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和審美觀念的更新換代,市場需求也出現了較大變化。如今,新興的設計師逐漸融入紅木材質,將其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推出更具個性與時尚感的紅木家具產品。這種多元化的設計理念和風格轉變,使得紅木家具市場的消費人群更加廣泛,在不同層次的消費市場中都能找到適合的產品。
近年來紅木家具市場持續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已成為中國家具行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細分領域之一。紅木家具是指以紅木材料製作的家居家具,其獨特的質感與豪華的氛圍深受消費者喜愛。紅木家具市場規模已逐漸擴大,並呈現出多元化、高端化的發展趨勢。
傳統紅木家具由於其獨特的材質和工藝,往往被認為是高端奢華的象徵,以古代宮廷家具為代表的明清式樣備受推崇。然而,隨著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和審美觀念的更新換代,市場需求也出現了較大變化。2023-2028年中國紅木家具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根據2015-2018年紅木家具規模,可以測算出中國紅木家具的複合增長率為5.9%,由此預計至2025年,中國紅木家具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700億左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家居環境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品質和風格。紅木家具以其高雅、典雅的外觀和精湛的做工,能夠為家居環境增添氣質和品味。不論是高端消費群體還是普通家庭,都願意投入比較大的資金購買紅木家具,以打造獨特的家居風格。
紅木材質堅硬、色澤艷麗,經過精心的雕刻和打磨,賦予了每一件紅木家具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同時,紅木家具傳承了中華老字號的工藝技藝和雕刻技術,體現了中式家居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些特點使得紅木家具在國內外市場上廣受歡迎,在家居裝飾和收藏領域具有著重要地位。
紅木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一直是政府重視的問題,相關政策的出台使得紅木家具行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機遇。政府加強了對於紅木材料的採伐和管理,同時也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設計研發,推動紅木家具產業的轉型升級。
總之,紅木家具市場規模已經逐漸擴大,並呈現出多元化、高端化的趨勢。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紅木家具產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應共同合作,加強紅木家具產業的創新與推廣,為中國家具行業崛起作出積極貢獻。
在中國紅木家具市場中,由越南進口的木材原料製成的家具,市場占有率不足3%。目前,市場上可見的紅木家具,其材料原產地其實大部分都是非洲及亞馬遜流域。以下是紅木家具價格走勢現狀分析。製作紅木家具的原材料本身就屬於稀缺資源,有些幾近絕跡。隨著收藏群體的擴大、需求的不斷增加,紅木的價格隨之水漲船高。此次國家的新《公約》對部分紅木材料進行的「限購」,意味著進入市場的原材料將進一步減少,直接可能景程紅木價格的繼續攀升。
紅木家具價格走勢分析,傳統紅木家具平均每年增值幅度超過10%,一般過六七年就可以翻倍。中國紅木家具市場發展規劃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仿古紅木家具的款式在傳統的100多種基礎上發揚光大至900餘種,隨便一家不起眼的木材店內,隨便一塊厚1cm、長200cm、寬60cm的酸枝板材就要賣到6萬多元。商家們普遍認為,老料、大料越來越少、越來越難收是造成高檔紅木家具抗跌的主要原因。
所謂紅木主要包括五屬八類,分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力木屬;八類則是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木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和雞翅木類。其中以海南黃花梨為最上等的材料,十分稀少。部分市民在選購家具時容易過分迷信紅木,只看重材料的稀缺性而忽視製作工藝,認為只要是紅木製作的家具就都有收藏價值,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玉不琢,不成器」。紅木家具也是一樣,精品紅木家具講究「形、材、藝」,工藝和造型決定著紅木家具的收藏價值,市場上同樣原料家具價格可能相差百倍。精品紅木家具製作講究「一木一器,一人一器」。採用雕刻、榫卯、鑲嵌、曲線等傳統工藝,不用任何鐵釘和膠粘劑,從而製作出精品的紅木家具。
名鼎檀紅木專家:「十檀九空」原意指大凡紫檀木材基本都是空心的,出材率極低。與此相對應的是稍微大一點的紫檀家具的價格就會出奇地高。
