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周,有個問題在中國倍受關註:國家電網公司將何去何從?國家電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這家巨型公司壟斷了除南方電網覆蓋五省份之外的、中國其他省區的輸配電市場。有人主張國家電網必須分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其市場壟斷,從而為電力行業的改革創造條件;但包括該公司高管在內的另一批人,則主張應維持其壟斷地位,聲稱這是確保遠距離輸電線路建設,及保證電力供應安全的要徑。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到,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認為,如果此輪電改比較徹底,未來國家電網將不再是上游電企「唯一的買方」和下游用戶「唯一的賣方」,而是「第三方」
幾乎停滯了12年的電力體制改革終於要推出新方案了,這一消息讓業界對於電改再次充滿期待!
有媒體報導稱,10月28日,國家發改委再次組織召開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專家研討會,研究改革思路。這是繼發改委6月密集向各方徵求意見後,開始新一輪徵求意見。之前就有媒體報導,新的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已起草完成,並遞交到國務院。
據了解,新電改方案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負責,最大亮點在於網售分開,提出「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其中,發電計劃、電價、配電側和售電側等環節都有望放開;交易機構獨立和電網規劃加強;僅由國家核准輸配電價;將允許民營資本進入配電和售電領域等。據稱,該方案有望於今年年內獲批。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曉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如果此輪電改比較徹底,未來國家電網將不再是上游發電企業「唯一的買方」和下游用電企業「唯一的賣方」,而將成為一個「第三方」——發揮單一的輸電通道功能,僅收取「通道費」。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任浩寧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一輪電改加強對電網公司監管力度、剝離電網公司非主營業務、避免重複建設才是重點工作,電網公司應將基礎設施建設、電力服務職能發揮到極致,其它環節則交由國營或者民營電力公司運作。
新方案被要求年內推出
早在2002年,國務院以國發[2002]五號文件下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即五號文),該方案為電力體制改革規劃了一條中長期路線,它制定了明確的改革目標與清晰的電力系統市場化改革路徑,提出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四步改革措施,逐步構建起競爭性的電力市場。
2003年,電價改革方案也出來了。但是此後整整12年,除了廠網分開得以實施,各種電力改革的動作和口號層出不窮,包括競價上網、大用戶直購電試點等等,但最終都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很好的推動下去。
此前,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哲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02年以來,電改唯一得以實施的就是廠網分離,其最大阻力可能來自於國家電網,關鍵在於國家電網一家壟斷,一家獨大,作為上游電廠的買方,和作為下游用電大戶的賣方,話語權過於強大,在未來多條特高壓線路相繼建成後,國家電網的壟斷地位會更加鞏固,可能會更加強勢,因此,如果電改不觸碰國家電網的壟斷地位,不改變其「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業屬性,未來的電改就仍不容樂觀。
今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能源革命必須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6月份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就明確提出,要抓緊制定電力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並對發改委提出要求,在今年底拿出新電改方案。
據悉,新一輪電改方案的框架仍然是由2002年國務院頒布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五號文」)構成的,其核心目標是建立市場化定價的電價體系,核心是從體制上實現「網售分開」,讓市場化的購售電公司去經營;放開的用戶可以從市場化的購售電公司購電,有能力的大用戶可以直接跟發電企業購電。
新方案將利好多個市場主體
對於新一輪電改方案,有分析人士認為,大用戶直購電試點有利於區域電網公司與低成本電力企業;電改輸配端投資增加與引入民間資本有利於輸配電設備企業,與電網關係緊密的輸配電企業還有可能參與到輸配網建設中去,因此,電力行業上下游的多個市場主體將從電改新方案中獲益。
王曉坤分析稱,新一輪電改首先獲益的是發電企業,特別是對於那些資源配置優化、生產效率高的發電企業將獲得更多的上網電量。
國金證券研究也認為,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推進,電價將最終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係,必然導致上網電價「同網同質同價」,水電作為最具競爭力的清潔能源,在電價市場化的過程中將明顯受益。目前,我國水電上網平均電價為0.301元/千瓦時,是各能源發電電價水平最低的,較燃煤電廠平均上網電價低0.1元/千瓦時。隨著改革力度的加大,電力市場化推進,水電競價上網優勢明顯,電價水平提升空間巨大。
任浩寧分析稱,一方面,電改對電力行業而言是利好消息,市場化定價、煤電聯動、輸配分離等基本原則將被貫徹落實,電力行業整體運行效率必然大幅提升;但另一方面,電改對某些上市公司而言,卻並沒有實實在在的利好,如今被熱炒的電改龍頭股僅僅涉及概念炒作,這只是遊資慣用的伎倆。
