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日消息稱,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鋼鐵工業發生巨大變化。2018年,我國鋼產量突破9億噸,鋼鐵產量在全球的占比由不足世界鋼產量的千分之一,發展到目前占據世界鋼產量的50%。中鋼協表示,將紮實推進結構優化、智能製造、綠色發展等重點工作。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949年,我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不足當時世界鋼產量的千分之一。2018年,我國鋼產量突破9億噸,占世界鋼產量的50%。鋼材自給率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缺鐵少鋼,發展到目前大部分鋼材品種能夠完全自給。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高祥明表示,一批高端鋼鐵產品已打破國外壟斷:「鋼產量的增長、品種的豐富、質量的提升,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說,鋼鐵工業的發展壯大,為新中國走向繁榮富強奠定了堅實基礎,為人民生活改善創造了重要條件。」
中鋼協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有7家鋼鐵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紮實推進結構優化、智能製造、綠色發展等重點工作,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顧問吳溪淳表示,當前正是產業布局調整的最佳時期:「當前必須十分重視鋼鐵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加快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我國鋼鐵工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打造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有、強大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新時代中國鋼鐵產業。」
2016年我國下游用鋼行業發展趨勢如何?目前中國的經濟正在從注重總量向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主要用鋼行業發展表現出以下特點:大多數行業經過快速發展已經進入平穩增長期;存量調整和轉型升級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國內市場鋼材需求增量有限但總量仍然很大。以下是2016年我國用鋼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機械行業小幅增長,消費類產品前景看好
經過多年高速發展,機械裝備的社會保有量已經很大,更新維護的需求也隨之越來越大。機械行業的市場需求正由增量主導向存量主導轉變,因此市場的穩定性也在逐漸增強。
2015年機械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同比增長9.7%,增速下滑3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增速下降4.5個百分點。機械各子行業中,產量下降的產品包括:1)主要集中在與投資緊密相關的行業,如內燃機、工程機械、載貨車、重型機械、冶金礦山機械、石化裝備、常規發電設備等;2)產能嚴重過剩的普通機械產品,如普通工具機、交流電動機、電焊機、電線電纜及低壓電器、互感器、中小型普通農機等。產量增加的產品包括:與消費、民生、節能減排、產業升級關係密切的部分產品,如農機行業的大馬力拖拉機、大型自走式植保機械、青飼機械、烘乾機械等,收穫後處理設備和農產品初加工設備;儀器儀表行業的工業自動化與控制系統、電工儀表、光學儀器、環保設備及環保儀器、電動叉車,電工電器行業的風力發電機組、大型變壓器、高壓開關板、光纜等。
未來,機械行業發展側重在夯實基礎,發展高端。夯實基礎就是要夯實發展高端裝備的幾個基礎瓶頸環節:包括加工母機、測控系統、關鍵零部件、特種優質材料;要大力提高鑄、鍛焊熱處理等基礎工藝水平。發展高端包括三點:一是主攻高技術產品;二是傳統產品要追求高質量;三是致力於產業結構調整,即重視發展現代製造服務業。
預計2016年我國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5%左右,多數產品尤其是投資相關產品產量仍將下降,鋼材消費繼續減少;行業轉型升級持續進行,鋼材消費結構與要求也將隨之發生變化。
汽車行業發展可期,SUV、MPV引領增長
2015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6273萬輛(不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的955萬輛),每千人汽車保有量118輛。2015年我國乘用車產量2108萬輛,同比增長58%;商用車產量342萬輛,同比下降10%。乘用車中SUV和MPV增幅較大,轎車和交叉型車銷量同比下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占比提高。商用車中貨車與客車銷量均下降,貨車降幅更大。2015年新能源汽車生產34萬輛,銷售約33萬輛,在2014年已經增長3倍的基礎上再增長3倍。政府政策鼓勵支持、產品升級改進、認可度提高是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的主因。
預計2016年我國汽車產銷總體增速在5%左右,乘用車消費仍處於平穩上升階段,商用車繼續負增長,鋼材消費小幅增長,另外汽車輕量化發展對鋼材提出新的要求。
造船行業常態形成,結構調整進行時
