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釹鐵硼是一種強大的永磁材料,具有高磁能積、高矯頑力和高磁導率等特性,在電子和醫療等各個領域應用廣泛。釹鐵硼相關技術的不斷升級下行業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以下是2023年釹鐵硼市場規模分析。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釹鐵硼產品抗拉強度和彈性更強,特別適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製造、軍事裝備、核能工業及其他高技術領域。據釹鐵硼市場規模分析預測,到2023年,釹鐵硼產品需求量將增長,在特殊的航空航天、汽車、軍事以及更多先進領域,將有著更多的釹鐵硼應用。
據釹鐵硼市場規模分析數據統計,到2023年,釹鐵硼行業的總規模將達到1700億元,較2022年增長了近4%。預計中國釹鐵硼行業市場規模將會以12%的增長率增長,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過800億元。 這部分依賴於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在航空航天、汽車製造、軍事裝備、核能及其他高技術領域的巨大需求,釹鐵硼的需求和市場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釹鐵硼生產國,其產區主要為內蒙古、江西、雲南等地。其中,內蒙古包頭地區是中國釹鐵硼的主要生產基地,2019年該地區釹鐵硼的總產量達到2.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近一半。在未來幾年,釹鐵硼市場的需求量將繼續增加,產量也會相應增加,預計到2025年,中國釹鐵硼總產量將達到8萬噸以上。
釹鐵硼市場規模分析從釹鐵硼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國外主要有日本的日立金屬、TDK、信越化學和德國的VAC四家高性能釹鐵硼生產商。伴隨中國製造業中心地位崛起,國際釹鐵硼產業逐步向國內轉移。目前,國內稀土永磁企業主要包括中科三環、正海磁材、大地熊、寧波韻升、金力永磁、英洛華等。
目前我國67個稀土採礦權中,江西省最多,其次為四川和福建。其中,贛州作為聞名中外的「稀土王國」,是我國離子型稀土發現地和開採技術發明地,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中重稀土資源主產地和冶煉加工集聚區,在中重稀土領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整體來看,北方採礦權證較少,資源分布集中;南方採礦權多,礦點較為分散。
電子產品:釹鐵硼廣泛應用於電子產品中,如手機、平板電腦、音響設備、耳機等。它們被用於製造電機、揚聲器、震動馬達和傳感器等部件,以提供強大的磁場和高效能量轉換。
汽車工業:釹鐵硼在汽車工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被用於製造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機、發電機、剎車系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等關鍵部件。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對釹鐵硼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機械設備:釹鐵硼在機械設備中被廣泛應用,如工業機器人、磁力分離器、磁力搬運器和磁力鉗等。它們能夠提供強大的吸附力和精確的控制,提高生產效率和精度。
醫療設備:釹鐵硼在醫療設備中也有應用。它被用於製造核磁共振成像(MRI)設備、手術器械和醫療設備中的電動部件等。其高磁性能可以提供更準確的成像和更高的治療效果。
能源行業:釹鐵硼在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也有重要應用。它被用於製造發電機、電力轉換裝置和傳感器等關鍵組件,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對釹鐵硼的需求預計將繼續增長。然而,釹鐵硼的生產過程對稀土元素的需求較高,因此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釹鐵硼新技術的升級下推動著市場的發展。未來釹鐵硼朝著多元化應用發展。釹鐵硼作為一種高性能永磁材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市場發展空間。以下是2023年釹鐵硼市場前景分析。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釹鐵硼產品抗拉強度和彈性更強,特別適用於航空航天、汽車製造、軍事裝備、核能工業及其他高技術領域。據釹鐵硼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到2023年,釹鐵硼產品需求量將增長,在特殊的航空航天、汽車、軍事以及更多先進領域,將有著更多的釹鐵硼應用。
