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伺服器市場規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擴大,成為推動數位化社會發展的關鍵支撐。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豐富,伺服器市場的未來充滿著無限可能,我們可以期待著更多創新和突破的出現。
隨著數位化轉型的加速推進以及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伺服器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擴大。這也反映出了全球範圍內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數字經濟對高性能伺服器的需求日益增長。
近幾年全球伺服器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了10%,並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穩步增長。2023-2028年全球及中國伺服器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全球雲計算伺服器市場中,美國和中國的份額分別是75%和18%,美國相當於中國的4倍。美國雲伺服器需求主力包括: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中國雲伺服器需求主要來自於阿里、騰訊和百度。
用戶對伺服器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要求越來越高,這使得廠商需要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現下,新興技術的發展也給伺服器市場帶來了勢在必行的變革,如雲計算、邊緣計算和虛擬化等趨勢逐漸成為主流,傳統的伺服器廠商需要及時調整戰略以適應市場需求。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用戶市場,擁有龐大的網絡用戶群體和海量的數據流量,對伺服器的需求與日俱增。無論是電子商務、在線遊戲、視頻直播還是金融服務等領域,都需要強大的伺服器基礎設施來支撐運營。因此,國內眾多伺服器製造商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力爭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傳統的伺服器廠商正面臨著來自雲服務提供商和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競爭壓力。在雲計算時代,許多企業傾向於將伺服器的採購轉向雲服務,從而實現資源的靈活調配和成本的優化。此外,隨著邊緣計算和物聯網的崛起,伺服器市場也逐漸湧現出專門針對邊緣設備和物聯網應用的新型伺服器產品。
綜上所述,伺服器市場規模已經達到驚人的水平,並且呈現出持續擴大的趨勢。不論是從全球範圍、市場細分還是未來發展趨勢來看,伺服器作為信息傳輸和存儲的關鍵設備,在數位化時代中具有巨大的潛力和重要性。我們可以預計,隨著技術的進一步創新和應用場景的拓寬,伺服器市場規模將會持續增長,為推動各行業的數字轉型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伺服器是提供一種綜合性的平台,信息企業基本都有好幾台伺服器來存儲重要的資料。伺服器是計算機行業發展的核心,X86伺服器是目前市場占比最高的一種,以下是2022年伺服器行業產業布局。
伺服器是計算機的一種,它比普通計算機運行更快、負載更高、價格更貴。伺服器行業產業布局指出,在歐洲、韓國、日本等地區的市占率不斷提升,業務已經在全球覆蓋了120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浪潮也是百度、阿里、騰訊等大型企業客戶最主要的AI伺服器供應商,並與科大訊飛、今日頭條、滴滴等保持在系統與應用的深入合作。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伺服器出貨量為391.1萬台,同比增長11.7%。從伺服器行業產業布局來看,得益於我國經濟的快速復甦以及對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投資的持續上漲,我國伺服器行業利潤隨之不斷擴張,2021年伺服器行業利潤情況達到29.53億美元,同比增長19.2%。
從產業鏈來看,伺服器行業上游為原材料及設備市場,主要包括晶片、硬碟、內存等硬體設備和軟體產品。伺服器行業下游為應用市場,主要有網際網路、電信、金融、政府、能源和交通等領域。
從政府行業看,隨著我國和諧社會建設逐漸深入,國家加大了對關係國計民生行業的投入力度,地震監測、平安城市、數字環保、公共衛生、文化共享等公共事業領域的伺服器採購需求不斷加強。而隨著全球物聯網、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網際網路企業對於數據存儲、計算等方面需求幾何增長,其對伺服器的需求也將大幅增加。
目前,我國伺服器下游應用主要為網際網路、政府部門、電信、金融、服務等領域。伺服器行業產業布局指出,其中網際網路領域占比最高,達31%,其次為政府部門和電信領域,占比分別為12%和9.7%。
截止2022Q3,全球伺服器市場頭部廠商市占率維持在較高水平,戴爾、浪潮、HPE 位居全球前三;其中,浪潮伺服器的全球優勢不斷擴大,銷售額、出貨量增長達到15.0%、14.0%,全球份額突破10%,是浪潮信息繼2022年Q2以來,連續兩個季度實現全球份額排名第二。國內伺服器市場中,浪潮信息保持國內第一。
