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文化報告 >> 基礎教育 >> 2025年基礎教育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基礎教育為民族復興築牢穩固根基

  我國對於基礎教育這塊很注重,教育是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始終把基礎教育擺在先導性和全局性的戰略地位。我國的基礎教育短板主要在鄉村,像重慶的石柱中益鄉小學十年一台合適的電腦都沒有,現在學生們都可以上英語口語直播課程,當然這只是一個小的縮影。目前我國財政支持70%用於基礎教育,已經步入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階段。

  基礎教育事關國家發展、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基礎教育擺在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戰略地位,堅持公共財政優先投入,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民族復興築牢穩固根基。我國基礎教育的短板在鄉村,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縮小城鄉差距,特別是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投入力度。

  地處重慶大山深處的石柱中益鄉小學,孩子們正在上英語口語直播課。如今,多媒體教學讓孩子們聯通了外部世界,音體美設施和科技館也一應俱全,可就在十年前,這裡連一台像樣的電腦都沒有。中益鄉小學的十年巨變是我國鄉村學校全面改善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超2959億元支持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截至目前,全國99.8%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城鄉辦學條件差距明顯縮小;強力推進的控輟保學讓義務教育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到不到500人,到2021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4%。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近70%用於基礎教育,基礎教育經費總投入翻了一番多。我國基礎教育從學前到高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從2016年的不足68%已提高到87.78%,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毛入學率從2012年的85%提高至91.4%,我國基礎教育從「有學上」步入了「上好學」的新階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的十八大以來,關於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促進基礎教育以掌握知識和技能為重向全面育人、綜合育人轉變。

  2021年7月,「雙減」政策落地實施,進一步助推基礎教育向育人本質回歸。課外負擔和作業負擔得到有效緩解,各地中小學在規定時間完成書面作業的學生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邁入新時代的基礎教育已進入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新階段,為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業的時代新人做好基礎工程,築牢強國偉業的教育根基。

農村基礎教育調查報告

  一、調研背景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區之間、社會階層之間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問題進一步凸顯,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則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和核心,沒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和諧。教育作為推動社會變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效率目標,又可以影響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公平目標。

  社會的教育在社會流動、社會分化中具有「篩選器」的功能,又具有穩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視為實現社會平等「最偉大的工具」。按照現階段提出的新要求,我們應該以和諧理念來引領教育發展,通過推進教育的公平、公正,來促進社會的公平、公正,通過構建和諧教育,來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只有農村得以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農村發展的基礎是搞好農村的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地方事業,擔負著為地方培養人才的重要任務。基礎教育辦得好壞,直接關係到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

  二、調研對象

  此次我調查的對象就是針對農村的基礎教育現狀展開的。基礎教育,就是人們在成長中為了獲取更多學問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識。 基礎教育,作為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的基礎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小學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報告的研究範圍主要是有關我國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的現狀

  三、調研目的

  1、通過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搜集資料,活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信息

  2、分析農村基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並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

  3、通過分析具體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現狀的案例,切實掌握農村基礎教育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的途徑

  4、對本地區的農村基礎教育問題進行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5、探索解決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途徑,共同探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

  四、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分析

  自1986年國家義務教育法出台以來,特別是《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實施以來,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但由於農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後天失調,所以農村教育狀況並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政府投入有限,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

  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財政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發展難以實現。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在校生占全國在校生的絕大多數。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70%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義務教育階段所占比例過低,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占總投入的比例始終低於60%,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占總投入的比重近年還不足30%。而且,在農村義務教育總投人中,政府財政撥款所占比例也不高。

  儘管近年中央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達到64.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鄉財政與農民負擔」課題組2001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人中,鄉鎮一級的負擔竟高達78%左右,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負擔約11%,中央財政只負擔了2%。而在國外,中央政府是義務教育資金來源的主渠道,有的國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個基礎教育投入的比重高達80%。

  長期以來,農村義務教育主要以農民投入為主。尤其是農村稅費改革以前,農村義務教育事實上主要由農民承擔。稅費改革後,農村基礎教育的經費來源基本是以鄉鎮財政撥款為主,輔之以農村教育費附加以及收取學雜費、教育集資等。

  鄉級財政在農村義務教育中承擔了全部責任。農民的「合理」負擔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支柱。農村稅費改革之後,在農民減負的同時,教育也大幅度減收,一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狀況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於經費不足,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後,一些中小學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國農村地區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小學和初中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

  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小學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雖然2006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小學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堪憂

  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整個教育環節中至關重要。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調查發現,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1、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師資「缺血」

  由於農村教師待遇低,生活條件差,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嚴重,很多人不願到農村任教。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寧願在家待崗,也不願當鄉村教師。同時,家裡有門路的、教學水平稍高的教師也想辦法擠入城市。再加上這幾年城市學校擴招,一些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也開始從農村招聘教師。

  隨著進城教師的擇優錄取,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流向了城市。由於師資的流失,貧困農村的中小學校里一個教師跨年級、包班上課的現象司空見慣。在農村許多學校,、機、、、美術等方面的教師嚴重缺乏,無法適應新課改後的需求。

  另外,造成農村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單向流動,即優秀教師只具有向上的流動性。如果村裡的老師教得好,則入編進入鎮裡的學校,鎮裡的老師如果教得好,則進入縣城裡的學校。依此類推。這種帶有剛性的評選機制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系統只能得到較差的師資來源。農村師資原本「先天」不足,無奈又遭流失之痛,農村師資嚴重「缺血」。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專業化程度偏低

