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托老所市場多方面轉好,托老所行業服務發展前景可觀。當前,憑藉價格實惠和多年攢下的好口碑,再加上政府提供的運營補貼,托老所仍有微利。
托老所市場正在不斷增長和發展。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托老所行業的市場需求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托老所也在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和提供更多的服務項目,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托老所市場的前景看好,將持續保持穩健增長。
時下,托老所模式在日本非常火爆,老人白天上托老所接受照顧,晚上回家感受家庭溫暖的養老模式成為主流。事實上,近年來日本政府力推託老所模式。2016年時,東京托老所數量就已經超過2000家。知情人士透露,如今,像這種托老所全日本或已超過4.3萬間,而且還在繼續增加中。
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預計「十四五」時期這一數字突破3億,中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面對「銀髮潮」,中國各地正在不斷探索推廣「一刻鐘」養老服務圈模式。2022-2027年全球及中國托老所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根據中國老年學學會養老與護理專業委員會對北京地區的調查,超過55.60%的調查對象考慮在一定的條件下或長期或短期居住在托老所。因此,隨著觀念的變化,對托老所的需求將呈現加速增長態勢。受傳統觀念以及經濟因素影響,我國超過9成的老人仍傾向於在家養老,眼下北京朝陽區就有70個。
巨大市場吸引各類資本入駐,2019年上半年,投身養老企業的上市公司已超過80家,其中大部分企業都投身托老所業務,占據比例39.0%,萬科、保利、遠洋和復星等大型上市地產企業也均紛紛投入托老所市場,發展自己的養老業務。其中有部分業務拓展到金融保險,試圖開展「保險+養老」的運營模式,這些企業包括合眾人壽和泰康保險等大型保險公司。
目前全球托老所市場規模約為1,40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2,100億美元。其中,美國托老所市場規模最大,約占全球市場的50%。隨著老齡化加劇和人口結構變化,托老所市場將持續增長。我國多地針對養老模式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成左右的老人,還是願意在家養老。依照我國提出的「9073」養老整體規劃,就是9成老人採取居家養老模式,7%的老人在社區,3%在養老院集中養老的結構。
這個居家養老,並不是傳統概念的兒女照料或是老兩口互相依靠,而是以家庭為核心,通過社區服務、專業服務人員上門照料等方式參與。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大力發展以社區為依託的日間照料中心,提供老年餐桌、日間照料等服務,打造地區的「無圍牆養老院」,探索居家養老的新模式。聽起來,這些托老所,確實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養老模式。雖然大部分老人都很歡迎這種模式,居家養老機構也能獲得一部分政府補貼,但記者調查發現,盈利困難阻礙著居家養老模式的發展。
不管叫托老所也好,日間照料中心也罷,一般都採取政府興建,委託公司經營的方式。調查顯示,我國超三成的養老機構目前都處於虧損狀態。居家養老仍是個相對年輕的概念,但盈利困難的烏雲還是毫無意外的籠罩到了這類機構上。其實居家養老是社區服務中的一環。當下整個社區服務系統仍在發展過程中,就單要求一個托老所能承擔包括醫療衛生等多種服務內容,也並不現實。
國外托老所產業服務鏈較長,國內托老所行業發展還需要過程。當下,為了化解托老所服務供需的巨大矛盾,就必須將托老所服務需求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實現托老所服務的產業化運營。西方已開發國家解決人口老齡化的經驗表明要不斷推動托老所服務的產業化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托老所行業服務質量逐步提高,消費升級持續加劇托老所建設力度。當前,托老所在服務質量、設施設備、醫療保健等方面都進行了不斷的提升和改善,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適、安全、健康的居住環境。以下對2023年托老所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22-2027年全球及中國托老所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我國城鄉老年人自報需要照護的比例為15.3%,較2010年抽樣調查的13.7%上升了1.6%,較2000年抽樣調查的6.6%上升了9.1%。面對快速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我國托老所入住率卻不高。據民政部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已建托老所機構床位429.1萬張,收住老年人卻只有214.6萬人,托老所床位空置率高達50%。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成功執行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家庭結構出現了小型化、核心化的趨勢,家庭規模的縮小使家庭贍養係數大大上升。托老所的產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老年人入住早進晚出的托老所是更符合中國國情和傳統的一種養老方式。 儘管托老所有諸多好處,但托老所在我國的發展還非常緩慢。當前,托老所在實際運作中還面臨著種種困難。現從三大困難發展現狀來分析2023年托老所行業發展現狀。
