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綠色能源」和「低碳生活」的概念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各國競相開展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可再生綠色能源為主的研究和應用。以下是太陽能熱發電現狀分析:
光熱發電示範運行始於20世紀80年代,1984年美國加州建立了全球第一座光熱示範電站SEGSI。1991年開始全球光熱發展進入停滯階段,直至2006年西班牙啟動首個光熱發電項目,全球光熱發電開始復甦。
太陽能熱發電現狀分析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掀起了新的光熱投資和建設熱潮,光熱發電總裝機規模持續上升。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統計數據,全球太陽能光熱發電裝載機容量已經達到了4652兆瓦,其中美國、西班牙處於行業領跑地位,超過全球總量的80%,印度、南非、阿聯等國家相對靠前。
光熱發電可實現全天候發電,與現有電網匹配性好,發電輸出更為穩定,可以顯著降低電網的接入及消納成本,並有利於電網消納更多的不穩定電源,減少棄風棄光現象,優化新能源電力結構。雖然中國目前在運行的裝機容量很低,但是由於光熱發電兼具環保性、穩定性等特點,中國已經意識到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建裝載機容量達到300兆瓦,處於全球第二位,其他主要在建工程集中在非洲、印度、智利等地區和國家,西班牙、美國在建工程較少,全球範圍內整個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
光熱發電行業是國家未來扶持產業,政策支持力度大。太陽能光熱發電作為一種較為穩定、環保的新能源電力生產技術,已成為全球多個國家重點支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早在2007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就把太陽能熱發電明確列為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
分析太陽能熱發電現狀,2016年,國家開始加大對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的支持力度。3月份,《十三五規劃》強調建設現代能源體系,積極支持光熱發電,將實施光熱發電示範工程列為能源發展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光熱發電技術研發應用;9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太陽能熱發電標杆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核定太陽能熱發電標杆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15元,同時鼓勵地方政府對太陽能熱發電企業採取稅費減免、財政補貼、綠色信貸、土地優惠等措施。隨後,11月份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預計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6.8-7.2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3.6%到4.8%,人均用電量5000千瓦時左右,接近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7%;建成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500萬千瓦,預計市場規模達到1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