展望2022年第四季度,預計三大運營商使用伺服器的份額將會逐漸提升,預計著信息行業的規模將開始放量。除了三大運營商開始大規模的採購外,運營商對於伺服器的布局也將更加仔細,並將推動相關政策的落地。
以上就是2022年伺服器行業產業布局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無論從「硬」的角度還是「軟」的角度而言,Client(Terminal)- - Server 結構都是網絡的根本架構,又稱為C/S結構。(而瀏覽器--伺服器結構也就是Browser--Server結構(B/S結構)無非也是C/S結構的一種,因為相對於http server而言,任何browser都是它的client)。而無論「軟」還是「硬」,無論是作為物理上的伺服器還是伺服器端的軟體(server-u),Server 都始終存在著可靠性、高可用性和可擴充性的要求。那麼伺服器有什麼比較有名的品牌呢?這些品牌的排名又如何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以下是2016年中國伺服器十大品牌排行榜:
1.DELL戴爾
戴爾(Dell),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朗德羅克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由麥可·戴爾於1984年創立。戴爾以生產、設計、銷售家用以及辦公室電腦而聞名,不過它同時也涉足高端電腦市場,生產與銷售伺服器、數據儲存設備、網絡設備等。
戴爾公司於1992年進入《財富》雜誌500家之列,戴爾因此成為其中最年輕的執行長。
2.HPE慧與
2014年10月6日,惠普宣布公司將分拆為兩家獨立的「財富50強」(Fortune 50)上市公司,一家主營PC和印表機業務,另外一家主營企業硬體和服務業務。其中一家名為「惠普企業」(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由惠普領先的企業技術基礎架構業務、軟體業務和服務業務組成。另一家被稱為「惠普公司」(HP Inc),由惠普領先的個人系統業務和列印業務組成。分拆後的新「惠普公司」仍採用當前Logo。此次分拆預計於2015財年底前完成,屆時,惠普股東將同時擁有「惠普企業」和「惠普公司」的股票。
另一方面,在中國市場,HPE與HPI的拆分將在2015年11月正式完成,而HPE與H3C的拆分則計劃在2015年12月完成。隨後HPE、HPI、H3C三家公司將更加專注於各自的領域,同時也會變得更加領先、更加高效、更具競爭力。
3.浪潮inspur
浪潮是中國領先的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已經形成涵蓋IaaS、PaaS、SaaS三個層面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能力,憑藉浪潮高端伺服器、海量存儲、雲作業系統、信息安全技術為客戶打造領先的雲計算基礎架構平台,基於浪潮政務、企業、行業信息化軟體、終端產品和解決方案,全面支撐智慧政府、企業雲、垂直行業雲建設。
浪潮集團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體、浪潮國際三家上市公司,業務涵蓋系統與技術、軟體與服務、半導體三大產業群組,為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IT產品和服務,全方位滿足政府與企業信息化需求。浪潮綜合實力位列2014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百強第10位、中國IT企業前兩位、中國自主品牌軟體廠商第一位,浪潮伺服器銷量全球第五、中國第一,浪潮存儲連續10年蟬聯國有品牌銷量第一,浪潮集團管理軟體連續11年市場占有率第一,浪潮政務雲市場占有率第一。浪潮是全國四家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特一級企業之一,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款關鍵應用主機浪潮K1使中國成為繼美日之後第三個掌握高端伺服器核心技術的國家,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多年來,浪潮始終以超前的技術和獨特的軟硬體綜合實力,在中國IT品牌中獨樹一幟,並在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引領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
浪潮是中國最早的IT品牌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浪潮的前身——山東電子設備廠在開始生產計算機外圍設備和低頻大功率電子管。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就採用了浪潮生產的電晶體作為電子元件。
由此,浪潮開始了40餘年以技術創新為本的IT征程。浪潮歷程一直秉承創新的理念,數次在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以極具前瞻性的技術突破引領中國IT產業的發展。
4.IBM
IBM, 即國際商業機器公司,1911年創立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其業務遍及 1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IBM 公司的全球營業收入達到 1036億美元,在美國共計註冊 4186項專利,成為美國歷史上首家在單一年度專利註冊數量超過 4000項的公司。
