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底全國共有特種設備生產單位78111家。 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特種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到目前我國特種設備的使用技術尚不成熟,由特種設備引起的社會環境問題也不斷出現。以下對特種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按設備類別劃分,鍋爐事故11起、死亡9人,壓力容器事故4起、死亡7人,氣瓶事故4起、死亡3人,壓力管道事故1起、死亡1人,電梯事故33起、死亡29人,起重機械事故26起、死亡26人,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45起、死亡42人,大型遊樂設施事故6起、死亡2人。2020-2025年中國特種設備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其中,事故起數排名前三位的設備為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電梯和起重機械,均為機電類特種設備,占事故總起數的80.00%,占死亡總人數的81.51%。
2019年特種設備事故起數及占比情況
特種設備具有在高溫、高壓、高空、高速條件下運行的特點,是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具有潛在危險的設備,有的在高溫高壓下工作,有的盛裝易燃、易爆、有毒介質,有的在高空、高速下運行,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嚴重人身傷亡及重大財產損失。對此,世界各國政府十分重視其安全,不斷探索,尋找解決辦法,對這類設備、設施均實行特殊監管,以保障安全。現從三大發展優化來分析特種設備行業發展趨勢。
(一)特種設備檢驗行業現存問題
首先,安全生產問題普遍存在於我國特種設備使用過程中,特種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設備操作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尤其面臨較大的安全威脅,政府管理部門也對此制定了相關安全規定,如《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這就需要使用特種設備檢驗行業將發揮設備安全性能與加大經濟生產力度的矛盾相協調,尋求恰當的經濟發展方式。其次,由於市場競爭力度不斷加大,多數私有企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顧特種設備檢驗結果的權威性,肆意使用不合格或檢修過期未申報的設備,不僅會增加生產安全隱患,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最後,特種設備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利用行政管理手段進行特種設備資源分配和市場管理將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檢驗行業必須接受嚴格的資質審查和體質管理,難免會使特種設備的分配使用過程更為艱難。
(二)特種設備檢驗體系的建立
特種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要想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特種設備的檢驗體系。首先需要明確建立特種設備標準檢驗機構的指導原則∶以開放的思想吸收先進技術和人才,培養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正確的競爭意識;以「優化資源、提高經濟生產效率」為特種設備執行安全檢查的理念;堅持不斷創新發展,一切以人民利益為根本,使特種設備的檢驗工作更加公益化。其次,為了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特種設備檢驗行業需要順應國際形勢和科學完善的發展方向,制定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創新制度,不斷完善自身企業的檢驗條件,為特種設備檢驗規模化提供良好的環境。最後,特種設備檢驗行業需要嚴格遵守行業道德,明確自身安全責任,以節能減排的綠色理念進行工作創新,嚴格把關做好設備檢驗工作,確保檢驗結果準確可靠,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在新發展階段配合省市及國家各級行政部門的工作,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同時隨著我國市場進一步開放,特種設備檢驗機構要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做好與國際上先進檢驗公司同台競技的準備,甚至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開展,走出國門求發展。
(三)特種設備管理體制的創新發展
特種設備檢驗行業的根本任務是對特種設備進行質量監督,對技術安全進行把關,保證特種設備從生產、安裝到運行過程都符合質量技術要求,而僅僅依靠檢驗工作很難起到實際管理效果,進而難以發揮特種設備的經濟價值,這就需要特種設備檢驗行業進行改革創新,完善特種設備檢驗管理體制,將司法、行政管理部門與檢驗管理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檢驗權威性。特種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新型管理體制的確立需要快速形成公信力,即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規範化的管理模式來推動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展。因此對於新型特種設備檢驗管理機構來講,首先要制定統一的質量管理標準、運營服務標準、考核評價標準等,完善工作管理體系,與國際上先進體系對接,使各項管理工作上一個層次。其次要結合不同特種設備的特點對特定特種設備的檢驗作出細化規定,並不斷優化管理依據方式,然後要成立安全評估小組,負責定期或者不定期以抽查方式進行特種設備的安全評估工作,及時處理質量問題,上報運行管理問題,最後要鼓勵所有的檢驗及管理人員不斷學習先進技術,與時俱進,增加競爭意識,開拓創新,不斷提升個人能力,便於順利開展工作。
特種設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特種設備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工業的強勁發展,推動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三年全國特種設備數量每年增幅均超過10%,特種設備安全不僅關係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也關係著國家經濟建設的有序進行,如此大量的特種設備安全成為我國質監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二五」期間,我國特種設備數量增長約80%,目前已達到1100多萬台,然而,全國事故死亡人數卻逐年下降,2011~2015年分別為300、292、289、282、278人,穩定控制在300人以內。萬台設備死亡人數從「十一五」末期的0.67人下降到「十二五」末期的0.36人,下降46%。
5年風雨兼程,成績來之不易。「十二五」啟幕之時,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工作迎來許多新的挑戰:一方面保證安全是頭等大事,安全要求越來越更高,容不得半點閃失;另一方面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管工作剛剛起步,法規標準不健全,節能工作任務繁重。
