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小轎車市場推動高端化發展,高端小轎車車型需求越發旺盛。藉助著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的彎道超車機會,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國內自主品牌展現出相當不錯的發展態勢,在各車型細分市場都有著遠超以往的表現。但是相對來說,小轎車領域目前仍然是我們國內品牌的短板,一汽大眾、上汽大眾等合資品牌仍然有著相當的影響力。
曾幾何時,自主品牌是「低端」的代名詞,尤其是在小轎車領域,溢價能力較低。譬如說,一款國產轎車的價格只要上升到20萬以上,購買的人往往會寥寥無幾。而中大型轎車市場,更是自主品牌廠家不敢想像一個細分市場。
從小轎車市場的具體表現看,1月銷量直接從去年同期的超百萬輛下滑到了60萬輛出頭(63.2萬輛),同比降幅為 38.3%,環比降幅 39.2%。整理了1月國內轎車市場銷量排名前20的車型情況,其中保持正向增長只有少數幾款,大部分車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
但是在新能源時代,自主品牌在電動化、智能化上的跟上甚至超越,讓形勢似乎有所轉機,大家開始在小轎車市場上布局自己的棋子。
隨著前段時間飛凡F7的出現,大家漸漸察覺到,中大型純電小轎車市場已經成為了一片紅海。回過頭來看,可以發現新勢力近一年來在這個細分市場上的投入相當迅猛。具體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極氪001、哪吒S、智己L7、嵐圖追光、蔚來ET7、零跑C01等多個中大型純電轎車已經上市銷售,並且極氪001已經用年銷量破7萬的優異成績,一躍而出,證明了這個市場的「可塑性」。
但是價格上到30萬以上,這個市場依然缺乏一輛十分「火爆」的產品。2022年1-12月高端轎車銷量排行榜單中,中大型轎車占據6席,可以看出中大型小轎車熱度相當高。但是在上榜的中大型小轎車中,新能源車僅有蔚來ET7一款車型。因此,中大型純電小轎車仍然有巨大的潛力空間可以發掘。
中國車市最大的基盤在緊湊型小轎車,尤以合資緊湊型小轎車為主。這個消費習慣與觀念相對保守的主力軍,是小轎車市場乃至整個車市最雄厚的力量。以合資緊湊型小轎車的銷量分布來看,原有的四強或六強格局已完全被打破,新車型的加入讓這個細分市場陷入混戰,客觀上的選擇豐富也加速激活了基盤的復甦。
宏觀經濟的持續改善將進一步支撐購車需求的回暖。各種支持政策也將繼續刺激汽車消費。此外,廠商、經銷商衝擊全年銷售目標,促銷力度穩定。在多重因素的推動下,小轎車零售市場平穩回升,同比增速有望維持上月水平。隨著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經濟運行總體復甦態勢繼續向好,特別是在各項促消費政策的帶動下,市場主體加快復商復市步伐,居民外出消費有序增加,小轎車市場活力逐步提升,小轎車市場銷售持續改善。國內小轎車市場的產銷延續了二季度以來的回暖勢頭,保持了良好的運行態勢。
自主品牌小轎車重要指標繼續向好,我國小轎車政策層面持續加大力度。當前,各地政府也將會出台更多、受益範圍更大、更加穩定的政策促進小轎車消費,小轎車市場未來發展長期利好。尤其是新能源小轎車在政策、市場的雙重作用下,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期。同時,目前受國際市場影響,小轎車出同比仍呈下降趨勢,有待進一步提升。
未來30年中國汽車產業鏈及產品將面臨重大挑戰和變革,人們的用車生活、汽車產業模式也將隨之改變。繼3月份出現同比負增長之後,4月全國轎車銷量更是出現了近10%的大幅度下滑。以下對中國小轎車未來趨勢分析。
國內汽車市場已經連續多年保持汽車產銷世界第一的地位,2017年也將達到新的水平,而2016年儘管汽車市場出台了一批政策和規定,並沒有對汽車市場產生實質性的影響,這些政策必將延續到2017年。渠道下沉,加強開拓三四線市場,這幾乎近兩年主流乘用車企業的共識。的確,隨著二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一二線市場正遇到越來越大的銷量增長瓶頸。宏觀經濟的低迷,使得整體汽車市場的消費能力不振,而且幾乎所有大城市都車滿為患,不得不面臨堵車、停車這樣的用車困擾;日漸蔓延的限行限牌,更是明確地為大城市汽車容量擴充踩下了剎車。
2017-2022年小轎車市場行情監測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表明,在全球市場上小型車以其低廉的價格,省油環保的特性吸引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在日本微型車的銷量超過汽車總銷量的30%以上。然而在我國由於受到「小車沒面子」的影響,小型車總是受到市場的冷落。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變:首先,隨著汽車的大規模普及,消費者心理越來越理性和成熟,擁有汽車已經不再是一個值得炫耀的事情。當汽車僅僅是代步的工具時,每一個消費者都會從實用的角度出發選擇自己適合的汽車。
其次,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能源危機的矛盾越來越尖銳。2013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將達到2.85億噸左右,中國原油進口依存度將突破60%。據統計每年新增石油消費量的70%以上被新增汽車所消耗。2013年3月20日工信部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核算辦法》,要求我國乘用車產品平均燃料消耗量2015年降至6.9L/100km,2020年進一步降低至5L/100km。隨著國家在政策上的導向以及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小型車。
應該說排量小並不是阻礙消費者選擇小型車的真正原因,技術含量低、質量差才是人們放棄小型車的原因。每當街頭上出現Smart,甲殼蟲時,總能吸引許多路人的目光,這就說明了消費者並不是嫌棄小型車,他們只是想要一款精巧別致、奪人眼球的小型車。
在國內資源日益緊張,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希望自主品牌能不斷推陳出新,製造出一些質量好、外形時尚的小型車供消費者選擇,這樣既為國家能源和環境的問題作出了一份貢獻,也為自己提升企業品牌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2004年開始,我國小轎車市場迎來了一場轉折和革命,其最大的特徵是,消費者的購買理念日益成熟,小轎車消費的社會象徵意義逐步回落,小轎車價值回歸到一般商品的實用價值。中國消費者逐漸從盲從攀比開始以理性、審慎來評判汽車消費,並有了自己特色和個性化的評判標準。與此相適應,小轎車市場也湧現了滿足這一需求趨勢的經典產品品牌,比如北京現代伊蘭特等。
這一時期轎車的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成為小轎車最被關注的三大焦點。小轎車應同時具備三個方面的特點:時尚造型、高科技含量、高性價比。而北京現代伊蘭特恰恰因為全面滿足了這些需求,成為中國小轎車之王。伊蘭特在不到兩年時間裡,就擊敗所有對手,成為中國小轎車冠軍,以及中國單車銷量最高車型,在同級車型中市場占有率高達19%
最近三年,國內車市成熟度已和歐美日已開發國家非常接近,國內汽車消費也不再單一,由於家庭化汽車消費逐漸普及,國內的汽車消費也開始朝「多元化」的趨勢發展。人們對汽車的認識已經從單一、片面的價格配置考量逐步向汽車的本質因素轉移。調查結果顯示,外觀造型、發動機技術、安全裝備成為消費者最主要的購車關注點。消費者對排量、內飾、變速器的重視程度將有顯著增加,對整體造型、前臉造型等外在因素的關注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