2015年,全國造船完工量418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1%;承接新船訂單量312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7.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2304億載重噸,同比下降12.3%。按手持船舶訂單統計,2016年應交付船舶約5000萬載重噸。由於船市繼續低迷,實際交付量可能達不到預期。而且新訂單結構發生變化,散貨船減少,油船、LNG等高附加值船型比重提高。
目前,造船行業正在進行結構調整。在產業集中度方面,
2015年造船完工量前十家企業集中度為53.4%,比2014年提高2.8個百分點;新接訂單量前十家企業集中度為70.6%,比2014年提高15.1個百分點。在轉型升級方面,三大主流船型全面升級換代,17.2萬立方米薄膜型液化天然氣(LNG)船、8.3萬立方米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氣船(VLGC)、18000TEU貨櫃船、8500車位汽車滾裝船、4.5萬噸集滾船、3.7萬噸瀝青船、北極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圓筒型海上生活平台、R550型自升式鑽井平台等高端產品交付使用。2萬箱級貨櫃船、新一代40萬噸超大型礦砂船(VLOC)、超大型原油船(VLCC)、7800車位汽車滾裝船等新船型獲得批量訂單。在智能製造方面,數位化裝備、智能化焊接機器人等新技術在造船上的應用,推進精益造船,進一步提高製造質量和效率,推動信息化和自動化裝備同步協調發展。
家電行業市場飽和,產品升級促增長
目前我國家電普及率、保有量均處於較高水平,但小家電還有增長空間。大家電產品普及率達到較高水平,冰箱、洗衣機、空調保有量3.8億-4億台,已經進入以更新為主的階段。空調、微波爐、製冷壓縮機產量占全球80%,冰箱、洗衣機產量占全球50%以上,小家電產量占全球80%,家電產品出口額占全球出口市場37%。
目前我國家電產品結構向高端化發展,升級型產品比重將上升。電冰箱的發展方向是:大容量、高能效、高性能、多開門。2015年300L以上多門與對開電冰箱比重提升18%;大於250L的無霜冰箱比重是20%,預計2020年將超過40%;2015年能效水平提高30%,2020年將再提高 20%。
洗衣機的發展方向是:大容量、智能化、雙滾筒。2015年主流產品額定容量8kg,2020年10kg;2015年80%以上達到二級,2020年80%以上達到一級。
空調的發展方向是:變頻、輕量化。2015年變頻空調比例超過50%,整機減重10%;能效水平提高10%,2020年再提高20%。
小家電方面,廚房電器、環境舒適電器等創新產品將大量湧現。
房地產行業政策支持,千方百計去庫存
房地產是我國主要鋼材消費領域。近年來房地產行業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逐年下降。2015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979億元,同比增長1.0%,扣除土地購置費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0.9%。二是房地產施工面積增速大幅下降。2014、2015年增速連續大幅下降,2015 年房地產施工面積73569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三是房地產竣工面積近年來首次下降。近年來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竣工面積逐年增加,2015年首次出現下降。2015年,房地產竣工面積10003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9%。四是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2015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為154454萬平方米,較2014年減少約2513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降幅較2014年擴大3.3個百分點。五是土地購置面積大幅下降。2015年土地購置面積為22811萬平方米,較2014年減少1057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7%,其連續大幅下降將對未來鋼材需求產生不利影響。六是去庫存。2015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1853萬平方米,較2014年末增加近9700萬平方米,待售面積逐年增加,存量過高影響新建積極性。房地產去庫存成為我國 2016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之一。
綜上所述,2016年我國主要用鋼行業中傳統重化工業增長將緩慢或下降,與改善民生、環境保護和清潔能源相關的行業將會有較快的發展。更多相關行業信息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鋼鐵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跌跌不休」的鋼價近來略有回升。相關監測數據顯示,經過持續11周下跌之後,7月底到8月初,相關價格指數出現連續三周的小幅反彈。該機構預計,8月份國內鋼價有望企穩回升。
但是,這並未讓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利群感到樂觀。他在8月20日的演講中稱,目前鋼鐵行業還是悲觀的,與之前並無特別大的差異。
對於未來鋼材價格走勢,中鋼協預測,隨著國家穩增長政策措施效果陸續顯現,鋼材需求會有所增加。但受供大於求矛盾制約,後期鋼材價格難以大幅回升,預計將呈窄幅波動走勢。
王利群還透露,當前行業加速兩極分化,「鋼鐵行業盈利前十名的企業還是增長的,虧損前十名的企業是虧損140億元。」當前,推動鋼企整合重組成為政府和行業共識,而這種兩極分化的狀況,或將為重組整合提供條件。