在我國,儒家文化影響至深,一 直信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傳統的「養兒防老」模式- -直占據主導地位,靠社會機構養老是子女不孝的表現。人老了都希望在家享受天倫之樂,靠兒女來扶養和照顧,包括經濟上、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照顧。
托老所是由街道與老年聯合會合作的-一個服務項目,由多方投入,如場地由街道辦免費提供,政府給予資金支持。其資金來源,一部分來自公益基金,剩餘部分由老年聯合會投入,其中還包括老人和子女繳納的一-定費用。托老所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但其也要維持正常運行,還要考慮回收成本。養老產業的微利性決定了其從單項產品或單項服務中獲得的平均利潤率與從事其他產業相比本來就相對較小,托老所一旦成為一種公益項目,而缺少資金支持的話,必將舉步維艱。
自80年代以來,我國推進養老福利事業的社會化,著手改革國有養老福利體制,但政府相關政策、法規、制度、組織機構和資金扶持等明顯滯後,這些都制約著托老所的快速發展。雖然各級政府積極倡導社區養老,但至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未對社區養老有權威和規範的界定。沒有法律規定,就意味著托老所合情理,卻不合法理。正因為此,不少老人及子女在準備嘗試「托老所」時,總會多-層顧慮:找不到相關法律依據,出了問題,向誰申訴?很多托老所實際上一直是街道在擔著責任,沒出事大家都高興,但要出了事,街道就得承擔所有的責任。托老所建設要走社會化的道路,權責擔負必須明確。
我國托老所行業品牌品質相差較大,托老所行業收費價格出現異常。現下,托老所行業發展只會越來越好,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如服務質量不穩定、人才匱乏、監管不嚴等。未來,托老所行業需要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同時也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共同推動養老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市場上托老所數量眾多,國內托老所產業覆蓋範圍廣闊。當前。托老所行業競爭激烈,只有提高服務質量,不斷創新,才能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以下對2023年托老所行業競爭分析。
2022-2027年全球及中國托老所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比重不斷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9064萬人,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3.5%。
老人可以靈活選擇社區養老,也無需離開熟悉的環境,因此受到推崇。常見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包括日間照料中心、養老驛站、托老所、老年食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與老人較為集中、入住時間較長的養老機構相比,設在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養老驛站等又被稱為「沒有圍牆的養老院」。現從區域和企業兩大競爭格局狀況來了解2023年托老所行業競爭分析。
由於經濟較發達地區人口流量較大,對養老需求也較大,目前我國托老所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據民政部公布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托老所機構數和托老所床位數最多的地區是華東地區,達11998家,占全國托老所機構數的31%;華東地區共擁有188.11萬張養老床位,占全國托老所床位的39%。
目前,我國托老所行業企業多為以托老所為核心的托老所行業服務企業,部分融合了養老社區、保險產品等業務。從床位數來看,燕達國際健康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養老床位數量較多;從區域布局來看,北京光大匯晨托老所行業服務有限公司布局較廣。
托老所企業逐漸崛起,我國托老所市場競爭朝著更多元化、細分化的方向發展。現下,企業競爭格局逐漸改變傳統發展現狀,市場上存在著一些大型的連鎖托老所企業,如佳兆業、泰康養老等,其規模較大、服務品質好,占據了市場份額的較大比例。同時,也有一些小型的托老所企業,規模較小,但在某些地區頗具地域優勢,也有一定市場份額。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根據對托老所公司排名了解,2023年托老所公司排名為泰康之家、光大匯晨養老、九如城、椿萱茂、親和源、大愛天下、誠和敬、樂成養老、普親養老和佰仁堂。以下是2023年托老所公司排名詳細排行榜。
由於托老所的市場涵蓋了老年人的日常護理、醫療照顧、社交活動等多個方面,因此其市場規模相對較大。2022-2027年全球及中國托老所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養老服務市場規模達到2.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托老所市場規模約為1.1萬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隨著老齡化人口的逐步增加,托老所市場規模還將繼續擴大。