然而這句話未必正確。在紫檀使用的歷史上,確實存在用的紫檀多數是空心的時期,這些紫檀幾乎都是被稱為「牛毛紋紫檀」的品種,清代宮中的紫檀家具大多數是這種製作的。
但即使是牛毛紋紫檀,也有許多不空的例子。故宮博物院有不少大的桌案,用料厚而長,有的案長在3米以上,這樣的家具所用的材料不可能是空心的,上海博物館(博物館裝修效果圖)(博物館裝修效果圖)中陳列的紫檀家具有許多大件也如此。
紫檀據說有十多個品種,在中國能見到的有三四種。幾年前,當代首批從海外進口的大量紫檀幾乎沒有空心,樹幹都是直的,與「十檀九空」的評價相去甚遠,故宮博物院專家經過反覆比較,終於確認這種紫檀和明代宮中留下的幾件紫檀家具的材料屬於同一種木材。
收藏家具如何變現業內人士透露,購買紅木家具並希望在一定時期內達到投資的目的並不現實。目前由於黃花梨大材價格不菲,僅木材交易就可得到豐厚的收益,導致很少有人再將真正的黃花梨大材做成家具出售。
市場上宣稱老材新作的「黃花梨」家具多為其他木料製成。而且二者很難區分,而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單純區分越南黃花梨和海南黃花梨本身就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除了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精準的眼光之外,還需要很強的投資實力和變現能力。
既然投資,就得考慮如何出手變現的問題。記者走訪中發現,有的商家明確表示,「賣出去的家具我們不再回購」。也有商家願意代賣,即消費者將紅木家具放置店中,商家按照商定的價位向外出售,但需要收取部分佣金。如果消費者有這種需求可以考慮回購,但不會為增值部分買單,只會以原價回購,或者在原價基礎上加少量的錢。
只有少數的商家表示,如果是自家的紅木產品,可以考慮以產品的市價與消費者溝通,以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回收。有商家建議,消費者可以通過賣場組織的一些拍賣活動,自己將其處理掉。
近兩年來,紅木價格暴跌,自《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實施後,又迎來暴漲。就連此前不受重視的非洲花梨漲幅也達到100%。不過,原料價格暴漲並未傳導至家具市場,反而是紅木家具市場行情和原材料價格倒掛加劇,整個行業淒悽慘慘。
紅木原料半年內均價暴漲約五成
說起最近半年的紅木市場,廈門連年紅負責人彭建楚連連感嘆。「現在,絕大多數紅木木材被納入公約,產地被禁止出口,原材料秒變稀缺貨,漲勢凶得嚇人。」
彭建楚所提到的公約,就是最近執行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公約除了以前紫檀屬的檀香紫檀外,還包含了花梨木類的刺蝟紫檀,以及整個黃檀屬下的16種紅木。這意味著,紅木行業目前使用的絕大多數木材都被納入了管制範圍,比如紫檀、黃花梨、紅酸枝、緬甸花梨等等。「半年內均價暴漲約五成,緬甸花梨小料漲幅達65%,之前不受重視的非洲花梨原材料漲幅達到100%。」做了十多年紅木家具的陳老闆說,現在他滿腦子都是紅木漲價的數字,比如寮國大紅酸枝從每噸16萬元上漲至24萬元,漲幅達50%;緬甸花梨每噸從1.5萬元上漲至2.5萬元,漲幅達66.7%。
據2016-2021年中國紅木家具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了解,紅木家具市場行情在經歷了2013年年中的一波猛烈上漲後,一度陷入低迷,產品滯銷、價格暴跌。2016年下半年,由於公約開始執行,紅木價格進入飆漲通道。
紅木家具市場萎縮商家不敢提價
事實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並非第一次對紅木市場產生影響,早在2013年的時候,這一紙禁令就曾掀起紅木家具漲勢兇猛、紅紅火火的搶購風潮。
但這次不同。陳老闆說,今年紅木家具行情很詭異——公約針對紅木原材料範圍更廣、措施更嚴的禁令,雖然點燃了國內紅木材料價格暴漲的導火索,卻沒有引爆紅木家具市場,紅木家具成品與木材已出現價格倒掛現象。「目前,市場上很多紅木家具都是以前期的價格在銷售,紅木家具與材料價格倒掛的現象非常嚴重。」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主席鄧雪松直言,一方面,紅木家具市場整體偏冷,銷售不暢存貨增加;另一方面,材料漲價,生產運營成本會陡然提高。雙重壓力下,商家去庫存壓力不小,不少紅木家具受制於價格競爭處於錯殺與超跌的處境。
彭建楚證實了這種分析,紅木家具市場萎縮得很厲害,銷售業績提不起來,原材料瘋狂漲價,可家具卻不敢有些許提價動作,感覺整個行業的規模在縮小。
紅木商家有人喊撤有人趁勢囤貨
中國紅木委秘書長車暢認為,時下處於行業調整期的紅木家具市場,仍處於去庫存階段,在家具與原料已形成價格倒掛的情況下,不可避免會引發行業深度洗牌。
這種洗牌,在廈門市場已經表現明顯。一位紅木家具商透露,今年以來,仙遊一批工廠縮減規模,甚至有人直接退出紅木行業。「我們目前在島內還有一個店,不過估計到下半年也要收縮了,以後專門做工廠店和定製,門店負擔太重了。」
導報記者在原本頗為紅火的穆厝紅木家具一條街看到,現在這裡只剩下零星店鋪在營業,原本不少小貨車排隊等活的出入口,變得冷冷清清;而在加州建材城內,幾家紅木家具店也是門可羅雀,一整個下午都沒有客戶進出。
在紅木家具市場行情不景氣的當下,雖然也有人撤離市場,不過同時也有人看到商機。紅木家具商蔡先生現在就在趁機囤貨。在他看來,這一輪的紅木價格上漲緣於源頭釜底抽薪式的斷流,紅木材料可用資源的日益匱乏已是嚴峻的事實,「因此長線來看,納入貿易管制的木材不可能會跌,未來升值空間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