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水電產業突飛猛進,在世界水電行業實現了從「追隨者」到「領跑者」的飛躍。不僅成為全球水電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也成長為當今全球水電建設技術最為先進的國家。
中國水電的總裝機已經突破3億千瓦,約占全球水電總裝機的27%;裝機容量全球排名前10位的水電站中國將有5座;單機容量70萬千瓦以上的水輪發電機組,超過一半在中國。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水電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已突破3億千瓦和1萬億千瓦時,分別占全國的20.9%和19.4%,水電工程技術居世界先進水平,形成了規劃、設計、施工、裝備製造、運行維護等全產業鏈整合能力。
根據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全國新開工常規水電和抽水蓄能電站各6000萬千瓦左右,新增投產水電6000萬千瓦,2020年水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3.8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4億千瓦,抽水蓄能4000萬千瓦,年發電量1.25萬億千瓦時,在非化石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更多相關水電裝機政策分析信息請諮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水電裝機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西電東送」能力不斷擴大,2020年水電送電規模達到1億千瓦。預計2025年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4.7億千瓦,其中常規水電3.8億千瓦,抽水蓄能約9000萬千瓦;年發電量1.4萬億千瓦時。
水電是清潔低碳可再生能源,具有防洪、供水、航運、灌溉等綜合利用功能,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根據最新統計,我國水能資源可開發裝機容量約6.6億千瓦,年發電量約3萬億千瓦時,按利用100年計算,相當於1000億噸標煤。
在資源危機、環境惡化等背景下,清潔能源備受各國政府重視。水電是當前技術最成熟、開發最經濟、調度最靈活的清潔可再生能源。當前我國水電裝機行業市場分析詳述如下。
根據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狀況報告(2014),作為世界上最主要、最成熟並且能源效率最高的可再生能源,2013年全球電力生產中可再生能源份額已達 22.1%,其中水電貢獻率高達85%,水電提供世界約16%的電力。
根據中國水力資源複查結果,我國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裝機6.94億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1/6,技術可開發裝機5.42億千瓦,經濟可開發裝機4.02億千瓦。目前我國水電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已超過50%,還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目前全球水電裝機容量約10億千瓦。截至2014年底,我國水電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占全球的27%。相關水電裝機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水電裝機項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
全球裝機容量前10名的水電站中,中國占了5座。全球70萬千瓦及以上的巨型水電機組,半數以上由中國三峽集團管理運營。
作為利用效率高、開發經濟、調度靈活的新能源,水力發電未來還有較大發展空間。據國際行業預測,到2050年,全球水電裝機容量將由現在的10億千瓦「翻一番」至20億千瓦,大部分待開發的水電資源集中在非洲、南美、南亞、東南亞等地,這也為中國水電全產業鏈「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據國際行業預測,到2050年,全球水電裝機容量將由現在的10億千瓦「翻一番」至20億千瓦。「目前全球水電裝機開發程度約為25%,其中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非洲水電開發程度分別為47%、38%、24%、22%和8%,亞洲、非洲、南美是今後水電建設的重點地區。」國際水電協會主席肯·亞當斯表示,優先發展水電已成為國際共識。這也為中國水電全產業鏈「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