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也給工具機工具行業的運行帶來嚴重影響。自1月下旬後疫情防控最緊張的一段時間裡全國經濟活動和工業生產基本暫停。因此,2020年一季度工具機工具行業運行的主要特點是,經濟運行下行,虧損額擴大,主要經濟指標下降。
3月以後,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和國家「六穩」、「六保」等各項政策措施的實施,經濟正在加速恢復,工具機工具行業也在同步恢復。但疫情帶來的外部環境變化,對未來行業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截至2020年3月,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下稱「規上企業」)共5562家,與上年底相比,企業數量減少148家,占總數的2.6%。這5562家企業在八個分行業的分布是:金屬切削工具機808家(占14.5%),比上年底減少8家;金屬成形工具機524家(占9.4%),比上年底減少26家;工量具及量儀728家(占13.1%),比上年底增加13家;磨料磨具1922家(占34.6%),比上年底減少25家。
進入2020年下半年,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運行的外部環境良好,宏觀經濟發展平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約為6.6%。這些將為工具機工具行業的平穩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工具機工具行業轉型升級取得積極成效。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引導下,工具機工具行業企業逐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積極適應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需求變化,充分利用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等先進技術,提升產品技術水平,適應用戶領域技術革命的新需求,產品結構逐步向中延伸,國產工具機逐步打入汽車、航空航天、軍工等重點領域,湧現出一批市場競爭力較強的企業。
工具機工具是裝備製造業的工作母機,是加工製造的關鍵裝備,逐步替代了傳統製造業。全球工具機行業處於結構調整升級的階段,2019年工具機產值和工具機消費額達192億美元,以下是工具機工具行業現狀分析。
2003年至2019年,全球工具機產值和工具機消費額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其中2009年出現過一定程度下滑。全球工具機產值和工具機消費額自2010年至2019年整體呈下行趨勢,其中2014年有小幅增長。根據工具機工具行業分析預測,2020-2022年國際工具機工具消費市場將總體趨於平穩,並呈現溫和回升的態勢。
從世界範圍內來看,2019年中國、日本、德國、義大利和韓國的工具機產值位居前五名;中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的工具機消費額位居前五名。工具機工具行業現狀分析指出,2019年中國工具機總產值為221億美元,占當年全球主要工具機生產國(地區)總產值的27.56%;2019年中國工具機總消費額為275億美元,占當年全球主要工具機消費國(地區)消費額的34.82%。
2019年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7151.3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金屬切削工具機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90.1億元,同比增長3.3%。金屬成形工具機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58.6億元,同比增長10.0%。工量具及量儀行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964.2億元,同比增長9.6%。
在行業營收方面,2019年1-12月工具機工具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2.7%。其中金屬切削工具機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11.3%,金屬成形工具機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8.5%,工量具及量儀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4.7%,磨料磨具行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8%。2019年1-12月工具機工具行業營業收入完成及同比變動情況。
在利潤總額方面,2019年1-12月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23.8%。其中金屬切削工具機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60.8%,金屬成形工具機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26.9%,工量具及量儀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10.4%,磨料磨具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14.3%。
在訂單量情況方面,2019年1-12月,協會重點聯繫企業金屬加工工具機新增訂單同比下降28.2%,在手訂單同比下降23.2%。其中,金屬切削工具機新增訂單同比下降30.4%,在手訂單同比下降17.2%。工具機工具行業現狀分析指出,2019年年初以來,金屬切削工具機和金屬成形工具機的新增訂單一直同比下降,在手訂單自3月份之後也一直同比下降。
目前,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以金屬切削工具機企業、金屬成形機企業、工量具及量儀企業為主。截至2019年末,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規模企業的總數共5710家。其中,金屬切削工具機816家(占14.2%)、金屬成形工具機550家(占9.7%)、工量具及量儀715家(占12.7%)、磨料磨具1947家(占33.8%)、工具機功能部件及附件382家(占6.7%)、鑄造機械521家(占9.2%)、木竹材加工機械148家(占2.6%)和其它金屬加工機械631家(占11.1%)。
