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化學纖維具有較好的柔軟度、耐磨性和易加工性,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其性能和外觀,因此在紡織、服裝、家居用品、工業材料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生產規模持續擴大:全球範圍內,化學纖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各種類型的人造纖維產品得到了廣泛應用。《2023-2028年中國化學纖維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是主要的化學纖維生產國家,它們的產能和產量保持著穩步增長。
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化學纖維行業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上進行了持續的技術創新,推動產品品質不斷提升,包括纖維的強度、柔軟度、透氣性等性能的改進,滿足了消費者對纖維品質的不斷提高的需求。
多元化應用領域:化學纖維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不僅在傳統紡織、服裝、家居等領域有廣泛應用,還在汽車、建築、醫療保健、體育用品等領域有了更多的應用。
國際合作與市場拓展:化學纖維行業在國際間開展合作交流,推動產品技術和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同時利用全球化的資源和市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可持續發展與環保:隨著人們對環境友好型材料需求的增加,化學纖維行業將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推動生產過程的綠色化和循環利用,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功能性纖維產品:化學纖維行業將不斷推出具有特殊功能的纖維產品,化學纖維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指出,如抗菌纖維、防曬纖維、調濕纖維等,以滿足消費者對衣著舒適性和健康功能的需求。
智能化製造:引入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和智能製造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加強數位化管理和企業智能化發展。
生物基化學纖維:生物基化學纖維將成為發展的熱點,例如生物降解纖維、生物基合成纖維等,以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降低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智能穿戴和新型應用:隨著智能穿戴市場的興起,化學纖維行業將不斷開發出適用於智能穿戴領域的新型纖維材料,如柔性電子材料、傳感器纖維等。
定製化和個性化產品: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定製產品的需求,化學纖維行業將加大對定製化生產技術和工藝的研發力度。
總的來說,化學纖維行業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可持續發展、功能性產品、智能化製造、生物基化學纖維、智能穿戴、定製化和個性化產品等方面。這些趨勢反映了行業在技術創新、環保可持續發展和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方面的努力和方向。
通過對化學纖維行業分析了解到,在全球化纖業持續深度調整、面臨新的重要轉折點的關鍵時期,我國化纖業發展也進入新常態,已經進入供求關係再平衡期、存量產能優化調整期和高品質增量適度發展期的「三期疊加階段」。
碳纖維是由有機纖維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纖維下游應用領域廣闊,需求持續增長,國內進口替代迫切。碳纖維因其優異的性能被譽為「黑色黃金」。碳纖維複合材料被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風電葉片、體育休閒等領域。
2015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為7.4萬噸,碳纖維複合材料市場規模達290億美元,預計2020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將達13萬噸。國內市場2015年碳纖維需求量為1.7萬噸,其中80%以上依賴進口,預計2020年國內需求量將達到2.9萬噸,進口替代需求迫切。
汽車輕量化需求為碳纖維發展提供新機遇。隨著各國對汽車油耗和尾氣排放政策要求不斷收緊,同時近年爆發式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里程焦慮」痛點無法有效解決,輕量化設計將發揮重要作用。碳纖維由於其性能優異且輕質的特點,被譽為「輕量化之王」。裝備碳纖維復材車身的寶馬i3成功商業化開啟了碳纖維汽車輕量化應用大門,各大汽車企業紛紛與碳纖維巨頭合作,布局碳纖維輕量化業務。2015年全球碳纖維汽車市場需求量約8700噸,預計未來五年年均增速21%,到2020年需求量將超過2萬噸,將成為增長最快和需求最大的領域之一。
國產碳纖維技術不斷突破,高性能碳纖維量產為高端應用提供基礎。近年來,國內逐漸掌握更為先進的干噴濕紡原絲製備方法,T700級碳纖維實現穩定量產,T800級碳纖維突破技術封鎖。高性能碳纖維的自主化生產為我國碳纖維應用由低端體育休閒向高端工業市場轉變提供了基礎。國內企業重心由原先專注碳纖維生產逐漸向高附加值下游複合材料開發應用傾斜。
政策持續引導,資本不斷注入,國內碳纖維行業迎拐點,未來發展可期。2016全球與中國市場碳纖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國家政策持續加碼引導碳纖維行業健康良性發展,工信部《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加快發展高性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重點突破高強碳纖維低成本、連續穩定、規模化生產技術,加快高強中模、高強高模級碳纖維產業化突破。同時專項扶持基金逐漸完備。
康得新、和邦生物、海源機械、精功科技等上市公司或其股東集團資本不斷注入,布局碳纖維產業鏈。依託上市公司和股東集團大平台,有利於整合資源技術優勢,提供資金保障,加快國內碳纖維行業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訊】據中國報告大廳對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4年1-7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為6.2%
2024年1-7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分月數據
時間 | 累計增長(%) |
---|---|
2024年2月 | 8 |
2024年3月 | 6.6 |
2024年4月 | 4.6 |
2024年5月 | 4.7 |
2024年6月 | 6.4 |
2024年7月 | 6.2 |
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統計(%)
附表:
2024年1-2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為8%
2024年1-3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為6.6%
2024年1-4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為4.6%
2024年1-5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為4.7%
2024年1-6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為6.4%
2024年1-7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為6.2%
以上就是2024年1-7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中國報告大廳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4年1-6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4年6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676.78萬噸,同比增長3%,2024年1-6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3884.61萬噸,累計增長13.2%。
