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掃描器是發現可利用漏洞的一種安全檢測行為。2014年安全掃描器市場規模為12.1億美元;2015年安全掃描器市場規模達20.71億美元;2016年安全掃描器市場規模突破50億美元。那麼安全掃描器發展現狀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安全掃描器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想要自己的系統固若金湯堅不可摧,首先是需要衡量分析自己的脆弱性和安全的地方在哪裡,即漏洞。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就像戰爭,不但要了解敵人的弱點,還得清楚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有效預防「敵方」的「偷襲」。信息安全同樣要能夠清醒的審視自己,充分理解和了解自己本身的問題,方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護體系,建立一整套安全防護措施,把威脅扼殺在搖籃中。
2016年全球工控安全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將達到71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約為7.2%,預計2019 年將達87.49億美元。隨著工業控制系統與網際網路的不斷融合,工業控制系統不可避免的暴露在網絡安全威脅之下,工業控制網絡的安全性、穩定性正變得越來越不可控,當前70%的聯網設備存在安全漏洞;預計2016-2017年接入物聯網的軟硬體設備90%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面對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信息安全「蛋糕」,國內智能終端廠商都在進行布局和嘗試。例如酷派已為深圳警務部門研發搭載「警務雲」系統的的安全智慧型手機,阿里巴巴已與公安部聯合開發警員專用的行動作業系統(阿里YunOS)。
作為國內老牌基礎運營企業,中國電信也在聯合智能終端廠商如酷派構建從網絡到業務再到終端的「雲、管、端」聯動安全防護戰略。韓臻聰表示,中國電信正在搭建一個涵蓋監管部門、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企業、安全廠商等在內的安全生態圈和互聯互通的安全開放平台。
當前,對於防止遭受10月份植入大多數網際網路的Mirai殭屍網絡等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仍然是無計可施。然而,如果這一問題果真發生,網際網路用戶將會在安全與隱私擔憂方面承擔不同後果。信息安全大會顧問委員會委員托德.英斯基普說到。「長期來說,我們可能會考慮所有網際網路啟動設備的安全需求,但是這要與它自身的系列問題一起進行:是何種需求,由誰來驗證符合性。這可能會引發不同區域和國家在安全考慮方面的衝突」,英斯基普說到。「在假定所有參與者至少在最初都是自私的這一情形下,網際網路設計的目的是具備開放和富有彈性。相反,我們會繼續尋找具有惡意企圖的個人、組織和民族國家。」
通過對安全掃描器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得知安全掃描器對客戶的安全信息系統進行持續的監控和周期性的加固配置,從而使客戶免除安全的後顧之憂。未來,數據與信息安全分析將有超過行車安全成為大數據分析的最大市場,端點的安全性將發揮其關鍵作用,改變在預測時整體的分析。以上便是筆者對安全掃描器發展現狀的詳細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