到2023年,釹鐵硼行業將有望迅速發展,由於它對環境的小影響、自身的輕量化以及良好的耐用性,預計將在航空航天、汽車製造、軍事裝備、核能及其他先進領域大量應用,預計到2023年將獲得更多的市場需求。此外,隨著釹鐵硼材料成本的降低,由於體積小,質量輕,更加有效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預計釹鐵硼行業發展前景將更加良好。
釹鐵硼市場前景分析提到隨著電動汽車和新能源行業的迅速發展,對輕量化、高效能的永磁材料需求不斷增加,釹鐵硼磁體作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永磁材料之一,將在電動汽車、風力發電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的持續更新換代,對小型化、高性能的磁性材料需求日益增長,釹鐵硼磁體將在這些產品中發揮重要作用。
釹鐵硼磁體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電動汽車、新能源領域、消費電子產品、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醫療設備以及物聯網和人工智慧設備等領域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釹鐵硼磁體的前景仍然非常樂觀。
高性能化:釹鐵硼市場前景分析預計未來釹鐵硼磁體的發展方向將更加注重提高磁體的性能,包括提高矯頑力、熱穩定性、抗腐蝕性等,以滿足不斷提升的應用需求。通過材料配方的優化和工藝技術的創新,實現釹鐵硼磁體的高性能化。
多元化應用:釹鐵硼磁體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例如醫療器械、航空航天、能源存儲等新興領域,為各種高科技產品提供關鍵的功能支持,拓展磁體的應用範圍。
環保可持續: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等手段,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推動磁體產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發展。
智能化應用:隨著智能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未來釹鐵硼磁體將更多地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家用電器等智能化產品,以支持這些產品的小型化、高性能化發展趨勢。
總的來說,未來釹鐵硼行業的發展方向將更加注重高性能化、多元化應用、環保可持續、智能化應用以及國際競爭與合作。這些方向將推動釹鐵硼行業朝著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軌道上邁進。
釹鐵硼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釹鐵硼已經完全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釹鐵硼產品市場規模達到32.8 億元,占整個稀土磁材市場的98.8%,釤鈷永磁和鐵氮永磁材料占1.2%的市場份額。在稀土釹鐵硼產品中,燒結釹鐵硼產品市場規模達到28.6 億元,占整個稀土永磁材料市場總量的86.1%,粘結釹鐵硼達到4.2 億元,占整個市場總量的12.7%。以下是對我國釹鐵硼行業分析:
礦產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數字顯示,我國稀土資源儲量占全球的59.3%,且種類豐富,釹資源遠景儲量380萬噸,如果按2007年全球釹鐵硼產量6萬噸來計算,則我國的釹資源能使用190年。2003年至2008年,中國釹鐵硼產量從1.5萬噸增加到5.5萬噸,複合增長率30%;全球份額高達78%。2009年我國釹鐵硼產量9.4萬噸,遠遠高於境外產量的1.44萬噸。隨著新的應用領域不斷開發,預計未來5年全球釹鐵硼行業仍將保持15%的增速,而我國則有望將保持20%的增速。
「十一五期間」隨著 IT產業、汽車和機械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對釹鐵硼磁體提供了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在我國出現一股「釹鐵硼熱」,許多大型釹鐵硼企業紛紛增能擴產,一批新的釹鐵硼企業也應運而生。新一輪「釹鐵硼熱」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釹鐵硼磁體產業正加速向資源產地轉移。自1990年以來,在我國逐漸形成了浙江、山西和京津三大釹鐵硼磁體生產基地。隨後,包頭和煙臺等地區的燒結釹鐵硼磁體產業也取得快速發展。從產量來看,我國已成為磁性材料生產大國。
