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爆發新冠疫情後,戶外健身已經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方式,戶外健身俱樂部會員人數逐漸增加,預計行業發展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
戶外健身,是一項在自然場地舉行的一組集體項目群。戶外健身不是一種簡單的體育運動,是一種融休閒、娛樂及健身於體的集體項目群;也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旅遊方式,而是一種把旅遊、健身、文化、人際交流緊密結合起來的生活方式。
戶外健身誕生於18世紀的歐洲,最早以探險和科學考察的形式存在。城市人口劇增、生產節奏加快等社會問題凸顯,歐美地區戶外健身率先實現了大眾化發展。而我國戶外健身大眾化僅十多年,經歷初期的井噴式增長後,2020年後進入平穩期。數據顯示,2012-2022年我國戶外健身用品出貨總額由3億元增長至197億元,零售總額由5億元增長至181億元。
從具體項目看,騎行、徒步、登山作為傳統戶外健身項目,參與人數最多,但由於基數龐大,增速上不如露營、槳板、飛盤、陸沖等熱度飆升的新興小眾項目。如2022年「五一」期間露營百度搜索熱度創下新高,同比漲幅達298%;2022年6月,陸地衝浪的搜索量環比年初同期增長了12倍;冬奧期間滑雪百度搜索熱度高達7916,同比上漲369%;2022年8月槳板運動百度搜索指數同比上漲549%。
截至2022年底,全國戶外健身參與人數已超過4億人。《規劃》提出,到2025年,戶外健身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參與人數不斷增長,戶外健身產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
目前,我國戶外健身產業尚處於發展初期,市場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還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自然資源向戶外健身開放不夠,戶外健身裝備器材便利化運輸難題有待破解,戶外健身專業人才缺乏、設施與產品有效供給不足、品牌影響力有待提升,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強創新破解這些問題瓶頸,助力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2022年3月國務院頒布的《關於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中就重點構建了未來戶外健身行業發展,首先是允許向戶外健身開放自然資源試點;其次是鼓勵戶外健身用品行業發展,並為戶外健身用品裝備運輸提供便利,以便於完善戶外健身配套設施建設;最後是建立戶外健身安全監管體系及意外救援體系,並加強群眾戶外健身安全知識教育。
展望未來,我國將大力發展戶外健身行業,國家也是努力宣傳全民健身概念。未來,戶外健身將走進校園、走進校社區、走進校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