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生物醫療診療人次數就達到了13.0億人次,同比增長5.6%。中國生物藥市場通常隨人口老齡化、慢性病增加及中國生物裂藥公司的研發及生產能力提升。以下對生物醫療行業現狀分析。
生物醫療行業現狀分析,中國生物醫療市場從2013年占中國整體醫藥市場的8.7%增至2017年的15.3%。2017年中國生物醫療行業市場規模為2185億元,預計2018年中國生物醫療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2500億元。
2014-2018年中國生物醫療市場規模走勢
隨著我國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其為生物醫療產業的生產過程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生物醫療產業作為我國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其良好的發展現狀對推動我國生物醫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現從四大市場推動因素來分析生物醫療行業現狀。
在中國,疾病譜系正從傳染性疾病轉為慢性疾病,其中腫瘤疾病日益高發。癌症病例已於2017年達4.2百萬起且預計將於2022年達4.8百萬起。癌症治療具有成本高及醫療需求周期長等特微。生物醫療行業現狀分析,由于越來越多疾病需要長期用藥,而生物藥在治療該等的疾病方面表現出良好的療效,因此癌症等慢性疾病患病率的日益增加,預計會激發對生物醫療的需求。
生物醫療市場資本密集及需對研發及生產過程進行大量投資。生物醫療行業現狀分析,中國裂藥行業的資本投資2017年達249億美元,占全球投資的22.2%。投資已為生物藥研發及生產設備建造提供充足資金。
中國政府為加速創新藥物的審批流程頒布一系列政策。此外,已實施的優先審查加速了可能綬解緊急臨床需求的藥物的商業化進程。專利保護亦大大加強。生物醫療行業現狀分析,此類改革將吸引跨國裂藥公司於中國市場推廣更多創新生物藥,並鼓勵國丙企業更多地投資研發。因此,可用的生物藥日益多樣化,並推動未來消費。
生物醫療具有較強的功效及較少的副作用, 與化學藥相比,其價格通常更高。經濟持續增長導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對健康意識及購買意願的提高有積極影響。生物醫療行業現狀分析,此外,更新的中國國家醫保目錄和價格談判機制包括了更多的生物藥報銷,其進一步擴大了生物醫療市場。
生物醫療行業現狀分析,由於我國生物醫療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與國際生物醫療行業相比差距較大,因而我國生物醫療產業發展還需要很長的發展道路要走。同時,在這一階段,我國的生物醫療企業也應當做好應對生物醫療生產以及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控制調整,最終使我國的生物醫療產業實現創新化和規範化,從而推動國民經濟的快速增張。
2018年成功IPO的臨床前期生物醫療企業已經達到至少7家,而2017年一整年只有一家。生物醫療市場被看好,其高技術、高收益的特點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進入該市場。以下對生物醫療行業投資分析。
生物醫療行業投資分析,中國生物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也體現在了行業的企業個數上。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2-2017年,我國生物醫療行業企業個數處於不斷上升的趨勢,增速自2014年呈平穩波動態勢。生物醫療行業分析指出,2017年,中國生物醫療行業企業個數達到1014家,較上年同比增加4.43%。
生物醫療產業對於創新研發能力和資本的抗風險能力都提出了十分嚴苛的要求。在眾多高科技創業投資領域中,生物醫療產業也可以說是比較難啃的一塊骨頭。現從三大角度來分析生物醫療行業投資。
如果未來人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多的話,這個市場就會變得越來越大。生物醫療行業投資分析,其背後的邏輯是中國的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而人的疾病主要就集中在老年階段;另外環境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不良生活習慣問題等,都導致健康問題越來越多,我們發現有些慢性病,像高血壓、糖尿病等,發病比例也越來越高,人數也越來越多。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像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病發病比例是不斷提高的。未來人的壽命可能會越來越長,但伴隨著病症也會越來越多。
生物醫療行業投資分析,一個人有了健康問題,但如果他沒有消費意識的話,有病不去看,這也構不成市場需求。而消費意識顯而易見是在增強,因為人們隨著生活水平在提高,會越來越關注生活質量。
這一點也很重要,不管是自己支付、家人支付,還是通過保險來支付,這些都構成了需求最終形成的要件。生物醫療行業投資分析,隨著人均GDP的不斷提高,個人的支付能力在增強,國家在醫療保障上也在增加投入,保險公司也越來越關注這個領域,這都會提高人們對醫療需求的支付能力。
醫療投資行業面臨的一系列變革是挑戰,更是機遇,醫療企業與投資機構都應該學習如何在常態下做產業、做投資的課題。國家隊資本投資標的主要分布於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創新藥、基因檢測、醫療AI等領域。這些領域也是目前社會機構資本在密切關注的領域。生物醫療行業投資分析,國家隊資本的大量進入,既是因為醫療健康領域是關乎國計民生、國家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也是對該行業發展和投資的引導。和國家資本相比,社會資本在投資效率、投資管理和客戶服務上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