2010年,在低碳經濟的大趨勢下,為釹鐵硼磁體帶來了增量需求機遇。目前中國的主要需求端在傳統低端領域的電聲、磁選等,隨著需求結構的調整,中國用於汽車、風電、變頻空調等節能環保領域的電機部分將會出現大幅增長。礦產行業市場調查報告預計到2020年,國內混合動力車年產量124萬輛,純電動車年產量超400萬輛,保守估計帶來4.4萬噸年高性能釹鐵硼需求,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從全球範圍來看,2020年混合動力車產量超1200輛,純電動車產量超過600萬輛,帶來9.8萬噸年高性能釹鐵硼需求,市場規模466億元。新能源汽車是稀土永磁行業未來高速發展的強勁動力。
釹鐵硼市場前景
需求:「節能環保、輕薄短小」
礦產行業市場分析報告調查顯示,2010年全球永磁體市場產量約100萬噸,其中鐵氧體年產量約90萬噸,釹鐵硼年產量在10萬噸左右,僅占總產量的10%。如按現價計算,全球釹鐵硼市場規模約80億美元。釹鐵硼永磁體因為重量輕、體積小、磁性強等諸多優勢,已經開始逐步替代鐵氧體永磁體,假設釹鐵硼永磁體能替代50%的鐵氧體磁體,則其產值將達千億美元,2001年到2010年十年間,釹鐵硼需求增加了5倍多,足以說明釹鐵硼仍是朝陽產業。
傳統應用(揚聲器、磁選、永磁電機、VCM、MRI等)市場滲透率已經較高,需求處於穩定增長期,年增長率在5%-10%;而新型應用(風電、變頻空調、節能電梯、混合動力汽車、汽車EPS 轉向電機)是推動釹鐵硼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釹鐵硼替代鐵氧體的驅動因素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設備「輕薄短小」需求,釹鐵硼具備高能量、高密度的優點,相同磁力的釹鐵硼體積是鐵氧體的1/10,體積是其1/6,釹鐵硼對鐵氧體的替代使消費電子實現小型化、輕量化、薄型化,因此廣泛應用於硬碟VCM、DVD光碟機、手機馬達和電聲器件。由於消費電子廠商將設備的尺寸放在首位,且釹鐵硼占設備總成本比例較低,因此小型化需求剛性大;二是「高磁能」需求,釹鐵硼具有極高的磁能積和矯力,是目前永磁材料中磁性能最高的一種,因此廣泛應用於電機、汽車、電動工具、MRI、磁選、電聲領域,由於下游廠商釹鐵硼占設備總成本比例較高,且設備尺寸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廠商以權衡性價比為主,該需求具有一定可替代性;三是「節能環保」需求,釹鐵硼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的應用同時基於其小型化和節能環保的優點,應用領域有風力發電、節能電梯、電動自行車、新能源汽車、EPS 等。這些環節,釹鐵硼設備的初置成本雖然較高,但長期節能價值更為突出,因此需求剛性較大。
供給:競爭格局優化
供給和競爭格局方面,存在三方面因素促使釹鐵硼廠商提高產品價格。其一,在稀土政策推動下,上游原材料供給的限制抑制了下游產能的開出。按照中國2011年稀土氧化物開採指標且能嚴格執行測算,中國廠商僅能供應5.5萬噸釹鐵硼,低於去年全球10萬噸的需求,供需失衡;其二,高端釹鐵硼專利掌握在國內五家廠商手中,專利壁壘限制了國內其它釹鐵硼產能的開出,而掌握專利的廠商也無產能大幅開出的規劃;其三,釹鐵硼行業屬性有別於半導體、面板等產業,釹鐵硼廠商折舊占成本比重為3%,而半導體、面板折舊占比為20%,對釹鐵硼廠商來說,盈利能力遠比產能利用率重要。
中國作為稀土供應大國(占全球稀土供應的95%),2010年開始的總量控制將使供應量長期低於需求:2011年全國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9.38萬噸,其中輕稀土8.04萬噸,中重稀土1.34萬噸,比去年增長5%。但去年REO實際開採量約12萬噸,比實際高出30%。今年政府強調加強總量控制和監管,如果按照預期總量控制目標,即今年成品釹鐵硼磁體供應量將比去年萎縮20%以上。預計2015年全球稀土總供給量將達 15萬噸,年複合增長率11%,低於需求增長率,因此稀土價格長期看漲。
全球絕大多數稀土由中國供應。由於長期過度開採,金屬鐠釹價格壓制在10萬-20萬元/噸區間波動,今年開始,隨著稀土政策持續推出,供給受限作用開始顯現,3月份開始價格快速上漲6倍多,即使短期價格出現回調,在長期供需失衡的情況下仍無法改變上漲趨勢。金屬鐠作為一直有廣泛應用前景的稀有金屬,十年價格沒漲本身就是不合理的,這期間銅價漲了5倍多。
釹鐵硼行業分析調研發現,目前,我國釹鐵硼永磁材料生產企業已達100多家,國內有五家企業有NEOMAX的燒結釹鐵硼專利授權(三環、韻升、京磁、安泰、銀納)。由於MQ 磁粉的壟斷地位,其原料磁粉長期保持高壟斷價位,MQ磁粉價格占磁體價格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加上其他材料成本約10%-20%,因此廠商的毛利率在 30%以上,淨利率一般在15%以下,其它沒有專利的企業需要向上述五家企業繳納10%的代理費以這幾家企業的名義出口,而小企業的利潤率也僅10%左右,高昂的代理費使其無法將產品銷往國際市場,並限制了粘結釹鐵硼磁體價格的下降。長期以來,專利限制一直是制約我國釹鐵硼行業發展的最大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