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因體積小、製造成本低、應用領域廣等優點,許多國家都在大力發展該產業。截至2022年全球IC產量達到19280億塊。
IC是現代信息社會發展的基礎,包括雲計算、網際網路、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新一代通信網絡設備(5G)等,對於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國防安全、國際競爭及社會民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我國IC產業雖起步較晚,但憑藉巨大的市場需求、經濟的穩定發展和有利的政策環境等眾多優勢條件,已成為全球IC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IC產量3241.9億塊,比上年增長3.8%;IC出口量2734億個,比上年增長7.0%;IC進口量5384億個,比上年增長11.3%。
從區域分布情況來看,我國IC企業長三角密度最高。主要原因是IC屬於高新技術產業,且配套材料和設備企業眾多,企業相對集中可較低成本,
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我國IC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和四川等,其中,廣東省IC企業數量最多。由於下游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等,沿海城市經濟更為發達低需求更高。
目前,IC已經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消費電子、通信設備、汽車電子等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同時,人工智慧、物聯網、無人駕駛等新興領域也對IC有著巨大需求。IC在這些領域中發揮關鍵作用,推動了應用的創新和發展。
IC作為全球信息產業的基礎與核心,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糧食」,其應用領域廣泛,在電子設備、通訊、軍事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核心關鍵作用,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
1、IC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IC行業現狀指出,除了傳統的消費電子、通信和汽車等領域,IC行業將進一步滲透到醫療設備、工業自動化、農業科技等新興領域。新的應用需求將刺激市場擴大,並推動IC技術的創新和進步。
2、IC在政策層面得到了積極支持。各國政府將提供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和研發補貼等措施,促進IC行業的發展。例如,我國提出「中國芯」戰略,加大對IC技術的投入,鼓勵本土企業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國家對於IC行業發展的重視,預計2023年IC產量將比2022年有所增加,應用領域也將擴大。
IC是一種微型電子設備或組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IC消費市場,對於IC製造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
IC行業在各國都受到政策的廣泛關注和支持,政策的目的是促進該行業的發展和競爭力提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IC行業政策:
政府通過提供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和研發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活動。這些政策通常包括設立研發基金、支持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研究項目,以及鼓勵企業與研究機構合作進行聯合研發。
政府會發布相關的產業政策與規劃,以引導和規範IC行業的發展。這些政策通常包括確定發展目標、優化產業結構、支持關鍵技術領域的發展等,並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如財稅優惠、土地資源保障等。
政府針對IC行業制定市場准入規則和監管措施,以確保市場的公平競爭和產品質量的安全可靠。這些政策通常涉及對技術標準的要求、准入許可的審批程序、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
政府會積極推動人才培養和引進計劃,以滿足IC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IC行業政策指出,這些政策通常包括設立專業學院或研究機構、支持高等院校開設相關專業、資助學生進行IC領域的研究與學習,並鼓勵企業與學術界合作,共同培養人才。
政府積極促進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IC行業的國際化發展。政府會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引進外資、組織國際會議與展覽等方式,促進國內企業與國際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提高IC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我國先後開展的908、909工程在IC產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與此同時,制度缺陷及產業鏈的不均衡也讓IC行業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國外先進國家IC技術築起了鴻溝。
目前,在產業政策的支持及市場的拉動下,我國IC產業逐漸地邁入高速發展期,誕生了包括江蘇無錫華晶電子、浙江紹興華越微電子、上海貝嶺微電子、上海飛利浦半導體和北京首鋼在內的國有IC企業。
展望未來,隨著我國進一步地優化IC產業發展環境,預計IC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企業將逐漸增多。
半導體是電子產品的核心,是信息產業的基石。全球IC行業一直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前二十大公司主要集中在手機應用晶片、CPU、GPU、FPGA、通訊晶片領域,以下是IC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全球集成電路設計行業一直呈現持續增長的勢頭。IC行業分析指出,我國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雖起步較晚,但憑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經濟的穩定發展和有利的政策環境等眾多優勢條件,已成為全球集成電路設計行業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IC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以晶片產品口徑統計銷售額,美國是全球晶片大國,供應了全球近一半的晶片。中國台灣、中國大陸晶片廠商在全球市占率持續上升。以Fabless設計產品銷售額為統計口徑,2019年全球Fabless晶片設計產業產值規模達到1084億美金,中國大陸Fabless晶片設計企業占全球銷售額的12%。
2019年我國晶片銷售額達到2073.5億元,約800億美元,同比增長26.1%。2020年上半年,我國晶片產業銷售額達2726.5億元,約400億美元,同比增長23.9%。我國晶片產業銷售額增速高於全球且處於不斷上漲且保持較高活力,這其中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扶持。
從IC設計區域來看,主要劃分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環渤海以及中西部地區四大區域。據集成電路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總體目標顯示,到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年銷售收入將達到3900億元,新增26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5.9%,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中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
從IC銷售區域來看,2019年國內本土晶片設計銷售總額達到2576.96億元,同比增長32.42%。2019年全國共有1698家晶片設計企業,相比2018年新增318家。IC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晶片設計產業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環渤海地區,三地分別貢獻了國內本土晶片設計產值的33%、35%、23%。
目前,我國集成電路產值不足全球7%,而市場需求卻接近全球1/3。《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提出: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 20%,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增強。移動智能終端、網絡通信、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重點領域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以上便是IC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