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肥料可以分為磷肥、鉀肥、微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等。在煤炭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下,全球肥料產量縮減。
肥料是農業生產中一種十分常見的生產資料,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常量營養元素不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時,通常會選擇施用含氮、磷、鉀的化肥來補足。肥料一般多是無機化合物,僅尿素是有機化合物。凡只含一種可標明含量的營養元素的化肥稱為單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鉀肥等。凡含有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且可標明其含量的肥料稱為複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全球肥料生產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洲和歐洲等具有原料優勢的國家,其中氮肥主要集中在俄羅斯、中東、中國和中南美洲;磷肥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國、非洲和中東;鉀肥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羅斯、以色列和約旦。業內人士指出,由於糧食生產與消費不均、氣候變化和土地荒漠化、人口增加以及人為破壞和戰亂等因素的影響,世界糧食需求增長仍將帶動肥料消費的增長。
2021年我國肥料產量5446萬噸,較2020年增長50.2萬噸,肥料產量自2016年起連續五年下降後首次出現上升。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地區肥料產量分別為1028.59萬噸、1026.05萬噸、1087.64萬噸、1071.47萬噸、1094.49萬噸
從行業市場成交額來看,成交額總量由2016年的98.03億元下降到2021年的70.51億元。其中,批發市場成交額在2016至2021年一直呈下降趨勢,零售市場成交額在2017至2018年小幅上漲之後下降至2021年的2.37億元。預測2022年我國肥料成交額總量將達53.93億元,其中批發市場成交額為51.71億元,零售市場成交額為2.22億元。
從細分種類的產量占比來看,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鉀肥,其中,氮肥占總產量的比值最高,達到了67.4%;其次是磷肥,占比為19.2%;第三為鉀肥,占比達13.4%,
目前分散的小農戶、小農業還是基本面,占有很大的比重。正視現實,還能夠擁抱未來,這是肥料企業面臨的挑戰。從長遠角度來看,陣痛之後,市場化浪潮中的肥料產業的整合力度將不斷加快,發展更加具有可持續性。
為保障今年「三夏」(夏收、夏種、夏管),的農業生產用肥需要,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會同有關方面安排了300多萬噸的夏管肥臨時儲備。11月起,儲備化肥已按要求開始向市場投放,11月上旬全國尿素價格以穩為主,湖北、湖南、新疆等地報價還出現下降。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密切關注肥料場形勢,會同有關方面靈活運用各種政策措施,繼續做好肥料保供穩價工作。
綜合來看,我國肥料行業已經到了發展的關鍵時期,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預計肥料行業將向高環保方向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肥料種類很多,性質和施用方法差異比較大大。在農業的快速發展下,肥料行業市場需求穩定增長,以下是2022年肥料行業競爭分析。
全球肥料生產集中在亞洲、北美洲以及歐洲,占據了全球化肥生產總量的90%以上,肥料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其中又以東亞、北美、南亞、東歐為主產區域,上述地區為肥料淨流出區域,而拉美、南亞等地為全球肥料淨流入區域。
我國肥料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國內參與者較多,市場競爭充分,行業集中度較低。肥料行業競爭分析指出,雖然近年來我國肥料企業數量增長迅速,但多數企業生產規模偏小,產品品種單一,大型企業數量較少。
在眾多肥料生產企業中,呈現梯隊式發展格局,其中研發技術領先、具有自主生產核心原料、產品質量有保障、市場品牌形象好的企業盈利能力強,處於行業中的第一梯隊;而大部分企業處於行業第二梯隊,主要表現出規模較小、實力偏弱、缺乏核心技術的特點,在研發、工藝、產品、服務等方面與第一梯隊存在較大差距,處於競爭的弱勢梯隊。長期來看,行業內具有核心資源優勢、技術能力可靠和具有規模化生產能力的企業將贏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航天恆豐:北京航天恆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物有機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微生物菌劑、生物有機肥。公司於2014年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國家稅務局、北京市地方稅務局聯合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公司於2017年8月10日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複審,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證書號「GR201711001299」,有效期 3 年。
合緣生物:武漢合緣綠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產品先後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十佳品牌」、「質量信得過品牌」、「重點推廣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用肥」、湖北省「信得過水產養殖投入品」等稱號。產品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廣闊,銷售勢頭良好。肥料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公司市場網絡逐步擴大,目前已建立銷售網點1000多個,產品進入了廣東、湖南、江西、安徽、重慶、陝西、江蘇,等18個省市,形成了以湖北為中心,立足中南,輻射全國的市場銷售態勢。
漢和生物:2019年9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聯在南寧發布2019廣西民營企業製造業100強榜單,南寧漢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74。2021年12月,入選2021年廣西瞪羚企業活力十強企業。
儘管,我國肥料行業增長迅猛,但行業整體呈現大而不強的態勢,除少數龍頭企業外,大多數企業生產規模偏小,研發能力低下、抗風險能力不強。在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下,行業集中度必將大幅度提升。
展望未來,在中小落後企業逐漸退出肥料市場下,肥料產業集中度將得到提高,知名品牌的市場地位將日益突出。