泰康健投旗下傳注養老、護理、復實體建設運營和創新服務的專業品牌,聚焦老年生命鏈產業整合,以養康為核心,對接保險產品,打造老年健康服務超級平台,引領國人健康養老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泰康之家高品質醫養社區以大規模、全功能、醫養結合、候鳥連鎖為特色,以活力養老、文化養老、健康養老、科技養老為管理理念,滿足長輩「社交、運動、美食、文化、健康、財務管理和心靈的歸屬」七大核心需求,為居民打造溫馨的家、高品質醫療保健中心、開放的大學、優雅的俱樂部、長輩心靈和精神的家園」五位一體的生活方式。
北京光大匯晨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隸屬於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是集養老機構、老年醫療、康復護理、小區服務於一體的老年健康服務產業集團。目前光大匯晨養老旗下直營連鎖養老服務機構有6家老年公寓及1家日間管理中心,管理床位三千餘張。
成立於2009年,集醫、康、研、養、教、旅相融合的養老服務綜合運營商,以養老綜合體為資源載體並以城市養老院為運營核心,將養老服務延伸到社區和家庭,提供品質的養老服務九如城集團是醫、康、研、養、教、旅相融合的養老服務綜合運營商。集團起步於2009年,從運作"尊老社」項目開始,深耕康養行業近十年,用標準化的體系提升服務品質。集團目前在10多個省份、60餘個城市開設康復醫院、連鎖運營養老機構200餘家、社區中心800餘家、擁有員工逾8000人,總床位數超50000張,服務惠及百萬家庭。
2013年8月21日,遠洋養老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與CPM共同投資運營的椿萱茂(北京亦莊)老年公寓正式開業運營 。這是遠洋養老的第一個落地養老項目,同時也開創了包括第一家北京中美合資經營性養老機構、第一家別墅區裡的老年公寓、第一家中國通過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USGBC)LEED-CS認證的老年公寓等中國養老產業多個第一。
親和源老年公寓有12幢多層電梯住宅樓組成,共設838套居室,可供1600位左右的老人居住。配套設施齊全,基礎設施完備,環境優雅舒適,交通方便快捷。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養老院,成為一個不脫離社會,既相對獨立又不乏開放的老年生活社區。其地理位置坐落於上海浦東新區康橋鎮上,整個社區全部採用無障礙化設計。
國內較早深耕養老、布局養老的服務機構,以老年失能失智照護、日間照料、喘息服務、臨終關懷等為服務特色,構建了以江浙滬為核心,輻射長三角的養老產業生態局綠城康養集團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中國高端養老服務品牌,全面呵護長者精神與身體,提供以住戶為中心的個性化護理服務。目前,綠城養老服務集團旗下擁有「大愛天下」「綠城雙慈」「綠城暖君」三大品牌,在營項目9個,養老機構+醫院總床位2907張,居家照護60,000餘人,業務涉及城市80餘個。
成立於2012年,國內知名養老服務品牌,以養老驛站為依託,推行智慧系統+智能終端+專業的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提供科學化、標準化的社區養老管理解決案北京誠和敬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2年8月,本著「誠實、和諧、敬愛的企業價值觀和「誠和敬老、幸福中國」的企業使命,致力於開創中國養老的新模式。
成立於2007年,樂成集團旗下,養老行業知名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投資、建設、運營連鎖型養老服務設施,提供面向現代養老產業鏈的整體解決方案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樂成養老,是樂成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7年,主營業務是投資、建設、運營連鎖型養老服務設施,為老年人提供高品質照護和生活服務,是中國養老行業的知名專業服務提供商。
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創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長沙,是面向失能、失智老年群體的全國連鎖養老服務企業。以「提升失能、失智長者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尊嚴」為目標,致力於提供有品質的普惠養老服務,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評價為「專業有特長、質量有保障、服務有品牌」。
上海佰仁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健康養老產業的創新型企業。佰仁健康成立於2014年,經過近三年的夯實開拓,現運營管理著50多家各類養老機構(其中包括四所老年醫院、八所護理院)、數十個社區居家服務點,機構床位數已突破1萬6千張,項目遍布六省14個城市,三千多名員工在「佰仁堂」這一個有溫度的養老品牌的感召下為長輩們送去服務和關愛。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加劇,托老所行業前景非常廣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需要更好的健康照顧、社交活動以及文化娛樂。托老所作為一種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機構,將會成為未來主要的服務形式。隨著社會對托老所行業需求的不斷增長,托老所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業務範圍也在不斷拓展,市場對托老所的需求和發展空間將會越來越大。因此,托老所行業前景是非常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