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建築施工企業構建智能建造供應鏈,多路徑化解建築施工行業發展進程中的瓶頸和困難。當下,建築行業大環境正在悄悄發生變化,傳統建築施工轉型「智能建造產業技師」,機器人將成為未來建築施工行業的主要勞動力。
在新基建背景下,建築施工企業間的競爭愈發激烈,市場間的爭奪趨向白熱化。為此,為了健康的生存與發展,建築施工企業需要從市場布局、創新發展、人力資源和管理模式等角度入手,健全與完善區域市場開發與經營管理機制,最大程度提升自身的區域市場開發能力,為提升市場份額,優化自身核心競爭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2023-2028年中國建築施工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1年末,全國各種類型建築施工企業達到226萬家,其中有施工活動的具有建築施工企業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2.9萬家,相較2020年同比增長10.52%。其中,2021年,我國特、一級建築施工企業數量達到1.6萬家,占全部建築施工企業個數比重為12.1%。
對於建築施工企業而言,區域市場開發工作固然重要,後期經營能力同樣不可或缺。在後期市場維護過程中,客戶關係管理工作質量直接決定項目進展情況,但是,就實際而言,部分建築施工企業自身對於項目經營管理工作重視程度較低,容易出現重前期溝通與維護,輕項目後期經營管理。在錯誤的關係維護理論模式下,業主同施工企業間的溝通與交流較少,雙方供需矛盾問題將會逐漸顯現。長此以往,應收帳款比例提升、工期延誤等問題將會愈發嚴重,對於建築施工企業前期區域市場開發工作將會產生惡劣影響。
從2019年年底至今,轉眼間,疫情已持續兩年多。目前全球因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已達到650多萬例,新冠疫情的爆發,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加之國際局勢不斷緊張,受多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正在步入衰退。
在這種背景下,建築施工行業受到的衝擊更大,龍頭房地產企業紛紛暴雷,老牌建築施工企業破產重組等等,作為建築從業人員不得不審視國內建築施工行業的現狀以及分析未來的發展趨勢。
建築施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建築施工業企業生產和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築施工業總產值持續增長,建築施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為拉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作出了突出貢獻。
2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其中提到,提升建設工程品質,強化工程質量保障。全面落實各方主體的工程質量責任,強化建設單位工程質量首要責任和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書面承諾制、永久性標牌制、質量信息檔案等制度,強化質量責任追溯追究。落實建設項目法人責任制,保證合理工期、造價和質量。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實施工程施工崗位責任制,嚴格進場設備和材料、施工工序、項目驗收的全過程質量管控。完善建設工程質量保修制度,加強運營維護管理。強化工程建設全鏈條質量監管,完善日常檢查和抽查抽測相結合的質量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工程質量監督隊伍建設,探索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託社會力量輔助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完善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制度,將企業工程質量情況納入招標投標評審,加強標後合同履約監管。
提高建築材料質量水平。加快高強度高耐久、可循環利用、綠色環保等新型建材研發與應用,推動鋼材、玻璃、陶瓷等傳統建材升級換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質。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完善綠色建材產品標準和認證評價體系,倡導選用綠色建材。鼓勵企業建立裝配式建築部品部件生產、施工、安裝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體系,推行裝配式建築部品部件駐廠監造。落實建材生產和供應單位終身責任,嚴格建材使用單位質量責任,強化影響結構強度和安全性、耐久性的關鍵建材全過程質量管理。加強建材質量監管,加大對外牆保溫材料、水泥、電線電纜等重點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實施缺陷建材響應處理和質量追溯。開展住宅、公共建築等重點領域建材專項整治,促進從生產到施工全鏈條的建材行業質量提升。
建築施工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國建築施工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樹立全生命周期建設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打造中國建造品牌。完善勘察、設計、監理、造價等工程諮詢服務技術標準,鼓勵發展全過程工程諮詢和專業化服務。完善工程設計方案審查論證機制,突出地域特徵、民族特點、時代風貌,提供質量優良、安全耐久、環境協調、社會認可的工程設計產品。加大先進建造技術前瞻性研究力度和研發投入,加快建築信息模型等數位化技術研發和集成應用,創新開展工程建設工法研發、評審、推廣。加強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高水平應用,打造品質工程標杆。推廣先進建造設備和智能建造方式,提升建設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能。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資源建築應用,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低碳環保、節能減排。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建築施工政策優先保障園區用地,我國建築施工優化完善建築工地實名制系統功能。當下,減少建築材料和施工過程中的碳排放可能會吸引更多地方和國家政策的關注。新時期國家對於建築工程施工應用的材料、技術等等都有了新的要求,比如環保、節能等,在審核時也要對建築施工設計是否符合國家新政策要求進行檢查。以下對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政策分析。
