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交通報告 >> 航天航空 >> 2025年航天航空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商業衛星方興未艾 商業航天產業將快速成長

  我國航天產業在多個領域已經步入了商業化進程。中國航天領域在商業航天方面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未來十年,我國預計將發射約100顆衛星。

  《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提出未來五年,中國將加快航天強國建設步伐,持續提升航天工業基礎能力,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前沿技術研究,繼續實施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等重大工程。

《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2016年以來,商業航天的推進力度空前。對中國而言,政府一直堅持航天要融入國民經濟,在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在發力。

  顯然,商業衛星在中國方興未艾,整個商業航天更將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健全完善航天多元化投入體系是中國商業航天的政策方向。吳艷華指出,在《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闡述了中國對商業航天的有關政策,「對私營資本和社會資本、多元資本包括境外資本,都是持支持鼓勵的態度。」

  其中,「關於商業火箭,現在至少有不少於3家企業從事商業火箭的研究和推進工作,國有股份都是多元化的,尤其還有民營企業。」吳艷華說。

  關於衛星研製、設計、攻關,以及關鍵材料、單機,「我們也是鼓勵的,特別是衛星應用推廣,目前我國已經有170顆衛星在軌,要把這些衛星用好。」吳艷華表示,對各方關注的商業發射場、商業測控等領域問題,中國航天局都在深化論證,也是持開放支持的態度。他認為,這也是國際發展的趨勢。

商業衛星方興未艾 商業航天產業將快速成長

  事實上,《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有關「商業」的關鍵詞也不在少數。如:衛星通信廣播系統,面向行業及市場應用,以商業模式為主;探索發展商業航天測控系統等。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白皮書還提出:「進一步完善准入和退出機制,建立航天投資項目清單管理制度,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以及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完善政府購買航天產品與服務機制。」

  記者注意到,白皮書中提到的「吉林一號」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成功發射並投入商業運營,即是中國商業航天的一個例子。

  「吉林一號」由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並運營。此星去年10月成功升空,是我國首顆自主研發的商用衛星。

  長光衛星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棟在今年珠海航展上告訴記者,公司與航天科工火箭公司簽訂發射合同,預計明年初就再發射一顆衛星。另外,公司還和航天科技集團簽訂了上億元的衛星發射大單,這些都屬於商業航空產業的訂單。公司遠景計劃將實現138顆衛星在軌運行,即「吉林一號」星座由138顆衛星組網,未來還有很多衛星要發射。

  據美國航天基金會發布的《2015年航天報告》統計,目前全球航天經濟總量約3300億美元,商業航天產業占比高達76%,市場規模巨大。

  「中國商業航天之路才剛剛開始,整個產業鏈上的商業化也才剛剛開始,有些產業環節的商業化甚至還沒有啟動。」王棟向記者表示,在商業航天頂層「供給側改革」的不斷助力之下,預計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將快速成長。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航空航天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伴隨國家政策壁壘逐步破除及商業模式逐步清晰,民營衛星發射數量有望持續增長。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有望貢獻中國航天產業新增長點,長期看好衛星發射與應用領域。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航天航空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航天航空熱門推薦

航天航空相關排行

航天航空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航天航空精選報告、航天航空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航天航空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航天航空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