有限公司20架飛機購機意向。
此次中國飛租斥資102億美元購買100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或是飛機租賃公司中近期最大的一筆交易。
「空客A320飛機的經濟性和盈利能力等因素是很多飛機租賃公司考慮的,相比於其他競爭型機型,A320客艙更寬,舒適性更好,過道寬,經濟性更強。」陶文革表示。
記者了解到,為降低成本和機隊的靈活性調整,目前國內大型航空公司中有一半以上的飛機來自於租賃。
以南方航空和中國國航為例,截至2013年12月末,南方航空機隊規模達561架,其中319架飛機是通過租賃獲得;中國國航擁有477架飛機,其中248架飛機為租賃而來。
陶文革介紹,中國飛租訂購的74架A320NEO是A320系飛機的改進款,還處於研發製造中,改進後,燃油效率比現在機型提高約15%,運營成本更低,交付給航空公司更有吸引力,飛機租賃公司選在未來交付是看好未來市場前景。
據預測,隨著航空業的發展步伐加快,由中國航空公司營運的商用飛機數目由2003年的635架,大幅增加至2013年的2080架,複合年增長率為12.6%,內地航空公司對飛機的需求隨之增長,並由此預計內地飛機租賃行業亦隨之起步。航升預計,由2014至2016年底的三年內,中國出租飛機總數將由262架增至1061架,市場需求強勁。
「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公務航空公司正在將業務延伸至中國。
12月19日,利捷公務航空在上海宣布正式啟動其在中國大陸的公務機包機租賃業務,成為第一個在華運營的外國私人航空品牌。
根據介紹,利捷將以目前擁有的兩架豪客800飛機開展私人包機業務。利捷公務航空今年9月拿到了中國民航局的頒發的CCAR-135部運行合格證,並於10月24日開展了在大陸的第一次業務。
利捷公務航空副董事長黃偉麟向記者介紹,目前兩架豪客800飛機分別在深圳和上海,未來的布局將按照客戶的飛行業務需求來決定。在他看來,中國年青一代的企業家有很強烈的出行需求,希望能儘快爭取這部分人群成為其在大陸運營的客戶。
利捷公務航空成立於2012年,由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旗下的NetJets Inc.、北京弘毅近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香港馮氏投資公司合資成立。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飛機租賃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相比目前在華只有兩架飛機的狀況,利捷公務航空在歐美市場有更為完善的服務網絡,其僅在美國就運營超過500架不同機型的公務機,其在歐美的主要客戶為跨國公司的高管人群——一段時間內,他們仍然會是利捷在中國運營後的主要客戶群體。
除了開展飛機包機租賃業務,黃偉麟表示利捷在中國短中期的目標是在中國開展全包式的託管業務,即獲得已有私人飛機的管理權後,提供飛行員派遣、飛機維修、航空餐飲和飛機停存等業務。和包機業務一樣,託管業務也被視為利捷EJM(Executive Jet Management)的一部分。
利捷選擇這一業務方向的原因是中國大陸的公務機市場增長迅速。從2008年到2014年年初,中國國內的公務機從2008年的50餘架增長到了240架左右,但很多公務機的實際飛行時間非常有限,這也為託管業務的開展創造了機會。
飛機租賃行業特點有哪些呢?據悉,雖然我國民航飛機租賃的歷史整整比歐美國家晚了20年,但目前的發展形勢卻如火如荼。透過表面看內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飛機租賃市場特點分析:
特點一:以國際飛機租賃交易為主,國內飛機租賃不發達
目前,租賃飛機已經占到民航機隊總數的一半以上,但我國的飛機租賃市場主要被國外租賃公司所占領,中國僅有少數租賃公司可以嘗試獨立完成飛機租賃業務。這主要因為我國民航的飛機租賃從一開始就走上了國際化道路,我國大部分航空公司的幹線飛機都通過國外的金融機構,尤其是通過國外飛機租賃公司融資引進。因此,如果要了解中國的飛機租賃市場,就不得不提到在國內從事飛機租賃的國外公司,因為他們占據了中國飛機租賃近九成的市場,特別是美國通用電氣金融航空服務公司和國際租賃金融公司這兩家公司。
特點二:以融資租賃為主
我國民航的飛機租賃是以融資租賃交易開始的,在迄今為止的30年租賃歷史中,融資租賃交易占據了飛機租賃交易的大部分。例如,從1980年~2000年底,我國民航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引進了波音747-400、波音777、波音767、波音757、波音737,空中客車 A300、A320、A321、A340等噴氣客機365架,而同期採用經營租賃方式引進飛機117架。融資租賃方式占租賃飛機總數的75.7%,經營租賃為24.3%。近幾年來,融資租賃依然受到國內航空公司的歡迎,比如從2006年~2008年,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EasternAirlinesCorporationLimited,簡稱「東航」)總共融資租賃了62架飛機,占其2008年飛機總架數的近25%。
特點三:租賃方式種類繁多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民航先後從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典等國家,採用美國投資減稅槓桿租賃、日本槓桿租賃、德國槓桿租賃、荷蘭稅務租賃、瑞典槓桿租賃、德法雙沾槓桿租賃、外國銷售公司租賃、貸款融資租賃、售後回租以及經營租賃等方式引進飛機。此外,我國還採用過其他的創新租賃結構。例如,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廣泛採用的出口信貸+槓桿租賃的結構、進出口銀行擔保下的債券化融資(租賃)結構,以及最近幾年的尾款租賃等方式,這些都是國際飛機租賃市場中的創新品種。
特點四:國內飛機租賃業發展迅速
雖然我國從事飛機租賃的歷史有近30年,但是國內的租賃公司卻是很晚才開始嘗試從事飛機租賃交易的。2000年5 月,新疆德隆旗下的兩家租賃公司——新世紀金融租賃公司和新疆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飛機的尾款租賃業務。經過了近10年的發展,國內的租賃公司或通過股權重組,或通過收購等方式快速成長起來,並邁出國門開始收購國外優質租賃公司。
更多飛機租賃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飛機租賃行業市場供需前景預測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