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2013年軋鋼行業現狀分析,我們了解到,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深入推進階段,鋼材需求量依然較大,基建和地產行業發展迅速,線材、棒材、型材等長材需求量逐年遞增,國內各鋼鐵企業相繼擴充長材產能。2009 年,我國長材產量約3.3 億噸,較上年增長23.65%。據中國報告大廳軋鋼設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指出,儘管目前全球鋼鐵業仍處於供需失衡的市場環境下,但國內鋼鐵企業利用利用產業振興政策,優化本身運營結構,發揮產業整合的優勢,市場有所回暖,特別是長材的需求量有望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到2013 年將超過5 億噸,為我國軋鋼專用設備製造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以下是對軋鋼行業現狀分析
一、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
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軋鋼專用設備製造業的整體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但國內本行業一直重視自主研發能力的提高,不僅注重技術研發與生產實踐的良性互動,而且持續跟蹤和關注國際相關產品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自上世紀80 年代開始引進歐美先進裝置以來,國內軋鋼專用設備生產廠商通過消化、吸收已開發國家先進技術並逐步實現國產化。2000 年以後,部分行業領先企業不再簡單跟隨國外行業發展步伐,不僅引入現代信息智能化等先進技術,而且對產品服務模式進行了創新,在與國外同類產品競爭中取得了相對優勢。
二、軋鋼產業轉移帶來發展機遇
近年來,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發展迅速,亞洲特別是東南亞鋼材產量和需求量持續上升。為降低本土製造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國際鋼鐵巨頭紛紛將部分鋼鐵產能特別是長材產能轉移到東南亞地區。2008 年,亞洲鋼鐵產量占全球比例達到58%,而十年前僅為38%。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鋼鐵產量已占全球產量的35%-40%左右。亞洲鋼鐵產量,特別是國內鋼鐵產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帶動了軋鋼專用設備行業的發展。憑藉區位優勢及質量優勢,我國行業內領先企業產品已逐步抓住機遇進入了國際市場,成為國內冶金軋鋼專用設備行業新的增長點。
三、軋鋼行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1、企業分布分散 整體實力較弱
雖然我國軋機導衛行業在技術研究和國產化方面已取得較大成績,但由於在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產業投資布局較為分散,國內軋鋼專用設備行業發展並不均衡,整體實力仍然較弱。目前,我國軋鋼專用設備企業業務範圍還較為單一,多數企業只能提供單體設備,普遍缺乏完整軋鋼工藝生產線的研發生產能力。從國外同行發展經驗來看,從圍繞研究軋鋼生產工藝的部分技術環節、提供單一產品,逐步實現覆蓋整體軋鋼生產線軋制工藝技術研究和提供整套各類專用設備產品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目前國內本行業布局分散,尤其是軋機和其他專用設備生產企各自發展的格局對行業的整體發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此外,除軋機生產企業外,我國其他軋鋼專用設備生產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本行業的快速發展。
2、產品非標準化
軋鋼專用設備產品屬於非標產品,因各軋鋼生產線建設情況各不相同,軋機結構、鋼鐵品種規格和環境參數等都存在明顯差異,使各鋼鐵企業對配套專用設備的設計、生產、安裝、調試以及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需求也不盡相同。軋鋼專用設備產品的上述非標準化特徵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本行業企業生產和銷售規模的快速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