2023-2028年中國建築施工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0年,我市建築業完成施工總產值1220.9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省內完成產值1046.2億元,同比增長9.2%,我市建築業施工總產值增幅遠超全省平均增幅(全省平均增幅為2.7%)。雖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全市建設系統和建築業企業迎難而上、苦幹實幹、緊追猛趕,順利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行業發展穩中有進。
建築施工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築施工行業快速發展,建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吸納了大量農村轉移勞動力,帶動了大量關聯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要看到,建築施工仍然大而不強,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工程建設組織方式落後、建築施工設計水平有待提高、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較多、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工人技能素質偏低等問題較為突出。現從四大政策來分析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政策。
1月2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十四五」建築業發展規劃》。這部規劃主要闡明「十四五」時期建築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明確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是行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規劃提出了加快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等任務。
1月26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發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修改〈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等三部規章的決定(徵求意見稿)》的通知,大幅壓減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放寬建築市場准入限制。其中,建築業企業資質擬新設綜合資質。
3月2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通知,決定開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理行動,集中用兩年左右時間,聚焦重點排查整治隱患,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夯實基礎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堅決遏制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有效控制事故總量。
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意見要求,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其中,涉及加強對工程建設領域統一公正監管和清理招標採購領域違反統一市場建設等。
建築施工企業競爭激烈,政策促進建築施工企業更好發展。現下,相關企業應改變思維,正確理解稅收規劃,結合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和稅法的相關規定,制定可行的稅收規劃策略,有效實施稅收規劃,有效降低稅收成本,為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經營和發展創造條件。
以上就是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政策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建築施工行業逐步走向壟斷競爭,城鎮化推進為建築施工業的發展提供良好機遇。當下,建築施工業新簽合同額的高低,將決定未來半年到一年內建築施工業的開工面積和實際投入,是未來一年建築施工業產值規模的關鍵決定因素。以下對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競爭分析。
近年來我國建築房屋施工面積穩中上漲,2023-2028年中國建築施工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分析報告從2017年的131.84億平方米增至2021年的157.55億平方米,新建房屋建築為裝修裝飾市場釋放新增需求;尤其是年輕人成為家裝行業的消費主力軍,其消費意向更強,願意加大對家居環境的投資力度,更青睞於高檔位裝修品格。
建築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市場規模龐大,企業數量眾多,市場 化程度較高。中國建築業的企業規模分布呈現「金字塔」狀,即極少量大型企業、少量中型企業和眾多小型微型企業並存。現從三大企業狀況來了解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競爭分析。
其中一類以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為代表的中央企業,這些企業具有顯著的規模優勢,並具有自身側重的專業建築領域;另一類以省市的建工集團為代表,利用地方 優勢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這些企業多數完成了民營化 改制,實現了經營者、管理和技術骨幹的持股,企業機制更具活力,在完全開放、競爭 充分的環境中迅速發展。這些企業以中小型居多,從建築施工起家,發展到建築材料生產、鋼結構生產和安裝,到房地產開發及投資路橋、電廠、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再到其 他多元發展,有的已成為具有一定實力的上市公司。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跨國經營的國際知名承包商在全球建築業高端市場占據優勢。跨國公司 憑藉資本、技術、信息、裝備等方面的優勢,通過融投資與承建的聯動,參與部分大型 項目的競爭,搶占高端市場份額,但總體而言,跨國建築公司在我國仍處於比較初級的 發展階段。
建築施工行業產能過剩,我國建築施工投資量較大。當前國際建築市場集中程度較高,少數大公司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上的優勢明顯,資金實力、技術和管理水平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在技術資本密集型的高端項目上形成壟斷。
以上就是2023年建築施工行業競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