在過去的100年裡,世界經濟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日新月異,IBM 始終以超前的技術、出色的管理和獨樹一幟的產品領導著全球信息工業的發展,保證了世界範圍內幾乎所有行業用戶對信息處理的全方位需求。眾所周知,早在1969年,阿波羅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肩負著人類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1981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又成功地飛上了太空。這兩次歷史性的太空飛 行都凝聚著 IBM 無與倫比的智慧。
IBM為計算機產業長期的領導者,在大型/小型機和便攜機(ThinkPad)方面的成就最為矚目。其創立的個人計算機(PC)標準,至今仍被不斷的沿用和發展。
5.ThinkServer
ThinkServer是基於聯想全新價值鏈所打造的產品,共享了聯想的全球研發資源,其中美國羅利研發中心主要承擔創新技術和系統設計的任務,日本橫濱研發中心負責品質管控,中國北京研發中心完成最終的系統驗證和製造工作,強大的創新三角體系使ThinkServer從誕生伊始就以卓越品質、創新技術、易用設計,為客戶打造穩定卓越的使用體驗。
6.華為HUAWEI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 ICT)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ICT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在電信運營商、企業、終端和雲計算等領域構築了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優勢,為運營商客戶、企業客戶和消 費者提供有競爭力的ICT解決方案、 產品和服務, 並致力於使能未來信息社會、 構建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 目 前,華為有17萬多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7.中科曙光SUGON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曙光」)是在中國科學院大力推動下,以國家「863」計劃重大科研成果為基礎組建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研究、開發、生產製造高性能計算機、通用伺服器及存儲產品,並圍繞高端計算機提供軟體開發、系統集成與技術服務。2014年,中科曙光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3019)。
中科曙光是國內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領軍企業,亞洲第一大高性能計算機廠商,2009-2014年連續6年蟬聯中國高性能計算機TOP100排行榜市場份額第一。由曙光公司研發的「星雲」高性能計算機在第35屆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中以每秒系統峰值達三千萬億次(3PFlops)、每秒實測Linpack值達1.271千萬億次的速度,取得了全球第二的成績,成為世界上第三台實測性能超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再次向世界力證了「中國速度」。
8.CISCO思科
思科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今天,網絡作為一個平台成為了商業、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科的網際網路技術正是這些網絡的基礎。
9.華碩ASUS
從一個專業的自有品牌,到營銷全球的國際3C品牌,華碩自始至終都堅持不可妥協的質量與創新。在中文命名以「華人之碩」為期許,而英文命名的靈感則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天馬「PEGASUS」,其象徵著聖潔、完美與純真的形象,代表著華碩永不懈怠、追求卓越的精神。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89年,為全球最大的主板製造商,並躋身全球前三大消費性筆記本電腦品牌。華碩始終對質量與創新全力以赴,不斷為消費者及企業用戶提供嶄新的科技解決方案。2011年獲得全球專業媒體與評鑑機構共3,886個獎項的肯定。2011年,華碩開啟追尋無與倫比的全球任務,將精彩創新的品牌精神提升至更高層次。同年推出市場上叫好又叫座的變形平板,備受國內外專業人士激賞;10月再推超極致輕薄筆記本電腦ZENBOOK,除了將技術傾注於外型與輕薄的表現,更刻畫出智能型筆記本電腦隨開即用、綠色高效的新時代價值。2012年發表結合手機、平板、小筆電跨界功能的PadFone,震撼市場,奠定華碩的精采研發創新實力。現在,更積極布局未來的移動雲端時代,將為世界創造無限可能。在著重創新與質量之餘,華碩亦投注心力於社會公益、教育文化及綠色環保等方面,並在歐、美、日及台灣本地等國際環保標章上領先取得多項肯定與認證,以設計體貼人性、感動人心的3C科技產品為初衷,持續為消費者帶來無與倫比的體驗價值。
10.寶德PowerLeader