後期鋼價難以大幅回升
數據顯示,從7月20日到8月7日,相關價格指數連續三周上漲,周環比分別上升0.34%、1.46%和2.61%。
而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上周(8月10~14日)國內鋼材價格總體繼續上漲。中鋼協預計,本周(8月17~21日)國內現貨市場價格將繼續走強,其中,建築鋼材、中厚板小幅上漲,冷熱板卷仍將窄幅波動。
「考慮到9月的閱兵,一些經銷商和工地提前備貨,可能是導致8月鋼價小幅上升的原因。」分析師表示。
從供給面看,7月份我國鋼鐵產量全面下降。據統計,7月份我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同比分別下降4.6%、4.8%和1.9%。
分析師認為,「我國鋼鐵產量在2015年7月份到達峰值區間。對於產能過剩的鋼鐵行業來說,供給減少是個利好因素。」
粗鋼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對於下半年鋼鐵市場走勢,相關機構的報告略顯樂觀,認為8月份國內鋼鐵市場將企穩向好。該機構分析的利好因素包括:下半年,高溫多雨氣候減少,建築工程項目陸續開展,帶動建築鋼材需求逐漸好轉,鋼鐵市場供需矛盾將有所緩和;企業銷售量、下游訂單增加,鋼貿企業對後市信心有所恢復,採購意願增強等。
中鋼協的判斷則是,國內市場鋼材供大於求局面未有根本改觀,鋼材價格繼續下行。受供需矛盾制約,後期鋼價難以大幅回升,將呈窄幅波動走勢。
供需矛盾導致加速分化
8月20日,王利群在「2015中國煤焦鋼產業大會」上的演講中也認為,現在鋼鐵生產和經營的形式很嚴峻。他提及,從鋼鐵的利潤來看,今年上半年銷售的利潤率只有0.11%,這是這幾年最低的水平,雖然有15億元左右的利潤,但是鋼鐵主業是虧損的,而且虧損增幅比較大。
編輯注意到,中鋼協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盈利前10名企業合計盈利165.9億元,同比增長113.1%;虧損前10名企業合計虧損139.7億元,同比增長152.3%。王利群的演講也認為,供大於求導致鋼鐵企業加速分化。
例如,在當前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撫順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優化產品結構,上半年盈利能力大增,淨利潤同比增800%。
王利群坦言,鋼鐵未來走出困境最關鍵的路,就是必定得有人退出。他說:「目前確實有一些企業具備了破產的條件,但是大家只有減產和停產,沒有退出的意願,加上地方政府各方面可能會延緩退出的時間,時間越長,付出的成本和代價越高。」
政策層面,鋼鐵行業「十三五」規劃正在制定過程中。對於未來鋼鐵行業政策方向,化解產能過剩、推動兼併重組、促進綠色發展、以及鼓勵企業走出去等在業界多有共識。
特別是企業兼併重組,儘管近來關於相關鋼鐵企業合併重組的傳言不斷,但也多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曾解釋,促進兼併重組的市場環境尚不成熟。他說:「企業兼併重組的原因,一方面是企業難以為繼,希望被其他企業購買,另一方面是大型企業預計未來市場向好,通過兼併來擴大規模。」
當前優勢企業業績向好,落後企業難以為繼走向破產。這種局面或將為推動鋼企的整合重組提供條件。
2016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11.9萬輛和280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5%和13.7%,高於上年同期11.2和9.0個百分點。汽車行業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打響開門紅。下面進行汽車用鋼行業現狀分析。
在受購置稅優惠政策等促進因素影響,月度銷量除2月份以外,其餘月份均明顯高於上年同期,銷量累計增長率呈「直線上升」走勢,總體呈現產銷兩旺發展態勢。全年汽車產銷均超2800萬輛,連續八年蟬聯全球第一,行業經濟效益指標呈明顯增長,對確保宏觀經濟平穩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過對汽車用鋼行業現狀分析,汽車行業近年來的用鋼需求較為穩定,一般在 5500 萬噸左右。 占國內鋼材消費的比例約為 8.1%,占全部鋼材消費的比例約為 7.3%。對於汽車產量我們一般使用中汽協的月度數據進行觀測。汽車的產銷比中樞接近於1,產銷能夠比較迅速傳遞,證明汽車行業的庫存 影響較少。
汽車行業所使用的鋼材以板材和優質鋼(硫、磷含量均≦0.04%) 為主,再配以帶鋼、型材、鋼管等其他鋼材。以製造 1 輛小型家用轎 車為例,需要使用鋼板約 700kg、優質鋼約 400kg、帶鋼約 90kg、型 材約 80kg、鋼管約 40kg,以及其他類別的金屬製品約 10kg。從用鋼 量來看,不同車型的用鋼量差別較大。重型商用車的單車用鋼量較大, 一般在 9-10 噸左右。小微型車的用鋼量相對較低,一般在 1 噸左右。
通過對汽車用鋼行業現狀分析,就近幾年數據來看,受16年汽車產銷數據的明顯增長,16年的汽車用鋼增速相對靠前,且預計17年汽車銷量繼續上升,同比上漲增速降低或為4%,達到2900萬輛的銷量。增速降緩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隨著年齡結構層的變化,30歲左右的主流汽車消費群體逐漸減少;另一方面,購置稅減半政策改為7.5%之前,提前釋放了17年一部分汽車的購買力。
由於房地產熱的帶動,我國鋼鐵業發展現狀國內鋼材價格飛漲,受利益驅使,導致國內鋼鐵生產出現結構性過剩,鋼鐵企業普遍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競爭十分激勵。目前,國內中小型材丶低檔次產品的生存能力處於相對過剩狀態,而高附加智產品的自給率較低,大部分依賴進口,隨著國內市場的不斷開放,國內鋼材面臨進口鋼材的衝擊增大。以上便是汽車用鋼行業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