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時代,有各種各樣的、現實與潛在的計算機應用需求,為信息技術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隨著銀行、金融、保險業的興旺,軍口與民口工業生產、管理的現代化,醫療、衛生的完善和現代化,科學研究向更高微觀層次深化探索的需要以及各種聯機資料庫的大量湧現,大大推動著計算機應用的迅速推廣。以下對計算機軟體現狀分析。
2017-2022年中國計算機軟體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計算機軟體開發是一個龐大、系統的工程,需要一套完整的管理體制以及專門的管理人員才能保證其順利進行。但是,從目前大部分計算機軟體企業來看,沒有制定完善的管理體制,也沒有專門的項目經理進行管理,整體比較混亂。從項目經理來看,整體素質較低。要麼技術水平高,但缺乏管理能力;要麼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但技術水平較低,無法做到兩者兼顧。
(1)計算機程序本身的特殊性。作為技術發展的產物,其價值本就不在於其代碼表達,而在於其必須依賴相關設施執行後產生一定的實用功能和技術效果。因此,其不同於傳統作品通過其表達本身的存在就能直接使人類受益。即使我國將軟體列入作品保護,但還是在《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22條規定,「中國人向外國人許可或轉讓著作權的,應遵守《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的規定」,說明國家十分看重軟體所包含的技術方案和技術信息。
(2)隨著手段的提高,在計算機軟體領域不正當地利用他人的勞動成果形式,或稱廣義的「侵權行為」,日益從簡單的全部目標代碼複製、抄襲部分代碼或進行等同替換、進行反彙編等形式,發展到利用他人軟體中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案,以相同或不同的計算機語言編碼實現,從而規避對表達形式的侵犯。
(3)隨著技術的發展,在人的智力勞動對一個軟體的貢獻中,進行具體編碼所占的比重急劇下降,而提出利用軟體和相應的執行設備解決某個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思想、程序結構、觀念、技術方案(以下統稱為「思想」)等所具有的價值迅速上升。在現實生活中,軟體總體設計師與具體編程工程師在素質要求、地位、薪水、影響力和貢獻等方面的差異即為明證。這也是世界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4)軟體伴隨技術而生,必然始終並日益緊密地與社會生產力相聯繫,從而與作為單純感性意識產物並作為上層建築一部分的傳統文學藝術作品分道揚鑣,在法律保護領域上的本質差異會日益明顯。一些國家將單純保存於介質上的軟體納入專利保護範圍即是徵兆。
計算機軟體行業,立足下游投資,兼顧政策。我國軟體業以行業解決方案為主,下游投資和政策支持是近十年來我國軟體業高速發展的驅動因素。我們認為,下游IT投資需求不斷增加,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強,未來幾年軟體業將穩定增長,而鑑於上市軟體公司盈利多數以投資驅動,投資策略上立足於下游IT投資,同時兼顧政策帶來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