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我國近年持續推動健康中國戰略,隨著「體重管理年」專項行動的全面展開,健身行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數據顯示,截至當前在業或存續的健身相關企業已突破157.5萬家,2025年以來新增註冊量達4.5萬餘家,行業規模呈現顯著增長態勢。這一趨勢不僅反映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更彰顯專業服務在體重管理領域的重要價值。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健身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國家衛健委「體重管理年」行動與健身行業的蓬勃發展形成共振效應。目前全國範圍內活躍著超過157.5萬家健身相關企業,2025年以來新增註冊量已達4.5萬餘家,同比增速保持穩健增長。這一數據印證了健康服務市場需求的持續釋放,尤其在科學減重、運動指導等領域,專業化健身機構正成為公眾健康管理的重要依託。
作為「體重管理年」的核心舉措之一,醫療機構設立的體重管理門診整合內分泌、營養學及中醫等多學科資源,通過個性化飲食規劃、運動方案設計和作息調整,為患者提供全程化健康管理。專家指出,健身與醫療的深度結合有效避免了極端減重手段帶來的健康風險,推動體重管理從「短期行為」向「終身生活方式」轉變。
從地域維度看,貴州省、廣東省和山東省憑藉政策支持及市場基礎,在健身行業形成集聚效應。截至當前,三省相關企業總數已超47.5萬家,占全國總量的30.1%。其中廣東依託經濟發達與人口基數優勢成為產業高地,貴州則通過特色運動項目吸引投資,山東在社區健身服務覆蓋方面表現突出。
伴隨行業發展,天眼查數據顯示約3.32%的健身相關企業存在司法案件記錄。這提示從業者需強化合規意識,在合同履約、服務質量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持續優化。國家衛健委倡導的專業化、科學化的體重管理路徑,為行業規範化發展指明方向。
綜上所述,健身行業在「體重管理年」政策推動下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數量與服務模式的雙重擴容,既滿足了公眾對健康生活的需求,也倒逼行業提升專業水平和服務標準。未來,在規範經營與技術創新的共同驅動下,健身產業有望進一步釋放潛力,為全民健康管理提供更堅實的支撐。
更多健身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健身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