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動家電產業進入新一輪換擋期。此前,受疫情影響,家電產業承壓,大企業通過減少人工成本、增加研發投入、拓展多元品類等「組合拳」自救,但部分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自救難度大。《通知》的出台,有助於開闢家電產業綠色智能新賽道,對於中小家電企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不難發現,不少中小家電企業轉型需求強烈,轉型方向也比較明確,但僅依靠企業自身力量,往往「轉不動、轉不好」,這也和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強、資金實力較弱、管理理念落後等因素有關。政府應重視中小家電企業在綠色智能家電供給方面的作用,加大力度支持企業轉型升級。
一方面,要優化創新生態,提高企業研發設計能力。目前,我國家電市場處於存量階段,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加速產品升級,用綠色化、智能化新產品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應圍繞關鍵核心技術、行業共性技術以及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積極發揮政府、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多方力量,實現創新資源高效配置,降低創新成本,用良好的創新生態賦能中小家電企業自主創新。要積極打造研發設計孵化中心、智慧財產權中心等公共創新服務平台,鼓勵行業協會、產業集群促進機構、產業聯盟等主體建設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服務平台,向中小家電企業開放高水平的科研與創新資源,共享科研與創新能力,構建起開放式創新體系。
另一方面,要支持數位化轉型,提高企業低碳運營能力。「雙碳」背景下,綠色和智能理念不僅體現在產品端,還貫穿於生產製造環節。目前,我國不少中小家電企業還採用家庭作坊模式,生產過程中能耗大、污染重、效率低,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應支持數位化承包商為家電行業提供基礎數字應用場景,滿足企業建設數位化車間、工廠的共性需求,同時為中小家電企業提供個性應用場景,滿足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需求。進一步打造家電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和產業大腦,提昇平台化服務能力,以線下輕量化改造與線上雲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推動中小家電企業數位化改造。還應配套相應獎勵措施,調動企業數位化改造的積極性。
盛夏,空調、冰箱等家電使用較多,家電維修業務也隨之增多。針對目前家電維修不明碼標價且漫天要價現象頻出的現象,市消協發布第7號消費警示,告誡家電維修企業:向消費者告知真實全面信息是企業應盡之責。
2022-2027年中國家電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消費者任先生通過電話查號台的介紹,約定維修人員上門維修冰箱。自稱「惠眾科技有限公司」的上門維修人員檢測後認定「製冷壓縮機損壞」,更換後向任先生索要維修及配件費1400元。任先生索要維修憑證及票據,維修人員未予提供。後任先生通過更換的製冷壓縮機產品外包裝電話聯繫廠家,被告知該型號製冷壓縮機為260元/台。任先生聯絡維修人員要求退還部分費用未果,投訴到市消費者協會。
市消協受理投訴後進行調查調解,消費者任先生反映情況屬實,維修方自稱是「惠眾科技有限公司」,但該公司對於消協調查不予配合,拒絕提供經營地址等信息。經調查,電話查號台家電維修服務的簽約單位為天津國美鵬潤家電信息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國美鵬潤)。市消協約談了國美鵬潤,經過調查確認「惠眾科技有限公司」為國美鵬潤合作單位。經調解,維修服務提供方退還了部分費用。
針對家電維修價格、維修質量消費投訴增多的現象,市消協表示,消費者接受家電維修服務時,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經營者提供家電維修服務除明碼標價外,還應當在結算前向消費者出具結算清單,列明所消費的服務項目、價格以及總收費金額等信息。未提供真實全面的家電維修服務信息、未約定維修方案和明示價格、未出具維修服務清單等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家電維修是民生保障服務,明碼標價、信息真實全面告知、維修方案約定、維保清單出具等服務是企業應盡之責。重視家電維修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正當利益,公平對待每一位消費者,合法依規經營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唯一路徑。
家電市場創新品類持續湧現,2022年家居品牌帶動家電行業發展。當下,家電市場整體走勢並不明朗,但智能家電仍然有發展空間。未來家電廠商們的競爭對手就從同行競爭提升到了與網際網路大廠正面較量,孰強孰弱,還不得而知。
以上就是家電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看得見摸得著讓消費者購買家電的時候更放心,但是隨著疫情的原因線下傳統消費模式還處於恢復階段,家電行業龍頭企業把目標轉移到線上渠道銷售。我國家電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對家電下鄉政策的扶持,從十一五計劃到十四五規劃,國家隊家電行業的支持政策從保證行業可持續發展到由家電大國發展到家電強國。以下是2022年家電行業政策環境。
