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宏觀經濟的向好,國內鋼鐵產能的大幅度上升,國內鐵礦資源吃緊已是不爭的事實。無論國內礦粉的品位和數量均不能滿足高速發展的鋼鐵產業,從2000年開始 ,國內加大的國外優質鐵礦的進口數量,一躍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鐵礦進口國。以下對鐵礦粉價格行情分析。
2016-2021年鐵礦粉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表明,國內鐵礦粉市場弱勢維穩。國產礦方面,邯邢地區大型礦山企業下調鐵精粉出廠價格,導致該地區市場報價跟降,其餘地區報價均維持穩定,市場成交情況尚可。據了解,目前國產礦市場整體庫存繼續以下降為主,但以目前的價格來看,已經遠遠跌破成本線,部分國企受限於企業負擔,因此短期內不會考慮減產。進口礦方面,港口現貨價格整體以穩運行為主,由於鋼廠方面採購仍以按需採購為主,因此成交略顯弱勢。現階段鋼廠主要以採購高品位進口礦資源為主,買賣雙方博弈狀態凸顯。綜合以上因素,預計短期國內鐵礦粉市場盤整運行。
我國是世界生產製造大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對高新材料的需求量巨大,特別是汽車及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對高端粉末冶金製品材料的需求旺盛。
我國鐵礦粉主要應用於汽車、摩托車、農用運輸車、小型製冷壓縮機、家用洗衣機、辦公機械、紡織機械、電子、化工、高效電焊條等行業,一方面為汽車配件用量,平均單車汽車粉末冶金製品的用量至少有6千克。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未來車用粉末冶金國產化的替代率占目前單車用量的6%~7%。美國每輛轎車使用粉末冶金產品已達120種,總量為13.5千克,每輛汽車平均使用粉末冶金產品重量達19千克,而我國每輛轎車使用粉末冶金材料量平均僅為3.7千克。據瑞典赫格納斯公司預測,未來每輛汽車粉末冶金材料用量可達48.5千克。由此可見,粉末冶金在汽車領域對機加工和鋼鍛零件的替代空間很大。
我國純鐵粉生產量和使用量也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近10年來,我國高純鐵粉產銷量以年平均17.5%的速度增加。2013年,我國高純鐵粉產銷量已達38.82萬噸,其中還原鐵粉產銷量高達20.33萬噸,還原鐵粉在我國高純鐵粉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在粉末冶金工業中,高純鐵粉是用量最大、應用面最廣的金屬粉末,約占整個粉末冶金工業用粉量的70%,可以說高純鐵粉的生產技術、規模、品種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粉末冶金工業的總體發展狀況。目前,高純鐵粉生產方法主要有還原法、霧化法、電解法及羰基法,其中還原法成本低、產量大、能耗小,所以還原法是高純鐵粉主要生產工藝之一,還原鐵粉一直是粉末冶金工業最主要原材料。
統計數字顯示,近5年我國粉末冶金製品銷量平均年增長率為15.4%,銷售收入平均年增長率為16.2%。2013年,我國粉末冶金機械零部件合計銷量已達15.7萬噸。
由於高性能金屬粉末製品具有科技含量高,生產加工自動化程度高,適應規模化批量生產,加之市場需求量逐年增大,產品附加值高,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除此之外,世界各國正在不斷加強3D列印技術的研發及應用,美國和一些歐盟國家已引領世界3D列印技術,並在該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中獲得先機。據了解,傳統製造技術要麼「做減法」,要麼用模具,灌入金屬、塑料融化成型。而3D列印技術與這種傳統的製造技術截然不同,它將材料製備、成型一體化,能加工過去難以製造的複雜零件,並縮短製造周期、降低成本、節省材料。粉末冶金讓粉末「長成」零件,為3D列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便捷,助推冶金粉末成為具有爆發力的行業。
自本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帶動了粉末冶金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表現為產量和品種大幅增加,並一直以高於GDP的增長速度發展。隨著我國粉末冶金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特別是在汽車、摩托車、家電等行業中的廣泛應用,鐵粉需求量劇增,曾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在此形勢下國內相繼新建了一批大中型規模的粉末冶金廠。據鐵礦粉行業統計數據顯示,34家國內大中型粉末冶金生產企業占所統計的53家企業數量的64%,而其累計產量長期占比高達85%。
在企業規模方面,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銷售量2000噸/年以上的鐵粉企業有30多家,而具有5000噸/年以上銷售量的企業有7家。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鐵礦粉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鐵礦粉零件將朝著「三高一複雜」的方向發展,「三高一複雜」即物理性能高、化學性能高、力學性能高,產品複雜,這對鐵粉的化學成分和工藝物理性能的12項指標要求將更高,其結果導致批量的穩定性更好。目前,國內生產「三高一複雜」粉末冶金零部件需要使用部分進口的高質量、高性能鐵粉,所以這種高質量、高性能的鐵粉需求量會逐年增加。
近幾年,我國鐵礦粉企業通過在生產中抓質量、抓適銷對路的產品,使鐵礦粉質量普遍提高,也拉開了按質論價的差距。目前,國內鐵礦粉市場的現狀是優質鐵礦粉和特殊用途的鐵礦粉供不應求,低檔產品生產過剩,高端粉末冶金製品仍需從國外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