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全球對水資源緊缺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政府和企業在解決水資源問題上愈發重視環境和可持續性因素。海水淡化技術相比傳統的淡水捕撈或地下水開採等方式更加環保,具有減少對地下水資源壓力、保護生態環境等優勢,因此得到了廣泛推崇。
近年來,海水淡化技術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突破。新型膜材料的出現,如反滲透膜、離子交換膜等,使得海水淡化更加高效和可行。此外,能源消耗也得到了顯著降低,藉助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大大減少了海水淡化的運行成本。這樣的技術進步和成本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企業進入海水淡化市場,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
2023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已達到2000億美元,這一規模令人印象深刻且持續增長,反映了對海水淡化技術的日益廣泛應用和強烈需求。2023-2028年全球及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4個,工程規模64850噸/日,分布在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主要用於沿海城市鋼鐵、電力、冶金等工業用水以及海島地區生活用水。其中江蘇新建海水淡化工程規模占比僅為0.02%,絕大部分新建工程仍然分布在現有總規模排名前三的領先省份。
氣候變化導致全球水資源供應不穩定,許多地區越來越依賴于海水淡化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同時,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特別是在一些人口稀缺的地區,海水淡化成為解決飲用水和農業灌溉等方面的可行選擇。這種需求的增加,促使海水淡化市場規模繼續擴大。
海水淡化技術在許多地區成為解決供水困難的有效手段,特別是在一些水資源稀缺、乾旱或沙漠化嚴重的地區。中東地區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阿聯等國家,在經濟發展和人口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急需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海水淡化一直被視為可行的解決方案,因此這些地區對海水淡化設備的需求巨大。
除了中東地區外,印度、中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也加大了海水淡化項目的建設力度。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了海水淡化技術的潛力,並將其作為解決淡水供應問題的可行方式。
總而言之,隨著全球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加劇,海水淡化市場正在迅速發展。政府和國際組織的支持、技術進步和降低成本、全球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的推動,都為海水淡化市場的規模提供了巨大的增長潛力。未來幾年,海水淡化市場有望繼續蓬勃發展,並為解決全球水資源短缺問題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近幾年一直在發展海水淡化技術,現在全國有海水淡化工程135個,以下是2022年海水淡化行業產業布局。
海水淡化行業產業布局指出,國內海水淡化技術從最早的引進關鍵設備、集成共性技術和建設示範工程,發展到可以突破多項決定海水淡化能耗的關鍵技術、材料和裝備,工程建設投資和造水成本也基本與國際水平持平。
隨著國內人均消費水平提高,能源需求持續增長,我國海水淡化規模自2012年起持續增長,截止2021年已達165.11萬噸/日,同比2020年增長4.9%。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到2025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90萬噸/日以上,目前國內海水淡化工程仍有135萬噸/日的發展空間。
就海水淡化工程結構而言,隨著國內海水淡化技術持續發展,千噸級及以上和萬噸級及以上占比持續提高。海水淡化行業產業布局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我國海水淡化工程中千噸級及以上和萬噸級及以上占比達66.67%,對比2015年的55.37%有所提升,其中萬噸級及以上達到40個,規模為145.24萬噸/日,千噸級及以上達50個,規模為18.89萬噸/日。
我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在沿海9個省市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島。在北部地區,市政供水用海水淡化工程主要在天津和青島,占比較低;工業用海水淡化工程所占比例較高,集中在遼寧、天津、河北、山東的電力、鋼鐵、石化等高耗水行業。
在東部地區,海島市政供水用海水淡化工程所占比例較高,主要集中在浙江嵊泗、岱山、普陀等海島地區,工業用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浙江的石化、電力等高耗水行業。
在南部地區,工業用海水淡化工程集中在廣東的鋼鐵、電力等高耗水行業。海水淡化行業產業布局指出,市政供水用海水淡化工程則主要在福建、海南的海島地區。
根據自然資源部最新發布的《全國海水利用報告》,截至2021年底,全國海水淡化工程主要分布在沿海9個省市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島。按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排序,市場份額占比最高的為浙江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41.39萬噸/日,占全國比重達25%;其次是山東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37.14萬噸/日,占全國比重22%;排名第三的是河北省,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31.57萬噸/日,占全國比重19%。
目前,我國海水淡化雖基本具備了產業化發展條件,但研究水平及創新能力、裝備的開發製造能力、系統設計和集成等方面與國外仍有較大的差距。當務之急是儘快形成我國海水淡化設備市場的完整產業鏈條。
綜合來看,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對於我國水處理行業至關重要,我國將繼續增強自主建設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能力。
以上就是2022年海水淡化行業產業布局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