家電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性產業,行業發展歷程中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全方位支持。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到,將應用感應控制、語音控制、遠程控制等技術手段,發展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監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等。
目前,我國家電下鄉政策主要分為兩輪,其中2007-2013為第一輪,主要以補貼的形式鼓勵農村居民購入各類家電產品;2019年起第二輪開啟,主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促進綠色、智能化家電更新。截至2021年2月,吉林、湖北、山西、青海、四川、安徽、遼寧、廣東等地已積極響應。2021年12月8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有關情況。
在消費刺激政策帶動下,市場將逐漸得到修復。除2021年1月商務部提到的促進汽車、家具、家電等重點商品消費的政策措施之外,2021年4月,廣東也開始重啟「家電下鄉」,將安排5.8億元支持此次行動,以企業和政府補貼各5%的力度,推動農村消費提質升級。從消費支持力度上來看,雖然不及2009年,但整體對消費信心的恢復是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國內家電零售端市場也有望在政策的引導下,逐漸被激活。
小家電是我國家電行業的重要分支,也是智慧家居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十一五」計劃至「十四五」規劃,國家對小家電行業的支持政策經歷了從「保證行業可持續發展」到「由家電大國發展成為家電強國」再到「積極推進創新發展」的變化。隨著5G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等新一代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我國小家電行業發展也趨於智能化。根據2021年4月《關於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年底,構建比較完備的數字家庭標準體系;新建全裝修住宅和社區配套設施,全面具備通信連接能力,擁有必要的智能產品。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2022年家電行業政策環境的大致介紹了,如需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我國家用電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4605.6億元,累計同比增長3.8%;利潤總額1196.9億元,累計同比增長20.4%。
對於生產情況而言,2016年1~12月家用電冰箱累計生產9238.3萬台,同比增長4.6%;房間空氣調節器累計生產16049.3萬台,同比增長4.5%;家用洗衣機累計生產7620.9萬台,同比增長4.9%。其中,12月當月,家用電冰箱生產711.5萬台,同比增長7.2%;房間空氣調節器生產1462.2萬台,同比增長13%;家用洗衣機生產717.5萬台,同比增長8.5%。對於銷售情況而言,2016年1~12月,家電行業產銷率94.9%,較2015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累計出口交貨值372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7.9%。其中,12月當月,家電行業產銷率96.2%,較2015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304億元,同比增長8.6%。更多相關家電行業數據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家電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據海關總署統計的結果顯示,2016年全年。國內家電出口無論是黑電還是白電都表現亮眼。其中2016年黑電產量13805萬台,同比增長8%;出口8113萬台,同比增長9.7%。
白電內銷增速逐季上升,出口表現優秀。2016年空調行業銷量10841.3萬台,同比增長1.9%,出口4792.7萬台,同比增長9.7%,內銷6048.6萬台,同比下滑3.5%;冰箱行業銷量7416.5萬台,同比增長1.6%,出口2685.2萬台,同比增長11.7%,內銷4730.4萬台,同比下滑3.3%;洗衣機銷量5950.5萬台,同比增長6%,出口1835.6萬台,同比增長7.4%,內銷4114.9萬台,同比增長5.4%;
2016年主要白電出口統計(單位:萬台)
黑電數產業內銷景氣度回升明顯,外銷亮眼。2016年黑電產量13805萬台,同比增長8%,銷量13593萬台,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8113萬台,同比增長9.7%,內銷5225萬台,同比增長7.9%。上市公司中,TCL銷量1906萬台,同比增長12.2%,其中內銷875萬台,同比增長3%,出口1031萬台,同比增長21.3%;海信電器銷售1671萬台,同比增長11.6%,其中內銷947萬台,同比增長1.3%,出口724萬台,同比增長28.7%。
2016-2021年中國輕工和家電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分析,受益於家電行業的整體回暖,上游配件行業景氣度也將不斷提升。以空調行業為例,去年全年空調累計產量同比增長15.77%,銷量同比增長13.62%。其中,去年8月至12月累計產量同比增長46.87%,銷售同比增長44.63%。從今年1月的空調整機市場情況來看,廠商備貨生產行情看漲,排產持續走高,大部分企業今年1月生產計劃仍處於高水平狀態。報告預計,空調行業補庫存周期有望維持到今年中期。