總的來說,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的運行有下行壓力,主營業務收入與2019年持平或略有下行,各小行業領域會表現不同。但長期來看政府將穩增長作為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也首次指出我國經濟的運行將呈現「L」形趨勢,並據此連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工具機工具產業和市場變化的未來總體前景向好可期,以上便是工具機工具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2015年中國工具機工具行業整體運行繼續呈現顯著下行趨勢。受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傳統需求低迷、外部競爭加劇、內部經營困難和環境不確定性變化等因素交織作用影響下,工具機工具行業運行呈現慣性下滑狀態,運行壓力激增。2015年1-12月工具機工具行業運行數據分析詳情如下。
2015年12月,全國工具機工具行業完成出口交貨值47.70億元,環比增長2.66%,同比增長13.57%。
2015年1-12月,全國工具機工具行業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483.11億元,累計同比增長4.72%。
2015年12月,工具機工具行業統計範圍內的子行業產品產量增速呈現不同態勢:從同比來看,鑄造機械和金屬成形工具機行業產品產量是正增長,分別為14.61%和1.75%,其他子行業產品產量均為負增長。
從1-12月累計產品產量來看,除鑄造機械是正增長態勢,為4.21%外,其他子行業均為負增長。更多相關工具機工具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工具機工具業市場深度分析報告》。
在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下,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工具機生產國和消費國,其中民營企業占行業總數的71.3%,年銷售額占全行業的56%,位居半壁江山,以下是工具機工具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工具機工具行業與宏觀經濟和製造業固定投資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據工具機工具行業分析數據統計,2009年經濟危機之後全球工具機工具市場產值逐漸恢復,複合年均增速為8.5%。2012年全球工具機工具市場的產值達到歷史最高的694億歐元,2016年全球工具機工具市場總產值為676億歐元,同比小幅下滑2.2%。
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經歷了從修配到製造,從製造一般產品到製造大型精密數控工具機,從測繪仿製、引進技術到消化吸收再創新、部分產品自主創新,從僅僅面向國內市場到走向國際市場,從出口產品、與國外進行經濟技術合作到收購國外一些技術先進的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一系列轉變,逐步形成了具有較大規模、較強實力和較高技術水平的工具機工具製造體系。
2018年,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總產值(按國家統計局口徑)約為26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0%~35%,其中數控金屬加工工具機預計可達到12萬台左右。工具機工具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從產量上看,金切工具機可以達到58萬台左右,同比增長15%;鍛壓工具機達到15萬台以上,同比增長20%;木工工具機等也有少量增長;工具增長可達到17%。
行業規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99.2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金屬切削工具機行業實現利潤總額46.7億元,同比降低24.8%。金屬成形工具機行業實現利潤總額58.2億元,同比增長0.3%。工量具及量儀行業實現利潤總額91.0億元,同比增長9.4%。2018年工具機工具行業規上企業利潤率為7.0%,較上年同期降低0.2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仍以低端產品為主,通用型低端產品供應能力明顯過剩,但目前高性能、高精密度的工具機產品大量依賴於進口,中高端產品的需求穩步上升,尤其是對高精、高速、高效、智能型中高檔數控工具機的需求明顯增加,未來中高端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加。
總量趨穩,結構升級。未來中國工具機工具產業將從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發展模式轉變。工具機工具行業發展現狀指出,在保持產業規模大體穩定的前提下,資源將更多地向具有更高運行效率、更優運行質量、產品技術先進和發展潛力更大的企業群體傾斜。市場化機製成為配置上述資源的主要手段。
深化改革開放,塑造新的競合關係。在新形勢下,深化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對工具機工具產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國企改革,創新體系建設,投融資模式,稅收與分配製度等方面的深化改革將促進國內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協同發展,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優化引進外資結構,促進公平競爭,保護智慧財產權,加強國際合作,對等市場准入以促進貿易和投資公平等開放政策將形成國內外產業的良性互動。
總體看來,最近十年儘管製造業各板塊的需求存在較大波動。但全球切削刀具的銷售收入呈平穩增長之勢,年增長率在2%-6%之間變化。總的看來,各國重視發展先進位造業,對工具行業是機遇大於挑戰。從發展趨勢看,工具企業將隨著製造業現代化的步伐,與時俱進,開闢出更加輝煌的發展前景。以上便是工具機工具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