2015-2020中國特種設備配件行業市場調查報告顯示,5年來,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工作圍繞「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以戰略思維、系統思想為指導,按照「創新發展、真抓實幹、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堅持分類的全過程安全監察基本制度,嚴格市場准入,著力強化使用環節安全監察,開展重點設備領域專項治理,組織開展科技攻關,深化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改革創新,推動出台《特種設備安全法》,夯實了依法治特的法律基礎,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體系不斷完善,特種設備監管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卓有成效地推進了特種設備事業發展,出色完成了「十二五」確定的目標任務。在保安全的同時,節能立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鍋爐安全節能環保統一監管的工作機制,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管工作順利推進,高效鍋爐推廣取得重要進展,燃煤鍋爐節能減排攻堅戰取得初步成效,節能工程及試點示範產生明顯效益。積極服務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全力保障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等重大活動的特種設備安全,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性和貢獻率不斷提升。
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局長宋繼紅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採訪時說,回顧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工作這些年的發展歷程,我認為有兩點基本經驗:一是始終堅持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實踐證明,把特種設備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實踐,是事業持續發展的關鍵;二是始終堅持創新發展。實踐證明,只有解放思想,以改革創新的思維解決前進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提升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工作效率效能。
展望「十三五」,宋繼紅說,下一步,質檢總局將建立以多元共治為特徵、以風險管理為主線的中國特色特種設備安全治理體系,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特、健全分類的全過程安全監管制度,構建鍋爐安全、節能與環保「三位一體」的監管體系。深化行政許可改革和檢驗工作改革,推進電梯等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方式改革。建設統一標準、覆蓋全國的特種設備風險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平台,形成實時監測、分級響應、快速聯動的風險預警與應急能力。推進應急能力建設工程、信息化建設工程、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燃煤鍋爐綜合提升工程等重點工程。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重特大事故和重大影響事件得到有效遏制,萬台特種設備死亡人數和事故起數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特種設備產品和服務質量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水平不斷提升;其中,萬台設備事故死亡人數控制在0.29人以下,鍋爐實際運行效率提升5%以上。
2018年,全國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部門開展特種設備執法監督檢查188.88萬人次,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14.38萬份。特種設備檢驗行業作為質量安全系統的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細分市場,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同時又面臨著挑戰。以下對特種設備行業現狀分析。
2018年底,全國共有特種設備生產單位76925家,持有許可證79175張,其中:設計單位3761家,製造單位17603家,安裝改造修理單位28832家,移動式壓力容器及氣瓶充裝單位27372家。特種設備行業分析指出,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持證1216.67萬張。
特種設備的檢驗行業是一個專業性很強、進入壁壘較高、具有一定的政府職能並與市場掛鉤的特殊行業。不僅承擔著社會義務,同時也創造著市場價值。該行業將隨著社會生活的進一步發展而具備更強的生命力。現從兩大狀況來分析特種設備行業現狀。
使用登記情況。截止2019年6月30日,全國使用登記特種設備總量為241118台(含停用特種設備,不含氣瓶和壓力管道),其中,鍋爐9850台,壓力容器71287台,電梯109142台,起重機械38076台,廠場內專用機動車輛12197台,大型遊樂設施535台,客運索道35條。全國特種設備登記使用單位67640家。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氣體充裝單位情況。特種設備行業現狀分析,截止6月30日,全國持有特種設備生產(含設計、製造、安裝、改造、修理)許可、充裝許可744家單位,共持有許可證1238證。2019年1~6月有關監管情況。全國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行政許可事項107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含換證)11批次1762證;完成特種設備檢驗56756台件(其中,監督檢驗8864台,定期檢驗47886台件);組織全國執法檢查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13568家,下達1307份監察指令書,立案查處157件,查封、扣押98台套特種設備。
二季度,全國發生1起特種設備事故(一般事故),死亡1人,未發生較大以上事故,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持平和上升100%。發生1起特種設備相關事故,死亡1人,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持平。特種設備行業現狀分析,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在昆明市盤龍區電梯安裝維護保養環節。經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系相關企業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事故防範措施不到位,違章作業導致作業人員受擠壓死亡。各州市市場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強化執法監督,有針對性地採取監管措施,防範類似事故發生。
特種設備行業現狀分析,2019年,全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將繼續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規範日常現場監督檢查,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強化風險防控,深化改革創新,守住安全底線,堅決遏制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確保安全形勢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