2024年1-6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分月數據
時間 | 當期值(萬噸) | 累計值(萬噸) | 同比增長(%) | 累計增長(%) |
---|---|---|---|---|
2024年2月 | 0 | 1167.75 | 0 | 27.7 |
2024年3月 | 692.2 | 1854.2 | 7 | 20.1 |
2024年4月 | 660.9 | 2513.7 | 10.6 | 17.6 |
2024年5月 | 673.5 | 3202.8 | 8.1 | 15.4 |
2024年6月 | 676.78 | 3884.61 | 3 | 13.2 |
化學纖維產量月度數據
附表:
2024年1-02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累計值為1167.75萬噸,累計增長27.7%。
2024年3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692.2萬噸,累計值為1854.2萬噸,同比增長7%,累計增長20.1%。
2024年4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660.9萬噸,累計值為2513.7萬噸,同比增長10.6%,累計增長17.6%。
2024年5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673.5萬噸,累計值為3202.8萬噸,同比增長8.1%,累計增長15.4%。
2024年6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為676.78萬噸,累計值為3884.61萬噸,同比增長3%,累計增長13.2%。
以上就是2024年1-6月全國化學纖維產量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中國報告大廳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4年1-6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4年6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59.5億元,同比增長17%,2024年1-6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為345.2億元,累計增長14%。
2024年1-6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分月數據
時間 | 當期值(億元) | 累計值(億元) | 同比增長(%) | 累計增長(%) |
---|---|---|---|---|
2024年2月 | 0 | 97.9 | 0 | 1.2 |
2024年3月 | 69.4 | 168 | 30.9 | 13.3 |
2024年4月 | 59.7 | 226.7 | 19.8 | 14.8 |
2024年5月 | 58.7 | 285 | 14.9 | 14.6 |
2024年6月 | 59.5 | 345.2 | 17 | 14 |
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月度數據
附表:
2024年1-02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累計值為97.9億元,累計增長1.2%。
2024年3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為69.4億元,累計值為168億元,同比增長30.9%,累計增長13.3%。
2024年4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為59.7億元,累計值為226.7億元,同比增長19.8%,累計增長14.8%。
2024年5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為58.7億元,累計值為285億元,同比增長14.9%,累計增長14.6%。
2024年6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為59.5億元,累計值為345.2億元,同比增長17%,累計增長14%。
以上就是2024年1-6月全國化學纖維製造業出口交貨值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宇博智業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 一季度化學纖維行業披露財報的16家主要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26.38億元,其中:新鳳鳴實現營業收入57.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6%,行業占比25.3%;三友化工實現營業收入47.26億元,同比下跌7.71%,行業占比20.88%;神馬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7.75億元,同比下跌12.15%,行業占比12.26%;皖維高新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同比增長28.05%,行業占比5.34%;澳洋健康實現營業收入12億元,同比下跌6.04%,行業占比5.18%。
宇博智業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 一季度化學纖維行業披露財報的16家主要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成本192.22億元,其中:新鳳鳴實現營業成本52.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24%,行業占比27.3%;三友化工實現營業成本35.31億元,同比下跌3.88%,行業占比18.37%;神馬股份實現營業成本24.5億元,同比下跌16.31%,行業占比12.74%;澳洋健康實現營業成本11億元,同比下跌1.89%,行業占比5.59%;皖維高新實現營業成本10億元,同比增長33.9%,行業占比5.33%。
宇博智業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 一季度化學纖維行業披露財報的16家主要上市公司共實現淨利潤12.19億元,其中:三友化工實現淨利潤4.6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跌16.91%,行業占比37.89%;新鳳鳴實現淨利潤2.62億元,同比增長13.75%,行業占比21.5%;神馬股份實現淨利潤1.6億元,同比增長126.21%,行業占比13.12%;華峰化學實現淨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12.2%,行業占比9.05%;海利得實現淨利潤1億元,同比增長3.98%,行業占比6.85%。
化學纖維分為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兩大類。化學纖維(簡稱:化纖),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製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後處理等工序製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長期受短缺經濟抑制的紡織品服裝需求迅速膨脹,極大地刺激了化學纖維製造業的發展。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化學纖維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2016年10月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達423.5萬噸,同比減少3.2%,2016年前十月我國化學纖維產量累計值達到4082.4萬噸,同比增長4.9%。
2016年前十月我國化學纖維產量
隨著我國工業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化學纖維行業發展迅速,2020年中國化學纖維產量為6167.9萬噸。接下來小編就針對2022年化學纖維行業市場分析做個大致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