寶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IT企業集團,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伺服器提供商之一,下設基於伺服器核心業務的多家子公司:深圳市寶德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深圳中青寶互動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寶德軟體開發有限公司、深圳市寶騰互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寶鼎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寶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寶德科技集團創立於1997年,2002年在香港創業板上市,以研發、生產和銷售INTEL IA架構的Powerleader伺服器和相應的解決方案為主要業務,以網路遊戲、軟體開發及測試、IT周邊產品分銷等為輔助業務,現已成長為國產伺服器前三強、中國雲計算的精銳企業。寶德集團業務全面覆蓋了雲計算各個層級MaaS、PaaS、IaaS、SaaS和CaaS,為政府、網際網路、教育、廣電、安全、金融、電信、稅務、交通、電力、醫療等行業提供尖端的雲計算產品和服務。寶德將堅持不懈的在雲計算領域投入自主研發和商試,五年內使寶德集團發展成為中國第一的雲計算企業,並使中國在新一輪全球計算行業革新中擠身領先地位。
寶德以其創新的商業模式——「亞直銷」的銷售模式、廠商級的「一站式」服務和「按需定製」的生產模式為伺服器產業鏈業務保駕護航,全國28個分公司和辦事處的700多名寶德員工每天在給遍及全國各地的客戶提供創新的量身定製雲產品,以先進的技術與優質的產品改善著各行業的工作。
面向新的雲時代,寶德肩負了更多的使命:為客戶——提供一流的雲產品和雲服務;為員工——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提升員工價值;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回報股東長遠利益;為社會——遵紀守法,積極納稅,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寶德正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發展成為一家發源深圳、紮根中國、放眼世界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在不遠的將來,寶德將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最具創新精神的高科技產業集團,演繹民族企業的夢想與騰飛!
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伺服器品牌排名,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伺服器品牌排名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伺服器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伺服器在網絡中的地位近年隨著網絡普及才浮出了水面,成為IT市場的新寵,無論從利潤空間還是從規模發展上,都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截止2019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達到315億美元,以下是伺服器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伺服器是提供計算服務的核心設備,也是計算機硬體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市場規模來看,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等業務的迅猛發展,對伺服器的需要也快速增長。伺服器行業分析指出,全球大型機市場幾乎被IBM壟斷,我國也不例外。由於大型機的使用機構是對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極高的國防、電力、通信、金融等行業。
根據伺服器市場發展趨勢數據,2016-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的出貨量波動變化,至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的出貨量約320萬台,具體為316.15萬台,較上年同比增加18.36%。從各年各季度產品出貨量看,一季度伺服器的出貨量均有明顯提升。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全球伺服器行業區域競爭格局與當地網際網路經濟發展水平及規模密切相關。從目前伺服器增長驅動因素來看,ISP(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成為主要的驅動力。根據Gartner數據,在全球雲計算伺服器市場中,美國和中國的份額分別是75%和18%,美國相當於中國的4倍。
從伺服器市場供給角度來看,中美企業成為市場主要參與者。通過對2018年第二季度伺服器出貨量統計數據來看,出貨量排在前六名的企業中美各有三家,可謂旗鼓相當。其中戴爾和惠普的出貨量規模及市場份額占比均較高。另外伴隨著中國伺服器企業如浪潮、聯想以及華為等品牌的迅速發展,全球伺服器市場供應商的競爭呈現明顯的中美「二人轉「局面。
目前,伺服器在下游應用如雲計算、人工智慧等行業需求倒逼下開始呈百花齊放的創新態勢,其中定製化的多節點雲伺服器已經成為雲時代伺服器創新的主要形態。隨著大規模數據中心的發展,許多大型的ISP客戶以及網際網路和電信客戶,都提出了根據業務的需求、業務的變化來定製伺服器的要求,這對於伺服器的研發和交付提出了敏捷開發、敏捷製造和敏捷供應交付的新需求,以上便是伺服器市場發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