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建材報告 >> 綠色建築 >> 2025年綠色建築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綠色建築成龍崗區生態建築的領航者

  「綠色建築」的「綠色」,並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徵,指建築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並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築,為此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作為建設我國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推進綠色建築的發展已成為行業必然趨勢。

  日前,首批國家低碳城(鎮)試點名單公布,其中,位於深圳龍崗區的深圳國際低碳城居於首位。據了解,近年來龍崗區堅持"低碳、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思路,把綠色建築理念和生態文明融入城市建設的全過程,推進綠色建築發展。目前全區新建建築100%達到綠色建築標準,已有香林世紀華府、悅龍華府等52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築評價標識。

綠色建築成龍崗區生態建築的領航者

  創新機制促落實

  近日,來到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業務辦理中心辦理民用建築節能專項驗收事項的單位發現,該事項已由以前的行政許可改為了備案,而驗收方式也由以前的以技術核查為主改為了行政執法檢查為主、技術核查為輔,「住建局把服務和管理都前置了,而只在過程中進行動態監控,我們辦事大大方便了,且效率也大大提升」。一位前來辦事的人表示。更多綠色建築行業最新相關資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綠色建築行業市場價格專題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研究預測報告》。

  據了解,這些轉變源於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自去年開始積極推進的綠色建築工程監管模式微改革創新。該改革使得綠色建築管理由房屋建築本體向項目整體延伸,由綠色建築施工圖設計文件核查向現場施工圖落實情況抽查轉變。「目前我們主要做好工程主體施工過程的動態檢查,並提前做好建築節能專項驗收的現場核查。」該局節能建材管理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評出3194項綠色建築評價標識項目,其中,設計標識數量占總數的94.2%;運行標識項目僅占總數的5.8%。

  「重設計而輕運營、設計目標和結果不匹配等現象目前在綠色建築的推廣中普遍存在,甚至有些項目在前期取得綠色建築設計標識後,在施工階段就不再按照原先的設計圖紙落實。」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而龍崗區的改革做法則有效保證了綠色建築從頭到尾的落實。該區從綠色建築項目可行性研究、投資立項或備案、規劃和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和審查、建設、驗收、改造等各環節,明確工程建設各方的主體責任以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結合現行基建項目管理程序,建立綠色建築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

  在主體工程施工過程的動態檢查階段,該局將試行新型牆體材料、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使用情況檢查登記網上預約制,結合新型牆體材料專項基金、散裝水泥專項基金的管理,在建築填充牆體砌築工程完工後、抹灰前,根據建設單位預約,做好施工現場新型牆體材料、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使用情況檢查登記工作,及早掌握建築(主體結構)節能和綠色建築(含室外環境)實施初期的動態情況。

  在建築節能專項驗收現場核查階段,該局將試行建築節能專項驗收網上預約服務,在建築外門窗和玻璃幕牆分項工程完工後、組織建築節能專項驗收前,根據建設單位預約,提前到施工現場核查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施工圖設計任務和施工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完成情況,室外環境和景觀工程是否按計劃完成,相關設計和技術資料是否齊全等。對核查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及時督促工程建設各方主體在建築節能專項驗收前落實整改,縮短建築節能專項驗收辦理時限,提高效率。同時,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將對未按照施工圖設計文件和綠色施工方案進行建設,不符合建築節能、綠色建築、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技術標準規範的項目,加大執法力度。

  全面「綠化」進行時

  而上述創新只是龍崗區在推廣綠色建築領域探索與創新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該區住房和建設局近年來堅持建設工程「質量第一,管理至上」的理念,按照工程質量樣板引路,精細化施工管理模式,大力推廣綠色施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質量標杆工程項目達85%以上。為貫徹施行《深圳市綠色建築促進辦法》,按照國家、廣東省、深圳市關於推進綠色建築發展的總體要求,該區先後制定了《深圳市龍崗區綠色建築發展規劃(2013-2017)》、《深圳市龍崗區促進綠色建築發展實施意見》、《龍崗區建設工程質量提升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除了明確新建民用建築、公共建築等必須按照綠色建築要求進行項目立項備案、規劃建設和運營外,還鼓勵企業推廣運用綠色建造方式,採用鋁合金模板、預製混凝土整體外門窗構件、預製輕質混凝土內牆板、整體衛浴、整體爬升式外腳手架等綠色施工技術及工藝,應用納米塗料、輕鋼龍骨石膏板等新型材料,減少建材消耗和施工現場揚塵,促進工地文明施工標準化建設,提升建築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