以上就是2022年肥料行業競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中國報告大廳訊】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17年1-7月全國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17年07月全國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為549.1萬噸,同比增長-6.2%,2017年1-7月全國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為3971.4萬噸,同比增長-5.4%。
2017年1-7月全國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具體月份如下:
月份 | 當期值(萬噸) | 累計值(萬噸) | 同比增長(%) | 累計增長(%) |
---|---|---|---|---|
2017年1月 | - | - | - | - |
2017年2月 | - | 1047.9 | - | -7.3 |
2017年3月 | 605.2 | 1681.9 | -7 | -7 |
2017年4月 | 569 | 2198.7 | -6.3 | -7.4 |
2017年5月 | 591.1 | 2818.6 | -3.2 | -6.1 |
2017年6月 | 601.3 | 3475.7 | 1.2 | -4.5 |
2017年7月 | 549.1 | 3971.4 | -6.2 | -5.4 |
2017年1-7月全國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當月值柱狀圖如下:
附表:
2017年3月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為605.2萬噸,累計值為1681.9萬噸,同比增長-7%,累計增長-7%。
2017年4月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為569萬噸,累計值為2198.7萬噸,同比增長-6.3%,累計增長-7.4%。
2017年5月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為591.1萬噸,累計值為2818.6萬噸,同比增長-3.2%,累計增長-6.1%。
2017年6月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為601.3萬噸,累計值為3475.7萬噸,同比增長1.2%,累計增長-4.5%。
2017年7月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為549.1萬噸,累計值為3971.4萬噸,同比增長-6.2%,累計增長-5.4%。
以上就是2017年1-7月全國農用氮、磷、鉀化學肥料產量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以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據報告大廳小編了解2017年1我國肥料進出口量紛紛下降,其中肥料出口量同比減少50.4%。展望2017年,隨著國家氮肥、磷肥等肥料的出口關稅,並適當下調三元複合肥出口關稅,肥料行情有望大幅上漲。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1月中國共出口各種肥料123萬噸(以實物量計,下同)。其中,尿素出口了24萬噸,磷酸二銨出口了15萬噸。
與2016年同期相比,各種肥料(包含肥料級氯化銨和硝酸鉀)出口量同比減少了50.4%;尿素出口量減少了83.2%;磷酸二銨出口量減少了15.0%。
硫酸鉀和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月出口量分別為1736噸和9694噸。硫酸鉀出口量同比增加了91.7%,三元複合肥出口量同比減少了26.3%。硝酸鉀出口量為334.00噸。
進口方面,2017年1月進口各種肥料106萬噸。其中,氯化鉀進口了97萬噸,氮磷鉀三元複合肥進口了7萬噸。同比,氯化鉀進口量減少0.7%;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8.0%。
1. 取消尿素、氯化銨等氮肥出口關稅;
2. 取消重鈣、普鈣等磷肥出口關稅;
3. 取消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氮磷二元肥等複合肥出口關稅;
4. 氮磷鉀三元複合肥出口關稅從30%下調至20%;
5. 氯化鉀、硫酸鉀等鉀肥出口關稅保持不變。
2017-2022年中國肥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2017年隨著國務院取消氮肥、磷肥等肥料的出口關稅,以及三元複合肥出口關稅的下調,肥料行情有望回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關稅並不是影響出口量的唯一要素,因此具體行情走勢還要多方觀望,不可盲目。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中國是肥料消耗大國,中國農產品價格低迷也給肥料市場帶來了一定的壓力,2016-2017年1月我國肥料進出口數據統計詳情如下。
2016年1-12月中國肥料進口數量為832萬噸,同比下降25.5%;2016年1-12月中國肥料進口金額為2,409,263千美元,同比下降38.8%。2016年1-12月中國肥料進口量統計表如下表所示: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出口各種肥料產品2809萬噸,比2015年度減少了21.5%;出口額為66.72億美元,比2015年度減少了39.5%。2015年度中國肥料出口量和出口額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一大肥料出口國。但是2016年度中國出口量大幅下滑,又重回第二的位置。
2016年度,中國出口量超過100萬噸的肥料有5種,分別是尿素887.1萬噸、磷酸二銨679.8萬噸、硫酸銨502.3萬噸、磷酸一銨202.6萬噸和氯化銨120.4萬噸(含12.3萬噸工業用氯化銨)。除了以上5種肥料外,全年出口量超過20萬噸的肥料還有8種,分別是普通過磷酸鈣(含富過磷酸鈣)73.6萬噸、重過磷酸鈣68.3萬噸、氮磷二元複合肥65.2萬噸、毛重小於10公斤包裝規格的肥料36.8萬噸、尿素-硝酸銨溶液36.1萬噸、硝酸銨鈣34.7萬噸、氯化鉀29.4萬噸、硝酸銨28.2萬噸。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1月中國共出口各種肥料123萬噸(以實物量計,下同)。其中,尿素出口了24萬噸,磷酸二銨出口了15萬噸。
與2016年同期相比,各種肥料(包含肥料級氯化銨和硝酸鉀)出口量同比減少了50.4%;尿素出口量減少了83.2%;磷酸二銨出口量減少了15.0%。
硫酸鉀和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月出口量分別為1736噸和9694噸。硫酸鉀出口量同比增加了91.7%,三元複合肥出口量同比減少了26.3%。
進口方面,2017年1月進口各種肥料106萬噸。其中,氯化鉀進口了97萬噸,氮磷鉀三元複合肥進口了7萬噸。同比,氯化鉀進口量減少0.7%;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8.0%。
2016-2017年1月中國進出口肥料數據分析內容就介紹到這裡,更多專業性分析請諮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顆粒肥料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