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交通報告 >> 造船 >> 2025年造船精選報告報告

精選報告

2024年造船市場份額分析:中國造船業在全球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造船過程涉及多個專業領域的合作,包括船舶設計師、工程師、焊接技術員、電氣工程師、機械工程師等,以下是造船總體市場份額分析。

  造船總體市場份額

  根據《2024-2029年中國造船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數據,2024年上半年,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繼續穩步增長,並在全球市場上占據領先地位。

  造船完工量:250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4%,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5%。

  新接訂單量:542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3.9%,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4.7%。

  手持訂單量:1715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8.6%,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8.9%。

  這些數據表明,我國造船業在產量和訂單量方面均實現了顯著增長,並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了重要的份額。

  主要船型市場份額

  在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中國有14種船型的新接訂單量位居全球首位。這顯示出中國造船業在多種船型上的全面競爭力。特別是在一些高端船型上,如豪華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和航空母艦等,中國造船業也取得了顯著進展。

  綠色動力船舶市場份額

  隨著全球對環保要求的提高,綠色動力船舶成為造船業的重要發展方向。2024年上半年,中國造船業新接綠色動力船舶訂單占國際份額達到71.7%,並實現了對主流船型的全覆蓋。這表明中國造船業在綠色船舶領域也處於領先地位。

造船市場份額分析

  未來造船市場前景

  經濟復甦和貿易活動的增加通常會刺激造船需求,特別是貨運和能源運輸領域。造船市場份額分析指出,如果全球經濟持續增長,將對造船市場產生積極影響。

  國際社會對碳排放和環保要求日益嚴格,這推動了船舶行業向更環保、能效更高的設計和技術轉型。因此,對新型綠色船舶的需求可能會增加,尤其是涉及到液化天然氣(LNG)和電動船舶技術的發展。

  船舶建造業正朝著更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這些技術創新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能夠降低運營成本和提升安全性,因此對市場的吸引力增加。

  全球船隊的老化和更新周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隨著舊船的報廢和需求替換,新船的訂單可能會增加。

  總體而言,中國造船業在全球市場上占據重要地位,並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和環保要求的提高,中國造船業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並在綠色船舶領域取得更多突破。同時,中國造船業也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技術發展趨勢,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以提升自身競爭力。

2024年造船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江蘇省是我國造船產業重點發展區域之一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造船業涉及大型的生產設施、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嚴格的質量控制,以確保船舶的安全、性能和環保標準,以下是造船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造船行業發展現狀

  《2024-2029年中國造船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造船工業大致可以分為改革開放之前的奠基發展和改革開放之後的振興發展兩個階段。

  從產業鏈來看,造船產業鏈上游包括原材料,造船配套設備供應和船舶設計模塊。原材料包括鋼材,有色金屬和複合材料,鋼材占比高達70%。造船下游產業鏈龐大,主要包括造船應用市場與服務市場。

  從供應規模來看,我國造船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建造的大型船舶數量占據了全球總量的較大比例。2023年,全國造船完工量423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8%。

  從企業發展來看,我國造船工業行業目前的競爭格局是央企、地方造船企業、民營造船企業「三足鼎立」的格局。央企是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地方造船企業和民營造船企業則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如江龍船艇、揚子江造船、新時代造船、金海灣船業等。

  造船工業是我國重要的國防與經濟支柱產業,國家及相關地方政府也將造船工業發展列為「十四五」時期的重點發展領域,提出了具體的規劃舉措,為「十四五」時期造船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造船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造船行業發展前景

  造船設計和建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包括CAD/CAM系統、虛擬現實、增材製造等的應用,造船建造變得更加精確和高效。造船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指出,數位化技術的應用還包括智能船舶系統和自動化技術的採用,提升了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

  國際海事組織(IMO)對造船排放標準的嚴格要求推動了環保技術的應用,如低硫燃料、氮氧化物減排技術和廢水處理系統。造船建造商需要適應這些新的環保標準,提供符合法規要求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隨著對更清潔能源的需求增加,LNG作為一種替代燃料逐漸得到應用。這種趨勢促使造船行業開發新型LNG船舶和相關的基礎設施,如LNG加注站和運輸網絡。

  總之,儘管面臨著環保法規的挑戰和全球經濟波動的影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全球貿易的恢復,造船行業仍然具有長期發展的潛力。

2016年中國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15.6% 為3532萬載重噸

  據了解,中國在世界造船業占有率達30%,是名副其實的造船大國。但2016年由於行業結構調整實現優勝劣汰,將近75%的造船廠已關停。受此影響2016年中國三大造船指標全面下降。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造船完工量為353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5.6%。2016年中國承接新船訂單量為2107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2.6%。截至2016年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為996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9%。

2016年2-12月中國造船完工量(萬載重噸)

  2016年1-11月,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有1459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975.7億元,同比下降1.6%。其中,船舶建造業3421.9億元,同比下降3.1%;船舶配套業936.1億元,同比增長0.8%;船舶修理業184.7億元,同比下降4.6%;海洋工程專用設備製造675.5億元,同比增長15.3%。

  2016年1-11月,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7.4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船舶建造業123.1億元,同比增長5.3%;船舶配套業51.8億元,同比增長18.2%;船舶修理業5億元,同比下降35.2%;海洋工程專用設備製造虧損41.9億元。

  2016年1-11月,中國船舶出口金額為215億美元,同比下降19.4%。中國出口船舶產品中,散貨船、油船和貨櫃船仍占主導地位,其出口額合計122.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7%。中國船舶產品出口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亞洲仍然是中國船舶出口的主要地區。中國向亞洲出口船舶金額為100.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47%;向歐洲出口船舶金額為40.1億美元,占21%;向拉丁美洲出口船舶金額為15.4億美元,占7.2%。

  2017-2022年中國造船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分析,2017年隨著世界經濟的緩慢復甦,二手船(含海工裝備)市場規模較大,船舶營運能力和造船產能過剩的局面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改善,預計2017年新造船市場形勢難有明顯起色,全球新船成交量在3000萬~4000萬載重噸,海洋工程裝備成交量約為100億美元,但新船價格有望止跌企穩。受在手訂單大量交付的影響,油船、散貨船和大型貨櫃船三大主流船型市場總體仍將處於低位,化學品船、支線箱船、滾裝船和豪華郵輪等細分市場將繼續保持活躍。國際原油價格仍將低位徘徊,鑽井裝備市場繼續低迷,生產裝備市場有望小幅增長,海洋工程裝備市場難有明顯好轉。

  綜上所述,2017年在經濟復甦的大環境,以及去產能,促進尖端海洋設備及高附加值智能船舶等政策環境下,中國造船產業競爭力提升,行業形勢或將有所好轉。

個性定製報告需求

個性定製

小提示:勾選提交定製
勾選要了解的造船報告定製需求 X
可研報告

造船相關排行

造船精選報告報告欄目為您提供造船精選報告、造船精選報告報告,您可以點擊免費查看具體造船精選報告報告摘要及目錄,感謝您查看中國報告大廳造船精選報告報告欄目。中國報告大廳有著十年的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經驗,買報告上報告大廳。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