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各出版社紛紛穩步推動數字內容的價值變現,國家每年出版的20多萬種圖書和近萬種期刊,基本上全部實現了數位化加工。2021年,我國網際網路期刊、電子圖書、數字報紙的總收入為94.0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5.56%,移動閱讀等實現收入2448.36億元。
北京市先後出台《關於推動北京遊戲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推動北京音樂產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推動數字出版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文件,創新推出新舉措,統籌規劃產業發展。2021年北京市數字出版產業收入規模達3604.19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27.8%,北京數字出版市場規模保持逐年大幅遞增的良好勢頭。
中南傳媒主要產品為出版物,用途是為消費者提供知識、信息,滿足消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業務涵蓋出版、發行、印刷及印刷物資供應、媒體、數字教育、金融等領域。2021年中南傳媒營業收入為104.7億元,同比增長2.1%;營業利潤為15.9億元,同比增長9.3%。
從市場產品來看,傳統書刊的數位化產品收入呈現出持續下降趨勢,目前像傳統的報刊雜誌在數字出版業的收入占比不到1%,以圖文為核心的傳統媒介形式地位進一步弱化。
從市場領域來看,網絡文學領域是數字出版行業發展較早且消費市場最大的細分領域之一,2020年我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40億元,而網絡文學的用戶規模將達到4.67億人。
目前,國內出版業處於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並存的融合創新期。國內傳統出版數位化轉型模式多元化,電子書領域出現閱文、掌閱科技等數字閱讀平台,有聲書成為數字出版新興業態,湧現喜馬拉雅 FM、懶人聽書等聽書平台,傳統圖書IP全版權運營,授權改編成影視劇及網路遊戲等產品。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包括上游內容製作商、中游出版社、下游分發平台和用戶等。
綜合來看,在讀者對於閱讀環境有更高的要求下,我國數字出版的環境和內容將要升級。對於我國來說,數字出版在我國還算是一個新興行業,數位化的轉型已經迫在眉睫了,未來的發展也將充滿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