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最新行業監測數據顯示,全球電視面板市場在經歷連續季度波動後呈現結構性變化,中小尺寸產品價格趨穩、大尺寸漲幅收窄成為顯著特徵。關稅政策調整與產能布局變動正重塑供應鏈策略,市場需求端與供應端的博弈態勢逐步顯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面板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3月中小型電視面板市場呈現需求動能轉換跡象。32英寸面板在經歷前期價格上漲後,採購方抄底備貨意願減弱,預計本月價格與上月持平;50英寸和55英寸產品因品牌端需求保持平穩態勢,價格同樣維持穩定。這一變化反映出廠商正從風險性庫存儲備轉向精細化成本管理階段。
儘管75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電視持續熱銷推動需求增長,但終端市場消化能力邊際走弱導致漲幅受限。監測顯示,65英寸產品本月預計上漲1美元,成為主要漲價區間代表。面板廠商正通過動態調整生產稼動率,在保供與控本間尋求新平衡點。
海外市場方面,美國潛在加征關稅預期加速整機產能向低稅率地區轉移,導致品牌方運營成本增加約812%。這一結構性調整促使廠商重新評估全球供應鏈布局,部分企業已啟動"雙軌制"採購策略以對衝風險。
國內"以舊換新"補貼政策進入第三年實施周期,其對需求端的拉動作用較前兩年下降約40%。品牌商據此調整備貨節奏,尤其在主流尺寸段採取更保守的庫存管理策略,進一步影響面板採購計劃。
供應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球面板總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2%,預計二季度將根據終端需求適度收縮35個百分點。這種按需調節機制有助於緩解供需錯配風險,但需警惕突發事件引發的波動。
總結來看,2025年開年電視面板市場正經歷從價格普漲到結構性調整的關鍵轉折期。中小尺寸通過穩定價格鞏固市場份額,大尺寸則在需求韌性與成本壓力間尋找突破路徑。隨著關稅政策落地和產能布局優化,面板產業將加速進入以效率為核心的新競爭階段,後續需密切關注二季度終端銷售數據對供應鏈的傳導效應。
更多面板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面板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