任浩寧認為,如果電改真的將市場化進行到底,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秩序能夠確立,則民企在電力行業的影響力、競爭力必然逐漸得到體現,電力投資、電站運營、輸配電等各個環節未來將有更多民企的身影出現。
此外,國金證券分析,隨著未來輸配分開和配售分開,發電公司、配電公司和大用戶將真正介入輸電網絡,使電網作為電力商品的載體,進入商業化運營;同時,為了理清「輸配電價」,電網公司大量的輔業資產將被剝離,電網旗下的小電網公司將處在主輔分離、輸配改革的過程中,區域性小電網上市公司可能更有優勢獲得一些優質資產。
電改未必要拆分國家電網
任浩寧分析稱,電改難以推動的原因:第一,電改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國家部委職能調整、國企央企兼併重組、地方政府利益調整,利益相關者太多、太複雜、推進起來較難;第二,電力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從改革開放至今為GDP高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若強力改革不善可能動搖經濟根基;第三,電改屬於深化改革中的重要環節,具有很強的攻堅性,在各產業問題集中暴發之時才會有效推進,而如今正是最佳時機。
長江證券研究稱,2002年至今的「半程改革」提升了發電行業的效率,更在我國應對2003年、2004年電荒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必須承認的是,電網壟斷格局所導致的行政電價體系給電力系統帶來體制性缺陷,包括發電成本向電價傳導不順暢,電廠盈利大幅波動;發電企業效率差異未真正體現;電網可能截留部分社會利益等。
長江證券認為,為了解決上述缺陷,新一輪電改勢在必行。而當前用電需求增速趨緩的經濟背景及新領導班子上台的政治大環境,為再次電改提供了較好的窗口期。
陳哲認為,此前電改得最大阻力可能來自於國家電網,如果把國家電網拆分為幾個公司,形成相應的競爭機制;或者直接劃歸為社會公共服務事業,取消其企業屬性,電價問題,新能源發電上網、併網難等問題或將迎刃而解。
但任浩寧認為,電改並不意味著拆分國家電網,拆分也不意味著就能提升行業效率,加強對國家電網監管力度、剝離國家電網非主營業務、避免重複建設才是重點工作,國家電網應將基礎設施建設、電力服務職能發揮到極致,其它環節交由其他國有或者民營電力公司運作即可。
相關電網行業市場信息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電網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國家電網公司作為關係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以建設和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可持續的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以下為國家電網發展現狀。
實現了基於特高壓直流工程的仿真建模和應用,完善了電磁機電暫態混合仿真並實現了多回直流換相失敗對特高壓聯絡線影響的模擬;推進了在線穩定分析與決策體系建設,完成了國分省三級調控中心的功能部署;研發了大電網時空綜合戰略研究報告模型,在「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構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電網戰略研究報告與運行重大專項在大電網故障擾動衝擊影響機理、低頻振盪擾動源定位、在線穩定分析實用化等方面取得標誌性成果,全面鞏固和提升了對特高壓交直流電網戰略研究報告、運行的技術支撐能力。 該技術領域整體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但在大規模交直流電網精細化仿真、大電網分析控制支撐技術等方面還不能完全滿足電網發展需要。
通過對國家電網發展現狀分析,公司在智能電網各領域的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組織研製了柔性直流核心組件、智能高壓設備等200多項關鍵裝備;建成了風光儲輸示範工程等32類305項智能電網工程,示範工程在世界上總體規模、水平、速度最快、種類最全;參與編制了9項智能電網國際標準,顯著提升了在智能電網領域的國際地位,實現了從「跟隨者」向「引領者」的轉變。「國家電網智能電網創新工程」項目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為響應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形成煤、油、氣、核和清潔能源多輪驅動、清潔能源優先發展的能源供應體系,亟需研究突破多環節、多要素協同互動的智能電網技術。同時應用「網際網路+」戰略思想,深化智能電網全局性技術研究,突破大規模供需互動的技術瓶頸,創新商業模式,充分挖掘需求側主動調節的潛力,支撐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全面構建安全、高效、清潔的現代能源保障體系。
此外,在公司一體化信息平台及專業應用實現基礎上,探索了大數據平台基礎體系架構與應用規範;掌握了批量計算、流計算、內存計算等先進計算技術;在實時數據採集、資料庫實時複製、分布式ETL等數據整合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運用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資料庫技術,提升了數據存儲橫向擴展能力;在數據檢索、分析挖掘技術上取得突破,提升了大數據專業化分析能力。該技術領域整體處於國內先進水平,但同國際領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在基於大規模集群的計算架構、混合計算體系、數據質量治理、深入分析挖掘、數據業務應用建設等方面有待深化研究。
而在今年6月21日,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正式完成了與希臘獨立輸電網運營公司ADMIE公司的股權交割。根據國網公司與希臘公共電力公司(Public Power Corp,PPC)去年12月在雅典簽署的協議,前者以3.2億歐元購買PPC下屬ADMIE公司24%的股權。以上便是國家電網發展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