  此前,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連續5天在龍崗區天安雲谷產業園一期、萬科公園裡三期項目工地舉辦了工程質量觀摩活動,吸引了來自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及建築企業2500多人參觀學習。據介紹,天安雲谷項目工程採用了鋁合金模板安裝體系、裝配式輕質內隔牆板體系、移動式預製路面、裝配式型鋼防護棚等十多項低碳環保、綠色施工技術和措施。萬科公園裡項目工程採用了主體全鋁模、PC技術、內隔牆體系(預製內隔牆板、輕鋼龍骨石膏板體系)、整體衛浴、外爬架五大技術體系,應用標準化產品定型、全裝修、日式管理、評估體系(實測實量季度評估、交付評估)四大保障體系,將可節約工期約25%,提升效率減少勞動力;杜絕空鼓及開裂質量通病出現,有效提升工程質量;減少建築垃圾90%以上,真正實現綠色建築施工。

  在推進綠色建築技術體系的同時,龍崗區也積極推進太陽能建築應用與建築綠色的融合發展。該區今年共新增應用32項太陽能熱水系統,新增太陽能集熱面積19577平方米,目前全區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覆蓋建築面積已達46.5萬平方米。另外,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還引導政府投資項目實行綠色再生建材政府採購,大力推廣綠色再生建材產品使用。據了解,目前分別由區機關事務管理局、衛生局、教育局等責任單位實施的首批項目共15個,已完成節能改造方案編制和審批,正在進行改造施工。

  「下一步,除了繼續完善現有綠色建築推廣機制,我們還將編制《龍崗區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十三五』規劃》,組織對在建民用建築開展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專項檢查,加強相關監管和執法力度。」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研究制定一些區級相關配套措施,以便更加有效推進綠色建築的發展進程。

「十三五」期間:各省市綠色建築的發展規劃盤點

  政府推動 綠建拔地而起

  立體綠化,屋頂花園?或者再高級一點兒,恆溫恆濕,智能建築?又或者是造價昂貴的建築?綠色建築可沒有這麼簡單。事實上,綠色建築是在建築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適用空間,達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綠色建築的突出優勢就是減少能源消耗,建築可持續並與人需求相適應。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綠色建築課題組負責人朱穎心認為,很多真正節能、節材的建築是出於節省投資與運行費的目的才建成的,因此並不應該是昂貴的建築。

綠色建築

  綠色建築的益處可延伸到工作以外,包括提升睡眠質量。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和紐約州立大學上州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全美5個城市共10座建築的109位工作者後發現,在綠色認證建築內工作的人能夠獲得更高的認知功能和睡眠質量分數,並出現較少病態樓宇綜合症。

  據2016-2021年中國綠色建築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了解,目前,我國約有2000座綠色建築,主要集中在江蘇、廣州、山東、北京、上海等東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目前,我國綠色建築發展很快,節能建築剛性要求嚴格,新建項目基本都要求執行綠色建築標準,但綠色建築機制還不完善,主要靠政府推動。」德中環保諮詢(GEP Research)研究員郭少君稱。

  在郭少君看來,綠色建築發展迅速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他介紹說,根據國家規劃,到2020年我國城鎮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比重要從2012年的2%提升至50%。綠色建築以每年翻番速度發展。根據國家發布的綠色建築行動方案要求,2015年起,政府投資的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等建築,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省會城市保障性住房以及單體建築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的機場、車站等大型公共建築,都要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這就極大促進了綠色建築的發展。

  政府轉變觀念 功能前置

  據了解,目前我國綠色建築在節能、節地、節材以及環保等方面已有標準,通過強制項(綠色建築的必備條款)、一般項(可選擇項目)和優選項(難度較大、指標要求較高的項目)的分數累加形成三個星級標準。強制項和一般項都是用傳統手法和優化設計可以實現的,成本增加的並不多。

  中國綠色建築促進會負責人表示,比如,開發1平方米三星級綠色建築的成本比普通建築高出200多元,但是在用地、設計、審批等方面的花費仍舊不菲。目前綠色建築的增量成本存在著偏高或者參差不齊的局面,綠色建築的增量成本從3.6%~9.3%不等。

  此前有專家認為,由於開發成本較高,現有的綠色建築項目多數以中高端市場定位為主,「綠色住宅」目前基本上定位於改善型需求類產品,離錙銖必較的普通剛需購房者還有一定距離。針對這一情況,記者採訪了多位市民,答案確是如此。

  北京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北京房價本來就比較高,如果買一套100平方米的『綠色』房子就要多花十幾甚至幾十萬,不划算。」不過,李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在購買綠色建築時能夠得到一些優惠支持,會考慮買綠色建築。

  這麼看來,價格確實是擋在消費者和綠色建築之間的「一堵牆」。事實上,《發展規劃》中針對資金支持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統籌市級財政資金,發揮政府資金槓桿作用,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與,推動市場化運作機制的形成。對政府投資的項目,增量投資由政府資金承擔;社會投資的項目由市級財政給予一定的獎勵資金,被認定為第一年度的示範項目,資金獎勵標準為1000元/平方米,且單個項目不超過3000萬元;第二年度的示範項目,資金獎勵標準為800元/平方米,且單個項目不超過2500萬元;第三年度的示範項目,資金獎勵標準為600元/平方米,且單個項目不超過2000萬元。