2016年的白電市場雖然整體呈現低迷的態勢,但相比2015年,仍呈現出小幅度的增長。據中怡康預測顯示,在2016年白電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可達到1.9%。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家電產業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儘管韓國整體白色家電市場變得飽和,但2016年韓國高端家電市場卻出現強勁增長。2016年1-12月我國主要家電產量數據統計詳情如下。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我國彩色電視機產量為1751.3萬台,同比增長5.7%,1-12月累計產量為17483.4萬台,同比增長8.7%。
12月家用電冰箱產量為711.5萬台,同比增長7.2%,1-12月累計產量為9238.3萬台,同比增長4.6%。
12月家用冷櫃產量為210.5萬台,同比下降1.5%,1-12月累計產量為2148.0萬台,同比增長0.1%。
12月房間空氣調節器產量為1462.2萬台,同比增長13.0%,1-12月累計產量為16049.3萬台,同比增長4.5%。
12月洗衣機產量為717.5萬台,同比增長8.5%,1-12月累計產量為7620.9萬台,同比增長4.9%。
2015年家電十大品牌排行榜TOP10
排名 | 品牌 | 十大品牌介紹 |
---|---|---|
1 | 海爾Haier | 創立於1984年,世界級家電品牌,中國企業500強,世界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中國最具價值品牌之一,海爾集團公司 |
2 | 美的Midea | 始於1981年,上市公司,國內家用電器領導品牌,最具競爭力品牌之一,中國企業500強,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 | 格力GREE | 於1991年,中國上市公司100強,空調行業標誌性品牌,全球最大的空調生產企業之一,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4 | 三星SAMSUNG | 於1938年韓國,世界財富500強企業,全球消費電子領域龍頭企業,全球電子產業的領導者,三星集團 |
5 | 西門子 | 始創1847年德國,世界知名家電生產商,全球極具影響力的洗衣機生產企業之一,博西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 |
6 | 松下Panasonic | 於1918年日本,世界500強企業,世界品牌,大型跨國公司,全球最大的電子廠商之一,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 |
7 | 海信Hisense | 成立於1969年,國內最大的白電產品製造企業之一,著名家電品牌,大型上市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
8 | TCL | 創立於1981年,上市公司,中國最大的、全球性規模經營的消費類電子企業集團之一,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9 | 格蘭仕Galanz | 創於1978年,中國微波爐行業領導品牌,中國家電業最具影響力的龍頭企業之一,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 |
10 | 長虹Changhong | 始創於1958年,世界品牌500強,曾獲中國名牌,上市公司,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家電行業市場滲透率隨著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而越來越高,並且是成為了家庭的剛需品。我國是家電製造的強國同時也是消費大國,市場需求份額大,隨著電商的發展線上家電市場份額也在逐漸擴大,並且小家電銷量也逐漸增加。以下是家電行業基本面分析2022。
我國是家電製造強國與消費大國,家用電器是居民能源消耗的主要來源之一。被很多人忽視的是,耗能高、污染大是「老舊家電」的通病。
空調龍頭格局穩定,格力海爾份額同比提升。根據家電行業基本面分析數據,2022年5月空調市場出貨端 CR3達70.72%,同比/環比分別提升1.15/3.16個pcts,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集 中;其中,格力和海爾市占率分別為27.71%和9.41%,同比分別提升1.84/0.97個pcts; 美的市占率為33.60%,同比下滑1.66個pcts。
洗衣機市場面臨高基數壓力,內外銷出貨端遇冷。根據家電行業基本面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Q1洗衣機總出貨量1700萬台,同比下滑 8.21%,其中內/外銷分別出貨988萬台/712萬台, 同比分別下降5.93%/11.20%;2022年4月總出貨量484萬台,同比大幅下滑21.75%,其中內/外銷分別出貨277萬台/208萬台,同比分別下滑 21.18%/22.50%。
白電和零部件:5月終端銷售回暖,三大白電均價持續提升。2022年5月,空調整體市場均價為4013元/台,同比增長8.3%,冰箱和洗衣機市場均價分別達5960 元/台和4097元/台,同比分別增長11.9%和9.5%,延續此前的上漲態勢。
廚電:電商渠道快速發展,新興品類高景氣延續。根據奧維雲網數據,2022年1-5月線上煙機零售量/額分別同比下降0.1%/增長12.2%;洗碗機線上/線下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2.7%/7.6%。老闆電器洗碗機、嵌入式微蒸烤等新品銷售表現亮眼。2022年1-5月公司洗碗機線下/線上累計零售額同比增長17.7%/123.6%;線下/線上累計零售量份額同比分別提升1.3/3.7個pcts 至18.2%/8.2%,市占份額持續提升。預計公司22Q2 收入/業績同比+1%/+3%。
小家電:新興渠道持續鋪設,618終端消費表現亮眼。我們預計2022Q2 蘇泊爾收入業績同比均增長10%;九陽股份收入同比增長5%,業績同比持平;新寶股份收入同比增長8%,業績同比增長30%;石頭科技收入同比+15%,業績同比增長10%;科沃斯收入業績同比均增長25%左右;飛科電器收入業績分別+30%/+40%。
總體來看家電市場前景還是很好的,今年618的消費表現來看小家電很是兩眼,在家電市場脫穎而出。以上就是家電行業基本面分析2022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