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機器視覺行業未來前景廣闊,中國機器視覺製造成本有一定優勢。目前機器視覺行業產業鏈主要由上游零部件、中游裝備及下游應用市場構成。機器視覺產業有著深厚的技術支撐,占據市場份額較大,屬於行業內領先企業。
機器視覺通過光學裝置和非接觸傳感器自行獲取目標對象的圖像,並由圖像處理設備根據所得圖像的像素分布、亮度和顏色等信息進行各種運算處理和判別分析,以提取所需的特徵信息或根據判別分析結果對某些現場設備進行運動控制。機器視覺主要可以分為成像和圖像處理分析兩大部分,前者依靠機器視覺系統的硬體部分完成,後者通過視覺控制系統完成。
在製造業生產中,機器視覺廣泛用於輔助生產,如電子與半導體(集成電路、PCB、電子元件、晶圓、平板顯示等)、汽車(汽車零部件)、鋰電池、食品包裝、包裝印刷及物流等。根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數據,3C電子行業是機器視覺應用最多的領域,2021年占比達到31.56%,半導體、汽車、鋰電池等為其他主要應用領域。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達138.16億元。
2021年受物流倉儲、新能源行業的等下游需求增長影響,視覺檢測產品需求增長明顯。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達到138.16億元,同比增長46.8%;其中2D視覺市場規模126.65億元,3D視覺市場約為11.51億元。從競爭格局來看,國內機器視覺市場中內外資品牌競爭呈現分庭抗禮局面,2021年國產品牌機器視覺產品市場份額達到58.43%,進口替代進程提速,在某些產業鏈環節如鏡頭、光源、相機等領域國產代表廠商份額領先於外資。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慧正在快速發展的一個分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興起以及邊緣設備算力的提升,機器視覺的應用場景不斷擴展,並催生了巨大的市場。
機器視覺產業未來三年,複合增速接近24%,是巨大的藍海市場。2022-2027年中國機器視覺和視覺引導機器人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突破130億美元;2026年將接近140億美元。國內機器視覺行業快速發展,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機器視覺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預計到2026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突破300億元。
國際機器視覺市場的高端市場主要被美、德、日品牌占據。其中康耐視和基恩士作為全球機器視覺行業的兩大巨頭。外資企業技術先進、管理模式成熟,具備從核心硬體到系統集成的產業鏈優勢,牢牢占據中高市場,份額和利潤水平較為穩定。
我國機器視覺發展較慢,未來機器視覺產業實現進口替代路程由易到難。中國機器視覺的中高端市場也被這些有深厚行業背景的國際巨頭占據,國產化率低。國內企業從外資代理商起步,逐漸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由於現階段國內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企業規模小、數量少、水平較低,部分關鍵零部件仍需依靠海外進口,國內企業仍多以系統集成為主,規模體量和外資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尚未出現有主導地位的龍頭企業。
以上就是機器視覺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機器視覺行業發揮巨大作用,機器視覺產業研發繼續提升。當前,伴隨我國經濟的發展、工業水平的進步,特別是3C 電子、新能源行業自動化的普及和深入,本土的機器視覺行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機遇。以下對2023年機器視覺行業政策分析。
2021年,我國機器視覺產業市場規模達到181億元,同比增長25.7%。隨著該領域應用領域的逐步擴大,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29億元。從行業投融資的角度來看,隨著近年來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政策的大力支持,該領域的金融市場繼續蓬勃發展,投資數量逐漸增加。2022-2027年中國機器視覺和視覺引導機器人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機器視覺產業投資92項,投資219.82億元。
在國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國內各省市依託本地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相繼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當前全國31省市中,已有19個省市對機器視覺行業採取了推動政策,其中浙江、山東、上海等地出台的智能工廠、智能製造、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領域相關政策,以支持工業機器視覺為核心的機器視覺產業全面發展。在政策支撐下,國內工業機器視覺行業、市場呈現出愈加積極的發展態勢。現從三大政策來分析2023年機器視覺行業政策。
2021年12月我國大力發展智能製造裝備,針對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環節的短板弱項,加強用產學研聯合創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基礎零部件和裝置。推動先進工藝、信息技術與製造裝備深度融合,通過智能車間/工廠建設,帶動通用、專用智能製造裝備加速研製和疊代升級。推動數字孿生、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創新應用,研製一批國際先進的新型智能製造裝備。其中通用智能製造裝備包括監視控制和數據採集系統等工業控制裝備;數位化非接觸精密測量、在線無損檢測、雷射跟蹤測量等智能檢測裝備等。
2021年1月我國提升產業創新能力。重點發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靈敏度的敏感元件,溫度、氣體、位移、速度、光電、生化等類別的高端傳感器,新型MEMS傳感器和智能傳感器,微型化、智能化的電聲器件。
2018年01月我國提出「統籌規劃,分類施策,跨界融合,急用先行,立足國情,開放合作」原則,進一步完善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對智能裝備、工業網際網路、智能使能技術、智能工廠、智能服務等五類關鍵技術標準,與基礎共性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進行規劃。
我國機器視覺零件逐步國產化,機器視覺產業門檻逐漸提升。時下,機器視覺使用光學器件進行非接觸感知,自動接收並解釋一個來自真實場景的圖像,以獲取信息並控制機器與流程。機器視覺作為一項綜合技術可以代替人眼做識別、測量、判斷。其包括圖像處理、 機械工程技術、控制、電光源照明、光學成像、傳感器、模擬與數字視頻技術、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等。
以上就是2023年機器視覺行業政策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