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說到供暖對於南方人可能並不太清楚,目前我國的供暖主要針對北方城市,當前覆蓋率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並且平均的市場覆蓋率還達不到市場的一半。十四五規劃下,智慧供暖納入了清潔能源產業,供暖範圍和領域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以下是2022年供暖行業市場規模。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居住環境不斷改善。我國的供暖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隨著我國供暖行業的不斷成熟,技術不斷進步。供暖管網的細分品種將進一步拓展,應用範圍及領域也將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
隨著中國城鎮化率快速提高,城市供熱服務滲透率隨之提高,中國城市供熱服務需求日益增長。一方面,中國供熱服務的總面積增加。供暖行業市場分析數據顯示,中國的總供熱服務面積由2017年的83億平方米增加至2021年的104億平方米,複合年增長率為5.9%。預期中國的總供熱服務面積將於2022年增加至11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約為6%。
另一方面,中國供熱服務的管道長度顯著增加,包括一級及二級管道在內的中國供熱服務管道長度由2017年的276300公里增加至2021年的451700公里,複合年增長率為13.1%。預期將於2022年增加至487600公里。
我國目前供暖行業市場主要是針對北方城市。目前我國主要採取的措施是集供熱就是在一個較大的區域內,利用集中熱源,向該區域的工廠及民用建築供應生產、生活和採暖用熱。
我國供熱覆蓋率仍處於較低水平,目前僅在北方各省的主要城鎮建有集中供熱系統,且平均覆蓋率不到50%;南方城鎮和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則基本沒有集中供暖設施,僅能依靠天然氣爐、空調、電爐和蜂窩煤等獨立供熱方式取暖。
「十四五」規劃編制、「一帶一路」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央預算內投資及專項債券爭取等政策機遇,持續謀劃儲備項目。目前,智慧供暖納入清潔能源產業庫20個重點儲備項目,總投資48.82億元。三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
綜上隨著供暖行業的不斷成熟和技術不斷進步,市場發展迅速城市滲透率也有所提高。以上就是供暖行業市場規模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我國冬季供暖需求較迫切的居民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大部分採取在工業生產區域、城市居民集聚區域內建設集中熱源稱的集中供暖方式。下面進行供暖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供暖行業分析表示,隨著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政策在全國的推廣, 近年來各級地方政府加快了拆除高耗能、高污染、低熱效率鍋爐的步伐。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的《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中提到,要加快淘汰小型分散燃煤鍋爐,推行城市集中供熱。
到 2018 年,推廣高效鍋爐 50 萬蒸噸,淘汰落後燃煤鍋爐 40 萬蒸噸,完成 40 萬蒸噸燃煤鍋爐的節能改造。 供熱行業的上遊行業為能源行業,即熱力生產所需的燃料。目前來說,煤和天然氣是熱力生產的主要燃料;城市供熱的下游為居民、工業、商業等終端熱用戶。
目前我國在民用熱力中集中供暖系統應用終端大部分沒有設置計量裝置,或計量機制不健全,制約了採暖效率的提升,造成了能源浪費。隨著技術進步和經營模式創新,預計未來居民採暖的熱力消費將向集約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還將保持較快增長,在全國熱力消費總量中的比重將提高。
我國對集中供熱有著巨大的潛在需求,集中供熱行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供熱行業正處於體制改革、設備更新、技術進步階段,市政公用行業的市場化進程加快,外資、民營等多種經濟成分已進入供熱市場,供熱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
商品化、社會化、市場化是今後城市供熱的主要發展趨勢。分散供熱將被集中供熱取代,單位自供熱將被社會化供熱取代。民營、外資供熱企業作為供熱行業的重要力量,其數量將有所增長,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承擔著一定穩定社會民生的重要責任。
熱效率高、節能環保的熱電聯產機組是城市供熱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大型區域供熱鍋爐將成為集中供熱的重要補充,分散供熱鍋爐將被淘汰。未來城市供熱還將以天然氣為主要能源,其他清潔能源為補充,煤炭將逐步從城市供熱領域退出。以上便是供暖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