  農村中小學教師學歷普遍偏低,學歷達標與能力達標存在較大落差,教師素質參差不齊。以湖南省為例,農村小學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占的比例不到城鎮的20%,初中也只相當於城鎮的一半,如衡陽市農村學校教師第一學歷合格率為22.7%。儘管通過大規模的學歷補償教育和在職培訓,農村教師學歷達標率得到極大提高,但教師素質仍然不能滿足義務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

  農村一些學校的大部分教師是本鎮(縣)未考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甚至一些初中畢業生也當起了教師,很多貧困縣還有一部分教師小學畢業。另外,相當一部分農村教師教育觀念陳舊,知識老化,教學方法落後,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

  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他們無法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使得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形成不了梯隊,專業化程度不高。教師的低素質直接影響、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由於教學質量不高,農村一些學校的生源逐漸流失。在一些地區,「村小學到中心小學,中心小學到縣城小學,優生不斷流向縣城」已成了趨勢。長此以往,學校將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並將隨著這種惡性循環而趨於萎縮。

  (三)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由於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己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

  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形勢不太樂觀,職業教育極不發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小學都沒有畢業。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展的機會。

      五,全國中小學生人數變化

    全國小學招生人數近10年間平穩中有起伏

  2015年小學招生人數為1729.04萬人,比上年增加70.62萬人。自2004年以來,每年小學招生人數基本維持在1700萬人左右,幾乎沒有變化。但是2015年比上年顯著增加70萬人,同時在校生數量也止跌回升,這個變化表明,此輪人口低谷基本探底,將進入緩慢回升階段,這也與人口統計數據基本吻合。只是不太可能再回到20年前的小學入學高峰了。

  2015年全國小學在校生人數9692.18萬人,比上年增加241.12萬人。小學在校生人數自1998年開始持續下降,近幾年則明顯止跌回升。

  初中招生人數連續15年呈下降趨勢

  伴隨小學招生人數的減少、在校小學生總量的逐步下降,初中招生人數從2001年起也開始下降。已經從最高峰時每年招生2263萬人,下降至2015年的1411萬人,降幅達37.6%。

  隨著招生數量的減少,初中在校生數量從2003年的6618萬人,下降至2015年的4312萬人,降幅達34.84%。

      六、農村留守青少年數量呈現斷崖式下降趨勢

  從教育部發布的《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可以看到,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共1367.10萬人,其中,在小學就讀1013.56萬人,在初中就讀353.54萬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農村留守青少年共2019.24萬人,其中,在小學就讀1383.66萬人,在初中就讀635.57萬人。民政部最新公布的農村留守青少年數量為902萬人,留守青少年問題已是我國重要的社會問題。

      農村留守青少年數量斷崖式下降但規模仍巨大
  對比2010年至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數據,6年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留守青少年數量持續在2000萬左右,整體呈下降趨勢。6年間累計下降174.15萬人,下降的主體在初中階段。初中階段留守青少年數量下降多與初中在校生人數下降幅度大有關。

    日前,民政部公布2016年最新的農村留守青少年數量為902萬人,比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數量下降了1117.24萬人,降幅達55.3%。

      民政部給出農村留守青少年數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新型城鎮化建設、扶貧攻堅、戶籍制度改革、隨遷子女就地入學、返鄉創業等系列政策和工作的有效實施等;二是關於農村留守青少年定義的改變。
  從範圍看,東部省份農村留守青少年87萬,占全國總數的9.65%;中部省份農村留守青少年463萬,占全國總數的51.33%;西部省份352萬,占全國總數的39.02%。

 

中國基礎教育發展概況分析

  2017年年初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基礎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

  九年義務基礎教育全面普及,進入均衡發展新階段,高中階段基礎教育基本普及,基本公共基礎教育服務體系和現代職業基礎教育體系基本確立,高等基礎教育大眾化水平顯著提升,繼續基礎教育持續發展,全民終身學習的態勢初步形成。

中國基礎教育發展概況

  基礎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我國學生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開展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表現良好,我國成為國際工程聯盟本科基礎教育互認協議成員,一批高校和學科世界排名顯著提升;基礎教育的公平性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要發展社會主義,逐步實現人民共同富裕,基礎教育公平是基礎。

  基礎教育公平取得重要進展

  城鄉和區域基礎教育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大中城市義務基礎教育階段「擇校熱」有所緩解,國家助學制度更加完善,農村義務基礎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深入實施,貧困地區學生的體質健康得到改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學生受基礎教育權利得到更好保障,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農村學生接受優質高等基礎教育的機會明顯增加。

  基礎教育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基礎教育投入實現歷史性突破,2012年首次實現國家財政性基礎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4%的目標,生均撥款制度逐步建立,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有較大改善,教師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基礎教育信息化全面推進。

  基礎教育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升,國際影響力穩步增強。基礎教育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人才培養體制、辦學體制、管理體制、評價體制、保障體制改革全面深化,一些重點領域和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現代基礎教育督導體系進一步完善。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基礎教育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基礎教育熱門推薦

基礎教育相關排行

基礎教育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基礎教育精選報告、基礎教育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基礎教育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基礎教育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