  中國綠色建築促進會負責人在受中訪時表示,雖然這項支持並不針對消費者個人,但是對於開發商的資金補貼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消費者的購房壓力。

  那麼問題來了:圖一時,還是謀長遠?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前期的高投入高成本成為制約綠色建築發展的最大瓶頸,高成本、收益慢是制約市場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企業前期投入很高,但是如果要收回成本至少要十年時間。在我國推廣綠色建築,政府應該轉變思維,功能前置,地塊兒要提前規劃,改事後補貼為事前牽線搭橋。」

  除了價格因素外,郭少君認為,可循環建材使用和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比例偏低,僅僅5%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綠色建築的發展。其次,市場推動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發展體制機制還未形成。綠色建築在節水、節能、節材、環保等方面,從設計到運營都執行更嚴格能耗標準,國外已經完成了這些環節的改造,中國正在從制度設計到執行的完善過程。

  北京

  近日,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民用建築節能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提出未來5年北京將推動超低能耗建築試點示範,特別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具備條件的綠色生態示範區提高綠色建築的普及率。專家認為,提高綠色建築的普及率,首先要轉變政府觀念,改事後補貼為事前牽線搭橋。

  哈爾濱

  綠色建築引領城市發展新風尚

  近日,《哈爾濱市「十三五」期間開展綠色建築行動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到2020年,全市新建建築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比例達到60%以上,綠色建築的發展正邁入快車道。

  廈門

  推廣綠色建築市民買綠色建築政府給獎勵

  購買商品房,業主居然還能獲得契稅返還獎勵!10月29日,記者從廈門市建設局獲悉,建發?中央灣區一期E28地塊1~12號樓的業主已經陸續拿到了政府按比例返還的契稅。這也是自去年市建設局、市財政局印發《廈門市綠色建築財政獎勵暫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後,我市首例綠色建築財政獎勵。

  佛山

  計劃「十三五」發展綠色建築超2604萬平方米

  10月26日下午,以「多元發展生態建造」為主題的綠色建築論壇在佛山市中歐中心舉行。論壇上,與會專家分享了綠色建築發展技術、理念以及實踐。佛山市住建管理局黨組書記林國榮表示,「十三五」期間,佛山計劃發展綠色建築超2604萬平方米,並將逐步實現從單體綠色建築向規模化綠色建築轉變,從低星級綠色建築向高星級綠色建築發展轉變,從規模化綠色建築向區域綠色生態城區轉變。

  山東

  出台綠色建築發展「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期間,山東全省縣級及以上城市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要全面執行綠色建築設計標準,新增綠色建築兩億平方米以上,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比例達到30%以上。新建城區全部按照綠色生態城區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創建省級綠色生態示範城鎮20個以上。

  上海

  發布裝配式建築2016-2020年發展規劃

  作為指導上海市裝配式建築十三五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上海市裝配式建築2016—2020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十三五期間上海裝配式建築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對策措施,為未來五年上海發展建築工業化指明了方向。到2020年,裝配式建築要成為上海地區主要建設模式之一,建築品質全面提升,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成效明顯,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較為完善的裝配式建築產業體系。

  珠海

  綠色建築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建築「綠色化」將有法制保障

  珠海綠色建築發展將步入快車道。筆者10日從珠海市法制局獲悉,《珠海經濟特區綠色建築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即日起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提出,除了小於1000平方米的獨立建築,今後珠海新建、改建、擴建民用建築將全面實行綠色建築標準,市政府將設立綠色建築發展專項資金,對綠色建築還給予容積率獎勵、契稅減免等優惠政策,加快推進綠色建築建設。

  浙江

  出台新政2020年實現綠色建築全省覆蓋

  為了大力推進綠色建築,促進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浙江省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了《關於推進綠色建築和建築工業化發展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省城鎮地區新建建築一星級綠色建築全覆蓋,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築占比10%以上的目標,並進一步明確了八項重點任務。

  甘肅

  將以綠色節能為目標推動住房建設模式轉型

  在傳統建築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從今年起,對新建住宅,甘肅將以綠色、節能、省地、環保型住宅建設為目標,推進住房建設模式轉型。從2016年起的五年間,對新建住宅,甘肅將著力提升綠色節能水平,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綠色住宅小區,城市新建保障性住房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推進設市城市綠色建築集中示範區建設。同時,甘肅省住建部門開始完善適合全省氣候特點的節能設計規定和技術標準,以太陽能光熱系統為重點,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集中連片推廣,提升新建建築能效水平。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綠色建築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綠色建築相關排行

綠色建築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綠色建築精選報告、綠色建築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綠色建築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綠色建築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